
民国最后一位皇帝的老师
末代皇帝溥仪有5位老师:中文老师是陈宝琛、朱益藩、梁鼎芬;外国教师是庄士敦,满语老师是伊克坦
1、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弢庵、陶庵。 福建闽县人。同治戊辰(1868)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授编修,又三年,擢翰林院侍讲,充日讲起居注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1909年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
2、朱益藩(1861-1937),字艾卿,号定园,益浚弟,江西莲花人。光绪庚寅翰林,官至湖南正主考,陕西学政,上书房师傅,考试留学生阅卷大臣。曾任北京大学第三任校长、著名书法家。
3、梁鼎芬(1859—1919),广东番禺人。光绪六年进士,授编修。历任知府、按察使、布政使,曾因弹劾李鸿章,名震朝野。后应张之洞聘,主讲广东广雅书院和江苏钟山书院,为《昌言报》主笔。后任溥仪的毓庆宫行走。诗词多慷慨愤世之作,与罗惇曧等人并称“岭南近代四家”。
4、庄士敦(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1874年10月13日-1938年3月6日),英国苏格兰人,溥仪的外籍老师。庄士敦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和牛津大学,1898年赴中国,先后在香港、威海卫的英殖民政府任职,是一位地道的“中国通”。1919年,庄士敦应邀至紫禁城担任溥仪的英语、数学、地理等西方学说老师。1930年返回英国,在伦敦大学任教,著有《儒家与近代中国》、《佛教中国》、《紫禁城的黄昏》等书。1938年在家乡爱丁堡病逝,享年63岁。
5、伊克坦,1865-1922,字仲平,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人,光绪十二年进士,以编修历至都察院副都御史,充满蒙文学堂监督。宣统三年,伊克坦奉命到毓庆宫,任溥仪的满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