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56个民族中,一共有75种语言,详细情况如下:
汉族(汉语)、朝鲜族(朝鲜语)、蒙古族(蒙古语)、回族(经堂语)、藏族(藏语)、维吾尔族(维吾尔语)、苗族(苗语)、彝族(彝语)、壮族(壮语)、布依族(布依语)、满族(满语)、侗族(侗语)、瑶族(勉语、布努语、拉珈语)、白族(白语)、土家族(土家语)、哈尼族(哈尼语)、哈萨克族(哈萨克语)、傣族(傣语)、黎族(黎语)、傈僳族(傈僳语)、佤族(佤语)、畲族(畲语)、拉祜族(拉祜语)。
水族(水语)、东乡族(东乡语)、纳西族(纳西语)、景颇族(景颇语、载瓦语)、柯尔克孜族(柯尔克孜语)、土族(土族语)、达斡尔族(达斡尔语)、仫佬族(仫佬语)、羌族(羌语)、布朗族(布朗语)、撒拉族(撒拉语)、毛南族(毛南语)、仡佬族(仡佬语)、锡伯族(锡伯语)、阿昌族(阿昌语)、普米族(普米语)、塔吉克族(塔吉克语)、怒族(怒苏语、阿侬语、柔若语)、乌孜别克族(乌孜别克语)、俄罗斯族(俄罗斯语)。
鄂温克族(鄂温克语)、德昂族(德昂语)、保安族(保安语)、裕固族(东部裕固语、西部裕固语)、京族(京语)、塔塔尔族(塔塔尔语)、独龙族(独龙语)、鄂伦春族(鄂伦春语)、赫哲族(赫哲语)、门巴族(门巴语、仓拉语)、珞巴族(珞巴语)、基诺族(基诺语)、高山族(泰耶尔语、赛德语、邹语、沙阿鲁阿语、卡那布语、排湾语、阿眉斯语、布农语、鲁凯语、卑南语、邵语、萨斯特语、耶眉语)。
中国境内语言分布和保护:
中国境内已经识别和正在使用的语言涉及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印欧等5大语系,还有尚难界定语系、语族或语支及混合语等的若干语种,分布于上述语系的10余个语族的语言计130余种。无疑,我国是世界语言资源大国,但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尤其是人口较少民族的语言资源传承和保护现状令人堪忧。
2016年5月,国家语委与国家民委办公厅共同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的通知》,并颁布了2015—2019年在全国少数民族中展开300个一般点、100个濒危点的总体规划表。这标志着,由国家统一规划、地方和专家共同实施、鼓励社会参与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工作,正式以规范化、科学化、社会化、协同化的模式推进。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80种语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有56个民族,共有80种以上语言,30种文字。
汉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当今中国的官方语言,也是国际上的通用语言之一。
从语言的系属来看,我国56个民族使用的语言分别属于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和印欧语系。
汉语是使用最多的语言
我国除占总人口91.51%的汉族使用汉语外,许多少数民族都不同程度的兼用汉语,有的民族还转用汉语。现代汉语有标准语(普通话)和方言之分。
汉语方言通常分为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使用人数最多的北方方言分为北方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下江官话四个次方言。
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49%的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回族、满族、畲族大部分人转用汉语,其他52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以上内容参考: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字概况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中国语言
2013-12-02
2013-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