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问题

 我来答
爱智e09c0
2019-05-28 · TA获得超过359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19
采纳率:79%
帮助的人:6.9万
展开全部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有两大观点、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两大观点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三大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对范畴是内容和形式、偶然和必然、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可能和现实。

要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问题,需要承认矛盾,即承认事物是对立统一的,学会分析矛盾解决矛盾, 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并不等于说其他的次要矛盾就可以忽略不管了,在集中力量抓住主要矛盾的同时,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才是正确的态度。

如果失去重点和中心,“眉毛胡子一把抓”,那就是形而上学的“均衡论”;反之,如果只抓重点和中心,不顾次要矛盾,搞“单打一”,又会陷入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就是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善于分析事物的必然联系,尊重事物的客观性,同时也应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坚持联系的观点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反对孤立地看问题,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既全面又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做到既着眼于整体,又重视局部。

扩展资料:

唯物辩证法

该部分回答了“世界怎么样”的问题。它通过阐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和发展的两个观点,进而讲解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其内容可概括为“两个观点、三大规律、五对范畴”。

包括普遍联系的观点中关于系统及其整体性、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普遍联系的观点及其方法论意义。度的含义及其认识意义。质量互变规律的内涵及其方法论意义。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即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原理。它内含以下内容: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原理分析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矛盾的转化原理以及二者之间的综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克思主义哲学

岸里何以顾
推荐于2017-10-11 · TA获得超过4.9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625
采纳率:88%
帮助的人:2848万
展开全部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联系,反对两种错误观点:(1)用虚构的主观联系代替事物的真实联系;(2)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取消本来存在的联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联系无法改变(尽管规律性的联系无法改变),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客观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2、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首先要搞清发展的实质,然后答出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三个要点:(1)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2)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3)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其中第三个观点与现实结合更为紧密。
3、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源泉、根本动力,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要求我们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既要重视内因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
注意:入世、扩大内需政策、改革开放、下岗职工转变再就业观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问题均可与此要点相结合。
4、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质变更重要)。要求我们(1)坚持适度原则;(2)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3)重视量的积累。
注意:上述三点分开考查的概率较大。要特别注意“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
5、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三点理由略),但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三点理由略)。要求我们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注意:凡是不容易做成的事情都要联系此要点,比如入世、申奥等的艰辛。既然不容易做成的事情往往也是需要经过长期量的积累的事情。这样4和5两个道理思考时就可以统一起来了。
6、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7、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8、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学会正确地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
9、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10、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上述十个方面归结起来就是要用联系的、全面的(矛盾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也就是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历史小店555
高粉答主

2018-08-04 · 初中历史教学,高中教学课件
历史小店555
采纳数:17274 获赞数:66948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首先要搞清发展的实质,然后答出用发展观点看问题。
3、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源泉、根本动力,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要求我们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既要重视内因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注意:入世、扩大内需政策、改革开放、下岗职工转变再就业观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问题均可与此要点相结合。
4、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质变更重要)。
5、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三点理由略),但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三点理由略)。要求我们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注意:凡是不容易做成的事情都要联系此要点,比如入世、申奥等的艰辛。既然不容易做成的事情往往也是需要经过长期量的积累的事情。这样4和5两个道理思考时就可以统一起来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岸里何以顾
2018-03-08 · TA获得超过4.9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625
采纳率:88%
帮助的人:2848万
展开全部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联系,反对两种错误观点:(1)用虚构的主观联系代替事物的真实联系;(2)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取消本来存在的联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联系无法改变(尽管规律性的联系无法改变),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客观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2、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首先要搞清发展的实质,然后答出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三个要点:(1)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2)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3)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其中第三个观点与现实结合更为紧密。
3、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源泉、根本动力,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要求我们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既要重视内因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
注意:入世、扩大内需政策、改革开放、下岗职工转变再就业观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问题均可与此要点相结合。
4、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质变更重要)。要求我们(1)坚持适度原则;(2)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3)重视量的积累。
注意:上述三点分开考查的概率较大。要特别注意“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
5、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三点理由略),但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三点理由略)。要求我们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注意:凡是不容易做成的事情都要联系此要点,比如入世、申奥等的艰辛。既然不容易做成的事情往往也是需要经过长期量的积累的事情。这样4和5两个道理思考时就可以统一起来了。
6、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7、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8、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学会正确地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
9、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10、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上述十个方面归结起来就是要用联系的、全面的(矛盾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也就是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老大的牛
2015-04-28 · TA获得超过277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1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62万
展开全部
矛盾统一的角度看任何问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