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个成语,有出处

 我来答
mingyancheng

2014-04-20 · TA获得超过144万个赞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22.3万
采纳率:63%
帮助的人:4亿
展开全部
词 目: 后来居上
发 音: hòu lái jū shàng
近义词: 青出于蓝
反义词: 一代不如一代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后者胜前者
释 义: 后来的超过先前的。有以称赞后起之秀超过前辈。
出 处: 《史记•汲郑列传》汲黯对汉武帝说:“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示 例: 今老矣,乐不预少年文酒之会,~,又不知其为谁?(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四)

故事:
汲黯是西汉武帝时代人,以刚直正义、敢讲真话而受人尊重。他为人和做官都不拘小节,讲求实效。虽然表面上不那么轰轰烈烈,却能把一个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因此,朝廷把他从东海太守调到朝廷当主爵都尉——一种主管地方吏任免的官职。

有一次,汉武帝说要实行儒家的仁义之政,为老百姓办好事了。没等皇帝把话说完,汲黯就说:“陛下内心里那么贪婪多欲,表面上却要装得实行仁政,这是何苦呢?”一句话把皇帝噎了回去。汉武帝登时脸色大变,宣布罢朝,满朝文武都为汲黯捏着一把汗,担心他会因此招来大祸。武帝回到宫里以后,对身边的人说,汲黯这个人也未免太粗太直了。
从此以后,汲黯的官职再也没有提升。他当主爵都尉的时候,公孙弘、张汤都还是不起眼的小官,后来,他们一个劲儿住上升,公孙弘当上了丞相,张汤做上了御史大夫,可他汲黯还蹲在原地没动窝。有一天,汲黯对武帝说,陛下使用群臣,跟码劈柴一样,是“后来者居上”啊!

词 目: 画饼充饥
发 音: huà bǐng chōng jī
近义词: 望梅止渴、无济于事
反义词: 名副其实
用 法: 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释 义: 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出 处: 《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示 例: 小生待~,小姐似望梅止渴。(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六出)

故事:画饼充饥

三国时期,有一个人叫卢毓,在魏国做官,由于他为魏文帝曹丕出了许多好主意,因此,受到朝廷器重,升为侍中、中书郎。

有一次,魏文帝对卢毓说:"国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关键就在你了。选拔人才,不要取那些有名声的,名气不过是在地上画一个饼,不能吃的。"

卢毓回答说:"靠名声是不可能衡量才能的人,但是,可以发现一般的人才。由于修养高,行为好,而有名的,是不应该厌恶他们。我以为主要的是对他们进行考核,看他们是否真有才学。现在废除了考试法,全靠名誉提升或降职,所以真伪难辩,虚实混淆。"

魏文帝采纳了卢毓的意见,下令制定考试法。

词 目: 南柯一梦
发 音: nán kē yī mèng
近义词: 黄粱美梦
反义词: 梦想成真
用 法: 偏正式;作宾语;指虚幻的梦境
释 义: 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出 处: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示 例: 看荣华眨眼般疾,更疾如南柯一梦。(元•郑廷玉《金凤钗》楔子)

故事:
南柯一梦

隋末唐初的时候,有个叫淳于尊的人,家住在广陵。他家的院中有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槐树,盛夏之夜,月明星稀,树影婆婆,晚风习习,是一个乘凉的好地方。

淳于尊过生日的那天,亲友都来祝寿,他一时高兴.多贪了几杯。夜晚,亲友散尽,他一个人带着几分酒意坐在槐树下歇凉,醉眼膝俄,不觉沉沉睡去。

梦中,他到了大槐安国,正赶上京城会试,他报名入场,三场结束,诗文写得十分顺手,发榜时,他高中了第一名。紧接着殿试,皇帝着浮于弊生得一表人才,举止惆院,亲笔点为头名状元,并把公主许配给他为妻,状元公成了驸马郎,一时成了京城的美谈。

皇帝立即下令,让淳于尊统率全国精锐与敌军决战。
淳于尊接到圣旨,不敢耽搁,立即统兵出征。可怜他对兵法一无所知,与敌兵刚一接触,立刻一败涂地,手下兵马被杀得丢盔解甲,东逃西散,淳于尊差点被俘。皇帝震怒,把淳于尊撤掉职务,遣送回家。淳于尊气得大叫一声,从梦中惊醒,但见月上枝头,繁星闪烁。此时他才知道,所谓南河郡,不过是槐树最南边的一枝树干而已。

词 目: 鸡鸣狗盗
发 音: jī míng gǒu dào
近义词: 旁门左道
反义词: 正人君子
用 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释 义: 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出 处: 《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妾以说情放孟。孟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孟得以逃回齐。
示 例: 报仇的这桩事,是桩光明磊落,见得天地鬼神的事,何须这等~,遮遮掩掩。(《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

故事:
鸡鸣狗盗

战国时候,齐国的孟尝君喜欢招纳各种人做门客,号称宾客三千。他对宾客是来者不拒,有才能的让他们各尽其能,没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

有一次,孟尝君率领众宾客出使秦国。秦昭王将他留下,想让他当相国。孟尝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来。不久,大臣们劝秦王说:“留下孟尝君对秦国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齐国有封地,有家人,怎么会真心为秦国办事呢?”秦昭王觉得有理,便改变了主意,把孟尝君和他的手下人软禁起来,只等找个借口杀掉。

其中有个门客最善于钻狗洞偷东西。他先摸清情况,知道昭王特别喜爱那件狐裘,一时舍不得穿,放在宫中的精品贮藏室里。他便借着月光,逃过巡逻人的眼睛,轻易地钻进贮藏室把狐裘偷出来。妃子见到狐白裘高兴极了,想方设法说服秦昭王放弃了杀孟尝君的念头,并准备过两天为他饯行,送他回齐国。

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尝君一行已经逃走,立刻派出人马追赶。追到函谷关,人家已经出关多时了。孟尝君靠着鸡鸣狗盗之士逃回了齐国。

词 目: 高山流水
发 音: gāo shān liú shuǐ
近义词: 知音难觅
用 法: 联合式;作宾语;比喻乐曲高妙
释 义: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 处: 《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示 例: 孔圣人尚学琴于师襄,一操便知其为文王。~,得遇知音。(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

故事: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在蓬莱岛上,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

词 目: 负荆请罪
发 音: fù jīng qǐng zuì
近义词: 引咎自责
反义词: 兴师问罪
用 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赔礼道歉的场合
释 义: 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 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示 例: 我今特来寻贤弟,~。(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六回)

故事:
赵王看蔺相如这么能干。就封他为“上卿”(相当于后来的宰相)。 赵王这么看重蔺相如,可气坏了赵国的大将军廉颇。他想:我为赵国拚命打仗,功劳难道不如蔺相如吗?

蔺相如心平气和地问他们:“廉将军跟秦王相比,哪一个厉害呢?”大伙儿说:“那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对呀!我见了秦王都不怕,难道还怕廉将军吗?要知道,秦国现在不敢来打赵国,就是因为国内文官武将一条心。我们两人好比是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要是打起架来,不免有一只要受伤,甚至死掉,这就给秦国造成了进攻赵国的好机会。你们想想,国家的事儿要紧,还是私人的面子要紧?”

蔺相如的这番话,后来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惭愧极了。他脱掉一只袖子,露着肩膀,背了一根荆条,直奔蔺相如家。蔺相如和廉颇从此成了很要好的朋友。这两个人一文一武,同心协力为国家办事,秦国因此更不敢欺侮赵国了。“负荆请罪”也就成了一句成语,表示向别人道歉、承认错误的意思。

词 目: 指鹿为马
发 音: zhǐ lù wéi mǎ
近义词: 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用 法: 兼语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释 义: 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出 处: 《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示 例: 东床已招佳婿,何似以羊易牛;西邻纵有责言,终难~。(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

故事: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词 目: 凿壁偷光
发 音: záo bì tōu guāng
近义词: 囊虫映雪、穿壁引光、废寝忘食
反义词: 不学无术
用 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释 义: 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出 处: 《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示 例: 一个说要用功,古时候曾有“囊萤照读”“~”的志士。(鲁迅《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

故事: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词 目: 约法三章
发 音: yuè fǎ sān zhāng
用 法: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释 义: 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出 处: 《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汉书•刑法志》:“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
示 例: 我们很郑重地和工头~,什么时候交稿,什么时候看校,什么时候拼版。(邹韬奋《经历•种种尴尬》)

故事: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离秦都咸阳 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子婴在仅当了46天的秦王后,向刘邦投降。 刘邦进咸阳后,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的心腹樊哙和张 良告诫他别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刘邦接受他们的意见,下令封闭 王宫,并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藏有大量财宝的库房,随即还军 霸上。 为了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 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现在 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 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父老、豪杰们都表示拥护约 法三章。接着,刘邦又派出大批人员,到各县各乡去宣传约法三章。 百姓们听了,都热烈拥护,纷纷取了牛羊酒食来慰劳刘邦的军队。 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刘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 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词 目: 羽毛未丰
发 音: yǔ máo wèi fēng
近义词: 乳臭未干、少不更事、涉世不深
反义词: 羽毛丰满、兵强马壮、国富民强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释 义: 丰:丰满。指小鸟没长成,身上的毛还很稀疏。比喻年纪轻,经历少,不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
出 处: 《战国策•秦策一》:“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示 例: 但这好象“中日亲善,同存共荣”之说,从~的无产者看来,是一种欺骗。(鲁迅《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故事:
战国时洛阳人苏秦,年青时曾师从智者鬼谷子学习辩术 谋略。学习结束后,周游列国,希望有朝一日,他的治国谋略能获得 君王们的接纳。 秦是西方的大国。凭借有利的地理环境,发展农业,国力逐渐强 盛。但在当时,实国尚不能与其它大国抗衡。 苏寿秦这次远游秦国,是要说动秦王,与函谷关以东的—些国家 联合,同其他的国家联盟作较量。 但是秦惠王并没有听取他的建议,而是说:“我们秦国现在就像 一只羽毛还没长全的小鸟,要想展翅高飞那是不行的。先生你迢迢 千里来到这里开导我,我很感激。至于称霸争帝的事,我希望在以后 的适当时机,再聆听你的高见。” 在秦国耗费了所有资财,上书十多次,但仍未说动秦王。苏泰无 奈,只得灰溜溜地离开秦国回家。这时的苏秦,也就犹如羽毛未丰的 小鸟,无法振翅飞于那动荡的政治舞台。

词 目: 有恃无恐
发 音: yǒu shì wú kǒng
近义词: 仗势欺人、狗仗人势
用 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释 义: 恃:倚仗,依靠;恐:害怕。因为有所依杖而毫不害怕,或毫无顾忌。
出 处: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
示 例: 我们实在还有一个更正大的理由使自己有恃而无恐。(闻一多《演讲录•民盟的性质与作风》)

故事:
春秋时,中原霸主齐桓公死后,他的儿子齐孝公继承了王 位。 鲁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夏天,鲁国遭到了严重的灾荒, 齐孝公乘人之危,亲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东进发,去讨伐鲁国。鲁 僖公得知消息,知道鲁军无法和齐军对抗,便派大夫展喜带着牛羊、 酒食去稿劳齐军。 展喜对齐孝公说; “我们鲁国的君王听说大王亲自到我国,特地派我前来慰劳贵 军。”“你们鲁国人感到害伯了吗?”齐孝公傲慢他说。 展喜是个能言善辩的人,他不卑不亢地回答说: “那些没有见识的人可能有些害伯,但我们鲁国的国君和大臣 们却一点也不害怕。” ’ 齐孝公听了,轻蔑他说: “你们鲁国国库空虚,老百姓家中缺粮,地里没有庄稼,连青草 也看不到,你们凭什么不感到害怕呢?” 展喜胸有成竹,不慌不忙他说:“我们依仗的是周成王的遗命。 成王对他俩 十分感激,让他俩立下盟誓,告诫后代的子子孙孙,要世代友好,不互相侵害,这都是有案可稽的:我们的祖先是这样友好,大王您怎么会贸然废弃祖先盟约,进攻我们鲁国呢?我们正是依仗着这一点,才 不害怕。” 齐孝公听了,感到展喜的活很有道理,就打消了讨伐的念头,班师回国了。

词 目: 之乎者也
发 音: zhī hū zhě yě
近义词: 咬文嚼字、焉哉乎也
反义词: 的了吗呢
用 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释 义: 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出 处: 宋•文莹《湘山野录》:“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示 例: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叫人半懂不懂的。

故事: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当上皇帝以后,准备拓展外城。

他来到朱雀门前,抬头看见门额上写着“朱雀之门”四个字,觉得别扭,就问身旁的大臣赵普:“为什么不写‘朱雀门’三个字,偏写‘朱雀之门,四个字?多用一个‘之’字有什么用呢?”赵普告诉他说:“这是 把‘之’字作为语助词用的。”赵匡胤听后哈哈大笑,说:“之乎者也这些虚字,能助得什么事情啊!”
后来,在民间便流传一句谚语:“之乎者也已焉哉,用得成章好秀才”。

词 目: 专心致志
发 音: zhuān xīn zhì zhì
近义词: 聚精会神、专心一志、一心一意
反义词: 心不在焉、心猿意马、魂不守舍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释 义: 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出 处: 《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示 例: 不由我不~搞这一套。(叶圣陶《招魂》)

故事: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
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
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词 目: 自惭形秽
发 音: zì cán xíng huì
近义词: 妄自菲薄、自暴自弃、自愧不如
反义词: 妄自尊大、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
释 义: 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出 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示 例: 她~般只呆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不敢发一言。(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一章)

故事:
晋朝时候,有个骠骑将军名叫王济,相貌英俊,待人接物也 很有风度。虽然是个提刀弄枪的军人,但平时读书论经,才学很好, 在城里也颇有名声。 有一年,王济的外甥卫玠母子前来投靠王济。王济一见卫玠如此眉清目秀,风度翩翩,简直惊呆了。他对卫母说: “人家都说我相貌漂亮过人,现在与外甥一比,就像把石块与明珠宝玉放在一起,我真是太难看了!” 过了几天,王济带着卫玠,骑着马去拜见亲朋好友。走到街上。看见卫玠的人都以为他是白玉雕成的,大家都争着围观,你挤我拥。 几乎哄动了全城。 好不容易到了亲戚家,亲友们想了解一下卫万玠以外貌漂亮,学问是否出众,便坚持要他讲解玄理。卫玠推辞不了,便讲了起来。 讲的时间不长,听的人却没有一个不称赞他讲得精深透彻的。人们嘻笑着说:“看来,你们三王抵不上卫家的一个儿郎啊!”王济说:“是啊,和我这外甥一起走,就像有明珠在我身旁,熠熠发光。”

词 目: 有志者事竟成
发 音: yǒu zhì zhě shì jìng chéng
用 法: 复句式;作状语;含褒义
释 义: 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出 处: 《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故事:

有一次,刘秀派耿合去攻打占据山东青州十二郡的豪强张 步。张班兵强马壮,是耿合的一个劲敌。张步听说耿合率兵来攻。就 派大将军费邑等分兵把守历下、祝阿、临淄,准备迎击。在战斗中,耿 合大腿中了一箭,可是他勇敢地用佩刀砍断箭杆,带伤仍坚持战斗。 刘秀闻讯。亲自带兵前来支援。在援兵还未到达的时候,部将陈俊认 为张步兵力强大,建议暂时休战,等到援兵来后再发动进攻。可是耿 合却认为不能把困难留给别人,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耿合终于把 张步打得大败。几天后,刘秀来到临淄,慰劳军队。他在许多将官面 前夸奖耿合说: “过去韩信破历下开创基业,现在将军攻克祝阿,连战连捷,两 功相仿,从前你在南阳曾建议请求平定张步,我当时以为你口气太 大,恐怕难以成功,如今才知道,有志者事竟成啊!”

词 目: 有名无实
发 音: yǒu míng wú shí
近义词: 名不副实、名过其实
反义词: 名不虚传、名副其实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释 义: 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
出 处: 《庄子•则阳》:“有名有实,是物之居;无名无实,在物之虚。”《国语•晋语八》:“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示 例: 多数政治,在将来或有做到的日子,但现在却是~的。(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

故事:
一天,晋国的大夫叔向去拜访老朋友韩宣子。韩宣子是当 时晋国的六卿之一,职位很高。但他见了叔向,不住地唉声叹气,说 自己很穷。不料叔向听他这样说,便站起身拱手向他祝贺。 韩宣子不解地问道:“我是有卿的名,而没有卿的实际,无法跟 大夫们相比。我正为此犯愁。你为什么要祝贺我呢?” 叔向正色道:“我就是因为你贫穷才来道贺的呀!穷,不一定是 坏事;你只要回忆一下弈武子三代的遭遇,就可以知道了!“ 叔向知道韩宣子很清楚奕武子三代的不同遭遇,所以特地提起 了这件事。最后他又说:“我看你像弈武子一样贫困,就想到您已经 有了他那样的德行,所以才表示祝贺。不然,我只会担心,哪会再向 您表示祝贺呢?” 韩宣子听了叔向的话,顿时愁云消散,向叔向行礼说: “多谢您对我的指教,要不我连自己将走向灭亡也不知道呢。”

词 目: 以身试法
发 音: yǐ shēn shì fǎ
近义词: 违法乱纪、作奸犯科
反义词: 廉洁奉公、以身作则、以身许国
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释 义: 身:亲身,亲自;试:尝试。试着亲身去做触犯法律的事。指明知故犯。
出 处: 《汉书•王尊传》:“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示 例: 我们每个公民都要奉公守法,不要~。

故事:
西汉时,高阳出了一位廉洁奉公的官员,叫王尊。王尊从小 死去父亲,由他的伯父抚养长大。伯父家里比较贫穷,王尊每天要赶 羊群到野外去放牧。 这孩子最爱读书,放牧时总要带些书阅读。王尊当了几年听差,经常接触到刑狱方面的事务,长进很快。一 次他随狱长去太守府办事,被太守看中,便把他留在府中做文书方 面的事。郡里有个属官心狠手辣,搜刮大量民脂民膏,民愤极大,告示贴 出后不见改悔,于是王尊把他捉拿归案。这贪官入狱后,没几天就一 病身亡。接着,王尊又惩办了一批罪行严重而又没有悔改的豪强。这 样一来,安定郡开始太平起来。

词 目: 以貌取人
发 音: yǐ mào qǔ rén
近义词: 表里如一
反义词: 量才录用
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释 义: 根据外貌来判别一个的的品质才能。
出 处: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之;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示 例: 真是糟糕,他早又不说,但也只怪我们~,在事前没有经过一道甄别了。(郭沫若《涂家埠》)

故事:
孔子弟子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 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 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为此,孔 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 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 三十九岁.子羽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想要事奉孔子。后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 都传诵他的名字。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他说:“我只凭言辞判断 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 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百度网友9be6448
2014-04-20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000
采纳率:63%
帮助的人:3463万
展开全部
1郑重其事
释义 郑重:审慎,严肃认真。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所以郑重其事,必得三日后方进门。”

2足智多谋
释义 足:充实,足够;智:聪明、智慧;谋:计谋。富有智慧,善于谋划。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
出处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一折:“此人足智多谋,可与共事。”

3智周万物
释义 天下万物无所不知。形容知识渊博。
出处 《周易•系辞上》:“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4正直无私
释义 为人做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出处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孔颖达疏:“襄七年传曰:‘正直为正,正曲为直。’言正者能自正,直者能正人曲,而壹者言其一心不二也。”

5正正之旗
释义 正正:整齐。排列整齐的军旗。借喻强盛整肃的军队。
出处 《孙子•军争》:“无要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

6自知之明
释义 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出处 《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7振振有辞
释义 振振: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说个没完。
出处 清•梁启超《关税权问题》:“今者外人之以排外相诬者,既振振有词,其乌可更为无谋之举,以授之口实也。”

8正中下怀
释义 正合自己的心意。
出处 《后汉书•刘玄传》:“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

9沾沾自喜
释义 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
出处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者,沾沾自喜耳。”

10捉贼捉赃
释义 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出处 宋•胡太初《昼帘绪论•治狱》:“谚曰:‘捉贼捉脏,捉捉双。’此虽俚言,极为有道。”

11至死靡它
释义 至: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出处 《诗经•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12炙手可热
释义 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出处 唐•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13终身大事
释义 终身:一生。关系一辈子的大事情,多指婚姻。
出处 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时间凭着两局赌赛,偶尔亏输,便要认起真来,草草送了终身大事,岂不可羞。”

14郑人争年
释义 年:年龄。比喻争论的事情既无根据,又无意义。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相与争年者,一人曰:‘吾与尧同年。’其一人曰:‘我与黄帝之兄同年。’讼此而不决,以后息者为胜耳。”

15知人善任
释义 知:了解,知道;任:任用,使用。善于认识人的品德和才能,最合理地使用。
出处 汉•班彪《王命论》:“盖在高祖,其兴也有五:一曰帝尧之功裔,二曰体貌多奇异,三曰神武有征应,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

16醉生梦死
释义 象喝醉酒和做梦那样,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过日子。
出处 宋•朱熹《小学》卷五引程灏曰:“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

17著书立说
释义 立:创立、提出;说:主张,学说。从事写作,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学说。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将南京元武湖赐与庄尚志著书立说,鼓吹休明。”

18再生父母
释义 指对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的恩人。
出处 《元史•乌古孙泽传》:“是吾民复生之父母也。”

19壮士解腕
释义 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比喻作事要当机立断,不可犹豫不决。
出处 《三国志•魏志•陈泰传》:“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20知书达礼
释义 知、达:懂得。有文化,懂礼貌。形容有教养。
出处 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一折:“只我这知书达礼当恭谨,怎肯着出乖露丑遭谈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晓林清风2018
高粉答主

2014-04-20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3万
采纳率:67%
帮助的人:5210万
展开全部
一触即发: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会立即爆发。泛指极易发生。

宋·张咏《乖崖集》:“鯸鯣愤悱,迎流独逝,偶物一触,厥怒四起。”
====================
一发千钧:发:头发;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危险得好像千钧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汉·班固《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
====================
二缶钟惑:二:疑,不明确;缶、钟: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与钟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是非道理。

典出《庄子·天地》
====================
二话不说:不说任何别的话。指立即行动。

老舍《四世同堂》九八:“‘日本鬼子完蛋了,投降了,’方六低声回答。丁约翰象在教堂里说‘阿门’那样,把眼睛闭了一闭。二话不说,回头就跑。”
====================
三人成虎:三个人都说街市上有老虎,别人便以为真有老虎。比喻谣言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

《韩非子·内储说上》:“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西汉·刘向整理的《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
三心两意: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我的主意已定了,你们都别要三心两意,七嘴八舌的乱了我的主意。”
====================
四分五裂: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一》:“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
四海升平:升平:太平。天下太平。

唐·张说《大唐封禅颂》:“一、位当五行图箓之序;二、时会四海升平之运;三、德具钦明文思之美。是谓与天合符,名不死矣。”
====================
五彩缤纷: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峻青《地下水晶宫》:“墙壁上有着许多霜花似的花纹,在灯光的照耀下,满墙都放射着五彩缤纷的光芒,就好象是彩虹织成似的。”
====================
五谷丰登:丰登:丰收的庄稼上场打晒。指年成好,农作物丰收。

《六韬·龙韬·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
====================
六神无主:六神:道家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形容惊慌着急,没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

汉·张衡《髑髅赋》:“五内皆还,六神皆复。”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九:“吓得知县已是六神无主,不有甚心肠去吃酒。”
====================
六亲不认:形容不重天伦,不通人情,对亲属都不顾。有时也指对谁都不讲情面。

冯德英《苦菜花》第三章:“我丢了差事云找他,他不惟不帮忙,反倒六亲不认了。”
====================
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杂。

清·袁枚《牍外余言》:“故晋大夫七嘴八舌,冷讥热嘲,皆由于心之大公也。”
====================
七窍生烟:七窍:指两耳、两眼、两鼻孔和口。形容气愤或焦急到极点。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8回:“忽闻此言,吓得三尺神散,七窍生烟。”
====================
八面玲珑:玲珑:精巧细致,指人灵活、敏捷。本指窗户明亮轩敞。后用来形容人处事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在佛法上指的是:对任何人事物,都能彻知其体、相、用、因、缘、果、理、事等八个方面。

唐·卢纶《赋得彭祖楼送杨宗德归徐州幕》诗:“四户八窗明,玲珑逼上清。”宋·夏元鼎《满庭芳》词:“虽是无为清静,依然要八面玲珑。”
====================
八仙过海: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渡过大海。民间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各显其能)”的谚语,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各自施展本领,互相竞赛。

明·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二折:“则俺这八仙啊过海神通大,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端的万古名扬。”
====================
九牛一毛:九:表示多数。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
九天揽月:揽:采摘。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常形容壮志豪情。

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
十恶不赦:十恶:指十种不可赦免的重大罪行,即:谋反、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隋书·刑法志》:“又列重罪十条:……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
====================
十全十美:十分完美,毫无欠缺。没有瑕疵

清·陈朗《雪月梅传》:“贤侄出门也得放心,岂不是十全十美。”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臭小子的臭臭
2014-04-20 · TA获得超过23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1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2.4万
展开全部
八仙过海,狐假虎威,破釜沉舟,门庭若市,门可罗雀,口腹蜜剑,朝三暮四,梁上君子,天衣无缝,请君入瓮,入木三分,一字千金,爱屋及乌,守株待兔,病入膏肓,百步穿杨,老多呢
更多追问追答
追答
口腹蜜剑,唐朝宰相李林甫
你这是什么玩意,没素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