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过年都有什么风俗习惯和礼节

 我来答
手机用户05859
推荐于2017-12-16 · TA获得超过11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5万
展开全部
“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民间地方风俗,是一种传统文化,是人民生活中有节奏的温馨,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思想感情的沟通与交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进化人去其糟粕,存其精华,继承和完善传统习俗,使生活更加美好。
“一年更比一年好”是如今进化人美好的向往,也是进化传统风俗“过年”的深化。让我们一起去分享进化的传统风俗“过年”。
过年,是一年之终的大节,在外的亲人一定要赶回家来与亲人团聚,吃分岁饭。过了年夕,是一年之始,所有亲戚朋友都要相互走访——拜年。进化人有忙于过年的习俗。快过年了,家家户户早早地拂尘、洗被褥、制新衣、新鞋、包粽子、椿年糕、杀禽宰畜、买花生、瓜子、裹团圆馃……忙着过年。
农历十二月二十起,进化当地村民叫夜。有“二十夜,连夜夜,穿着蒲鞋拜爷爷”,家妇赶制新鞋。二十三夜,用汤圆、年糕、香烛、元宝,送灶君娘娘上九霄。有“上天奏善事,下地保平安”的祷联。三十夜是岁夕,家人一定要返家团聚,吃团圆馃。旧时寒者人家,平常没有好吃好穿的,到了岁夕,要好好地吃一顿,在当地有“三十夜吃一餐,年初一穿一身”的说法。
二十夜过后,各家各户都要祭天地、燃烛、鸣炮祈祷未来平安。平常祭菩萨,是朝外拜的。祭年菩萨必须朝里拜,不准朝外拜。这也是当地人的习俗。其意是管内不管外。年夕,用香烛接灶神归位,在吃分岁饭前,要祭过灶君、五谷神,要祭祀过列祖列宗,再吃分岁饭。吃分岁饭时需要关上门户,免得有人上门讨债。就餐时不准餐中站起来,以示能孵好鸡。要先吃团圆馃以示团圆。要吃点藕,以示“路路通”能跑得开。待大家餐毕,由长辈分发“压岁钱”后,方可起身离桌。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规矩已在改变。饭后,炒花生、瓜子,门上及缸、钵上贴上红纸,以示吉祥。现在饭后是玩牌,放烟花爆竹,以示欢乐。红烛任其燃着,叫“长明夜”。如今用电灯代替。
过年是一年之终。家庭所有进出帐目,都要告一段落。该收的收,该付的付。若无钱支付,也是要有个交待。旧时,寒苦人家,有“过年如过关”之感。有的还要到躲债庙去“躲债”。过了年夕,有“正月初五前不准讨债”的规矩。
中国是内涵最深的一个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从前古人讲究“敬天、敬地”,因此在民间流传的禁忌也不少,一代代流传下来,就连最热闹的新年节日,老人也常提醒后辈不要触犯禁忌,以期来年好运,据说确实有其灵验性。
中国人过的农历新年指的是初一到初五这几天,当然我们通常会将前后几天都算进去一起庆祝,直到十五后节日气氛才慢慢淡下。
1.要说好话,忌骂孩子:传统认为孩子初一若挨了骂,就要挨一整年的骂。尤其要求初一这天要说好话,不能说粗口不雅之言,有些地区万一小孩说溜了嘴,大人会马上跟着说:“孩童之言,百无禁忌”;若是不小心摔破了东西,就会说“打发打发” (发财之意)。
2.忌打扫,忌将垃圾扫出门外:过年前要拜“灶王爷”,送走后“灶王爷”,年三十夜以前要打扫完毕,叫“扫扬尘”,有除旧迎新的意思,到过年那几天则忌打扫。初一至初五忌倒垃圾,也不能将垃圾扫出门外或往外倒污水,恐将家中的财气扫掉。
3.初一、初二忌洗衣: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因此忌讳在这两天洗衣服。
4.初一忌催人起床: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催人起床,认为这样会让对方整年都会被人催促着做事。
5.已婚女子忌初一、四、五回娘家:过年期间,嫁出去的女子和女婿只能在初二或者初三回女方娘家,据说这样才不会把娘家吃穷。
6.忌跟还在睡觉的人拜年:年初一忌跟还在睡梦中人拜年,须等到对方起床后再拜年,否则会让对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上。
7.忌吃鱼头、鱼尾:过年期间鱼是必备菜,曰“有余”。吃鱼时,应将头尾留下不吃,这样就表示来年不仅有吃穿,还有剩余。
8.忌讨债:传统认为,过年期间不管是被人要债还是向人要债的人这一整年都会很倒霉,因此忌讳向人讨债。
中国各地在过年期间还有一些不同的习俗和禁忌,也是非常有趣又有意义的,这也是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一部份,值得世代流传。
春节为农历元旦,是中国也是广州最重大的传统节日。广州的春节既有中国春节的基本内容,又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从农历十二月中旬开始置办年货;除夕前,在大门上或厅堂里挂上“福”字或年画,有的人家还将“福”字倒挂,意即“福”到。除夕夜,一些家庭到宾馆酒家吃团圆饭,然后“行花街”。初一至十五,亲友或相识的人互相拜年时,已婚或年长者要给未婚者或小孩封“利是”(即红包),以示吉利之意。正月十五元宵节食“汤圆”,寓意全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团圆、幸福美满。
广州的春节风俗还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是:
1、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至除夕深夜举办迎春花市,数以百万计的人参加逛花市活动。
2、置鲜花。家家必置,包括摆年桔、摆水仙、插鲜花。
3、庆人日。人日为大年初七,广州人多在这天设丰盛的家庭筵席,以示庆贺。
湛江的春节
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春节是民间最隆重、内容最丰富的传统节日,但湛江的春节也有本地的特色。农村春节,一般从准备到结束约一个月时间,农历十二月中旬开始作准备,内容包括整修房子、购置家具、添换新衣裳、采办各类年货等。年货有蔗糖、糯米、年画、对联、糖果、饼干、炮竹之类,一年所挣之钱大部分用于春节。
年二十九或三十日最热闹的场面是宰猪、捉塘鱼、赶年晚圩,男女老少齐出动。傍晚家家户户贴"年红",既有新年画,也有传统的"门神",对联大多与福财之类有关,军烈属则在大门贴上由民政部门发的"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对联,厨房、猪、鸡栏则贴"足食"、"六畜兴旺"等横批。团圆饭后则是分压岁钱。12时正,家家户户鞭炮齐鸣,送旧迎新。
大年初一,农村一般流行三忌:忌杀生、忌倒水、忌扫地,部分农村尚习惯吃斋。年初二开始走亲串友,你来我去。此期间大部分村庄和乡镇均有舞狮、游神、飘色游行、做大戏、武术表演、球赛等,各种民间活动应有尽有,一直延续半个多月。
高要县春节习俗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是高要县人民群众最重视的传统节日。节前家家户户都忙着搞清洁卫生,准备年货,包制“果蒸”粽。除夕。俗称年三十晚,住户门前贴上大红春联,室内张灯结彩,摆设盆桔、鲜花,当晚吃团年饭,聚天伦乐,围坐守岁,万家鞭炮齐鸣。大年初一,旧俗匿家不出门,不扫地。年初二俗谓“开年”,宰三鸟、备生菜生蒜以祀神,祈求风调雨顺,取生财好运之意。春节期间,人们穿红着绿,街市旌旗飘扬,五光十色。民间组织舞狮贺年,举行各种文娱活动。亲朋戚友互相拜年,送果蒸、油角、包头果等,见亲友小孩赏以红包(利是),熟人见面,互道吉祥语。新婚夫妇到亲戚家拜年,成为必不可少的礼节。
三墨探影
2021-02-13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616
展开全部

各地过年都有这个习俗,虽然我还没有回家,但是习俗不能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