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的资料有哪些?

 我来答
精明又感人丶福祉9416
2014-04-29 · TA获得超过24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9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9.9万
展开全部
近日,美国华盛顿大学一位研究生在汇集和查阅了大量的恐龙化石资料后宣称,全世界恐龙化石的种类能够达到500种,甚至更多。而在此之前人们普遍认为恐龙化石的种类应该在250种左右。 Julia Heathcote的研究是以她的导师华盛顿大学地球和行星科学专家Josh Smith的科研成果为基础。Josh Smith曾对多达250种恐龙进行过分析和研究。Heathcote发现业已生 成和存在的有关恐龙化石的资料和档案大约有1/2-2/3是完整和准确的,有较高的可信度。她对已出版的两部关于恐龙化石的完整的著作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和分析,其中包括比较恐龙的家族谱系以及不同属和种的恐龙一致性的比较分析,着重比较了恐龙的家族谱系和有记录的恐龙化石数据资料。她通过比较发现,有些恐龙化石是完全一样的,而很大一部分则缺少共同点和一致性。 “我所见过和研究的恐龙化石保存的都相当好,这令我很惊讶,”Heathcote说,“大体上,这些恐龙在种(属)上不是很一致,但它们大多数都属于同一家族谱系。” 她的研究结果对古生物学家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她分析得到的有关数据为恐龙进化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和依据。Heathcote认为,人们应该更充分地利用恐龙化石资料,不能单纯地分析它们种类和生成的年代。更应该分析它们种(属)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在整个恐龙家族谱系之间的关系,更应该着眼于恐龙的进化历史。 Heathcote说,目前所知道的恐龙的种类有250多种,但是她的研究结果使她确信至少有500种恐龙化石有待于人们去发现和发掘。她希望人们每发现一种恐龙(化石)都应该与其他种类进行一下比较,并把它放到整个恐龙家族谱系中去考察,找出新的线索和数据,以利于新的恐龙种类的发现。 恐龙,是一度主宰过地球的爬行动物。目前查明已知恐龙种类约800多种,形状分成两大类,即龙盘目和鸟盘目恐龙。其中,有吃素的,有吃肉的;有的笨钝,有的灵活;有的在陆地爬行,有的跳跃奔走,有的腾空而飞。近几年来,一股挖掘、研究和开发恐龙的热潮已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并且已经引起了生物学家、地理学家、社会学家乃至哲学家的高度关注。 世界恐龙资源最多的国家是中国、美国、加拿大、蒙古、阿根廷和巴西等国家。中国最著名的有湖北郧县、内蒙古二连浩特、河南西峡、四川自贡、云南禄丰、广东河源等6个地方。而真正可以同河源市比拟的,只有湖北郧县。专家实地考察发现,河源市与湖北郧县的恐龙资源有两个共同点。一是首次发现恐龙蛋的时间,都是在70年代,而真正大量发现,同样在1996年3月;二是湖北郧县1997年7月发现恐龙骨骼化石,经专家鉴定这是“国内首次、国际也十分罕见的龙蛋化石共生地”,而河源市在1999年7月发现龙骨化石,成为全国第二个龙蛋. 有关“恐龙”的资料 第一块恐龙骨化石是在1677年由英国牛津博物馆保管员罗伯特·普劳特发现并收藏起来的。此后的一百多年,又有不少探险者及学者陆续发现和研究了本属于恐龙的化石,但几乎均未被正确鉴定。 1841年,古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根据一些大型爬行动物化石标本,首次提出“dinosaur”一词,该词来自希腊语“deinos”(意思是可伯的、恐怖的)和“sauros”(意思是蜥蜴),日本和我国学者译之为“恐龙”。 “恐龙”概念问世之后,学者们对所发现的恐龙化石做了细致的观察和鉴定,并开展了进一步的发掘工作。亚洲恐龙的发掘是在20世纪以后才开展起来的。我国最早的恐龙化石发现于1902年(黑龙江),以后又陆续在全国许多地方发掘出大量的恐龙化石,其中包括云南禄丰、山东莱阳、四川自贡、西藏、内蒙古等较为著名的恐龙化石埋藏点。禄丰和自贡还分别建立了恐龙博物馆,1991年还举办了“禄丰首届恐龙节”。中国堪称“世界恐龙大国”。 迄今全世界发掘出来的恐龙化石(包括骨、牙齿、皮肤、卵、粪便、足迹等,有2000多个,经鉴定,共计2目7亚目57科350余属800余种(有学者认为地球上生存过的恐龙数目在900—1200属之间),我国有80余属100余种。 现已发掘的最早的恐龙化石距今大约2亿3千万年。一般认为恐龙是从始鳄类中的假鳄类里分化出来的。最初的恐龙是一些两足性食肉恐龙,至三迭纪末期时,恐龙的演化支系基本建成,至侏罗纪晚期时,恐龙类大大发展,其种类和数量均超过三迭纪时的先驱,并成为地球上真正的统治者。还出现了广泛的适应辐射。 “恐龙”并不是分类上的术语,而是一个通俗名称。恐龙下设两个类群: 一、蜥臀目(蜥龙目)主要特征是组成腰带的骼骨、坐骨和耻骨三者间的结构形式与其它爬行动物相似,即为三射型或三放型腰带。下分两个亚目: (一)兽脚亚目:霸王龙、恐爪龙、跃龙、细颈龙等。 (二)蜥脚亚目:梁龙、雷龙、禄丰龙、马门溪龙等。 二、鸟臀目(鸟龙目)主要特征是组成腰带的骨骼结构形式与鸟类相似,耻骨指向后方,即为四射型或四放型腰带,另外还具有前齿骨和颊肌。下分五个亚目: (一)鸟脚亚目:禽龙、鸭嘴龙等。 (二)角龙亚目:原角龙、角龙、鹦鹉嘴龙等。 (三)甲龙亚目:结节龙、棘龙、甲龙等。 (四)剑龙亚目:剑龙等。 (五)钟头龙亚目:肿头龙等。 恐龙在距今6000—7000万年前的中生代晚白垩世——新生代古新世初期全部灭绝,这个在地球上生存了一亿多年的古动物类群神秘而不可思议地在地球上全部消失,引起众多学者对其原因的推测和解释,至今尚无定论。当今科学界中尚有一席之地的几种解释有:小行星撞击说(贝克莱理论)、周期性绝灭说(复仇女神说)、气候恶化说、群落演替说等,诸解释之所以未能被公认,主要原因是它们均不能自圆其说,不能尽善尽美地解释恐龙为什么在大约50~100万年的时间里全部绝灭了。 初中《动物学》课本上记述恐龙等很多爬行动物的绝灭的原因,属气候恶化说,是一种渐变论观点。质疑者认为恐龙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已形成了对各种环境相当的适应能力,否则早就被淘汰了。地球气候恶化应当是逐渐的、或是局部的,恐龙对此似乎也是可以慢慢适应的,或是可以避免的。中生代早、中期,亦有多次地貌及气候的重大变化,恐龙并未受到多大影响,即使地球气候恶化会导致恐龙死亡,也是局部的,全球各地并非都是这样,仍有一些小区域的气候没有多大改变,那里的恐龙不会与别处的恐龙“同时”灭绝。总之,恐龙绝灭的真正原因还不太清楚,相信会有一天揭开恐龙家族覆灭之谜。 近半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在恐龙的生物学特性方面,积累了一些资料。 恐龙的四肢(尤其是腰带)与哺乳类的相似(即可直立在身体下方,能在地面上“高视阔步”地行走或奔跑。一般大小的恐龙(体长几米至十几米)通常步距约2.75~5米,奔跑时可达5~8米;小型恐龙奔跑速度可达35~40公里/小时,较大的恐龙奔走速度可达15~20公里/小时,最慢的仅为3.5公里/小时。 多数恐龙为植食性,食量很大,体重数吨至数十吨的蜥脚类每天进食量百余公斤,甚至可达一吨以上,肉食性恐龙的种类和数量较少,据统计,每100只恐龙中,仅有3~5只是肉食性恐龙。 恐龙属卵生动物,少数可能是卵胎生。生殖时期,雄性常为争夺雌性而打斗,或是以委婉动听的喉音引诱配偶。卵径80~300毫米,卵壳厚2~7毫米,多借助阳光孵化,少数可能是象母鸡孵蛋那样来孵化。刚孵出的幼小恐龙有的发育比较完善,能自由活动;有的则发育不全,软弱无力,需由母体细心照料及喂养一段时间之后才能独立生活(如鸭嘴龙类因之又被称为“慈母龙”)。恐龙的寿命一般为几年至几十年,少数可长寿达百年之久。 科学家们通常认为恐龙是“变温动物”,但现在有些学者认为有些恐龙可能是“恒温的。”著名的美国古脊椎动物学家巴克研究认为:变温动物的能量转换速率低,骨头中的钙一磷交换场所一哈佛氏血管少,而温血动物的骨头中具有丰富的血管,以保证能量代谢的需要。巴克在比较了蜥蜴、恐龙和哺乳类的长骨磨片显微构造之后,认为恐龙可能已有了“恒温装置”。恐龙行走和奔跑时产生的热量,通常依靠长尾、长颈、体表骨板、扩大的鼻道、脑部大型静脉窦散热。 恐龙的体表具有鳞片,有的可能有羽毛或毛状皮肤衍生物,可能具有象鸟类那样丰富的色彩,特别是小、中体型的种类,幼体的颜色比成体更耀眼,大型的种类色彩则单调一些;生活在树林中的种类多杂夹着绿、棕或黄色,而旷野里的种类多为黑白图案。 许多人认为恐龙是巨大的、可怕的动物,这是不全面的。有的恐龙确实很大(震龙体长达42.67米),但有些恐龙则与鸡大小相近。 综合多方面的研究,恐龙的特征可记述为: 腰带有臼窝,Ⅱ~Ⅺ枚荐椎愈合;四足或二足直立在身体下方,趾骨着地行走,趾指端有爪或蹄3~5个;皮肤粗糙,被有鳞片或骨质甲盔;属变温动物,卵生(少数可能卵胎生);大多具牙齿,多为植食性,少为肉食性;头骨的结构与鳄类相似。 新近,在中国、美国等地均发现了属于新生代古新世初期的含恐龙化石的地层,有学者推测:恐龙最后“消声匿迹”的地方很可能就在中国的南方。目前传说“有人见到了活着的恐龙”,在科学界尚未获得真正的恐龙活体或尸体标本之前,这还是一个谜。
井泽N勌
2014-04-29 · 超过52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5.8万
展开全部
奔跑的恐龙 印化石后,亚历山大作出判断认为,很多大型的四足行走的蜥脚类恐龙确实是行动慢吞吞的"笨伯",行走速度只有大约每秒钟1米,与人类散步的速度相近.很大的两足行走的恐龙的足迹表明,它们的行走速度一般不超过每秒钟2.2米,这与人类快速行走时的速度差不多.那些较小的,体重在500公斤左右(与赛马大小相近)的两足行走的恐龙的足印表明,它们能够以每秒钟12米的速度奔跑,这已经超过了人类百米赛跑冠军的最高速度(每秒钟11米),但是仍然大大低于赛马的奔跑速度(每秒钟大约15到17米). 翼手龙 翼手龙生活在白垩纪,它们的骨胳在欧洲被发现.翼手龙并不是很大,它的翅膀不过22厘米左右.但是风神翼龙的翅膀却长达12米,像公共汽车那么大.美国科学家曾经发现过一种翼龙,它的翅膀长达15米以上,如果我们今天能看到它,说不定会以为是飞机在天上飞呢.很多会飞的鸟龙都有些像今天的蝙蝠,它们好像用一双手撑起巨大的翅膀,于是,又有翅膀又有利爪成了它们的一大特点.有人认为,后来的鸟类就是由它们演化来的. 翼龙是怎么飞上天的 对此,科学家们有不同的认识.一些人认为,那些巨大的翼龙根本就不会飞,它们不能像鸟儿一样振动自己的翅膀,但是它们可以先爬到高处,迎风张开巨大的双翼,这样就可以借助上升气流,使自己在空中滑翔.另一些人认为,翼龙翅膀上的膜非常坚硬,而且翅膀的外侧有像框架一样的筋骨相连,所以它们能像鸟儿一样扇动翅膀.由于它们的翅膀非常大,稍稍拍动一下就可以获得巨大的反作用力,使自己飞起来. 鳗龙 鳗龙是蛇颈龙的一种,在日本发现过它们的化石,经测量,它们的身长约7,8米.而且它们有锋利的牙齿. 三角龙 三角龙是角龙的一种.它的鼻子上有一只角,像犀牛,眼睛上有两只角,又像牛.这三只角都有1米长,是它们打架的有力武器. 雷龙 雷龙是恐龙中最大的一种,有的身长达30米以上,有6层楼那么高.它们都是食草或树叶的动物.我们在博物馆见到的一些恐龙化石,大多就是这种恐龙. 异特龙 异特龙是是一种凶猛可怕的食肉恐龙,它的一张大嘴可以一下子吞下一头小猪.它的牙齿全都向里弯曲,猎物被它咬住就休想逃出来. 资料 恐龙 _______ 恐龙时代的景象 恐龙在地球上生存了一亿五前万年的时光,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地球的环境也发生了许多变动.原本连成一整片的盘古大陆逐渐漂移,分裂成为如今我们熟知的形态.这些陆块漂移到全球各处后,气候环境也跟着改变.陆块漂移,再加上气候变化,使得地球上的植物种类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不过,由于这些变迁是在非常漫长的时间内逐渐形成,因此生长其中的动物依然能够适应得很好.在恐龙时代早期,蕨类植物构成的矮灌丛是地球上主要的植被.后来,高大的针叶树林和低矮的苏铁丛林取代了蕨类植物的地位,成为地球上主要的植物景观.不久后,第一批显花植物出现了,地球上的植物景观也因此发生了巨大改变.恐龙当时赖以为生的许多植物和花朵,今天依然存活在地球上. 恐龙 肉食者 肉食性恐龙是以群头大,后肢有力而前肢很短的大型恐龙.它们都属于兽脚亚目,常常被称为食肉龙或食肉蜥蜴.肉食性恐龙靠后肢行走;由于后肢要负荷庞大身躯的重量,因此行动起来可能不怎么快速.它们的头很大,双颚很长,颚骨上整排巨大弯曲的利齿,看起来就像牛排刀边缘的锯齿一样.肉食性恐龙主要以其他恐龙为食,有时也吃动物尸体.它们可能是先用有利爪的后肢捕杀猎物,然后再借助利牙和前肢利爪的帮助,把猎物的肉撕扯下来吃.虚骨龙也是一种肉食性恐龙,但它们和一般肉食性恐龙完全不同.虚骨龙的体态轻盈,行动敏捷,有一双便于抓取的长手臂和手掌,以及长又窄的颚骨.它们奔跑的速度很快,以追捕小型哺乳动物和昆虫为食.此外,虚骨龙也常会在大型肉食性恐龙吃饱后,捡剩下的残渣碎屑吃. 恐龙 素食者 很多恐龙都是草食性的,其中包括了体型最大的蜥脚亚目恐龙,以及所有的鸟臀目恐龙.事实上,恐龙吃植物要比吃肉麻烦多了,因为植物是由纤维素和木质素构成的,这些坚韧物质必须先被分解处理后,才能被胃消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草食性恐龙演化出各种解决方法,例如:蜥蜴亚目恐龙根本不咀嚼,直接把咬下的食物吞进肚里,让胃里的细菌来发酵食物或让它们故意吃下去的小石子来磨碎食物.鸭嘴龙类的恐龙具有特殊的牙齿,可以先咬碎及研磨食物;角龙亚目的恐龙则用格外强壮的颚骨和利剪般的牙齿撕碎坚韧植物. 恐龙的灭绝 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恐龙和另外一大批生物统统死去,科学家们对此一直争论不休.有的说是地球在那个时候发生了地质上的造山运动,因为平地上长出许多高山来,沼泽便减少了,气候也变得不那么湿润温暖了.恐龙的呼吸器官不能适应干冷干热的空气,而且一到冬天,恐龙的食物也没有了,所以就走上了绝路.有的说是超新星爆发引起地球气候发生强烈变化,温度骤然升高后又降得很低的缘故.还有的说是恐龙吃了大量的有花植物,这些花中有很多毒素,恐龙又食量很大,所以中毒而死.证据是那个时候开始出现了有花植物.还有人别出心裁地说,是因为恐龙这种巨大的动物因吃的太多且不断放屁,向空中释放大量的甲烷气体.由于它们数量太多,生存时间又长,所以破坏了地球的臭氧层造成毁灭性气候.甚至还有人说是外星人跑到地球来猎取的结果,因为它们觉得恐龙肉特别好吃.证据是他们在北极发现的恐龙骨胳化石有像被激光切割的痕迹.总之,真可谓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但是,普遍被大家认可的是陨石撞击说. __ 1980年,美国科学家在6500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几十甚至数百倍.这样浓度的铱在陨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学家们就把它与恐龙灭绝联系起来了.根据铱的含量还推算出撞击物体是相当于直径10公里的一颗小行星.这么大的陨石撞击地球,绝对是一次无与伦比的打击,以地震的强度来计算,大约是里氏10级,而撞击产生的陨石坑直径将超过100公里.科学工作者用了10年的时间,终于有了初步结果,他们在中美洲犹加敦半岛的地层中找到了这个大坑.据推算,这个坑的直径在180公里到300公里之间.现在,科学工作者们还在对这个大坑做进一步的研究.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疯子瘟寡0
2014-04-28 · TA获得超过38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52
采纳率:77%
帮助的人:69.1万
展开全部
什么是恐龙? 太古洪荒年代,地球上曾居住着一群奇特生物---恐龙。它们称霸地球,生存了近一万五千年之久,最后确神奇地灭绝了。今天我们所知有关恐龙的一切,都是由恐龙化石得来的。 恐龙种类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其中个子大的,可以有几十头大象加起来那么大;小的,却跟一只鸡差不多。就食性来说,恐龙有温驯的素食者和凶暴的肉食者,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 早期的发现 虽然恐龙的化石已在地球上存在了数千万年,但直到十九世纪,人们才知道地球上曾经有这么奇特的动物存在过。第一个发现恐龙化石的是名叫吉迪昂·曼特尔的英国医师。曼特尔医师平时就有收集岩石和化石的嗜好。公元1820年,他和夫人玛丽安发现了一些嵌在岩石里的巨大牙齿。曼特尔医师从没见过这么大的牙齿。当他在附近又发现了许多的骨骼后,他开始对这些不寻常的发现物展开认真的研究。经过一番工夫,曼特尔医师获得一个结论:这些牙齿和骨骼应该是属于某种庞大爬行动物所有,他将这种不知名的动物命名为禽龙,学名的原意就是指鬣蜥的牙齿。不久,英国又发现两种巨大爬行动物的骨骼,它们分别被命名为斑龙和森林龙。一直到公元1841年,这些巨大的爬行动物才有了正式的名字。当时一位杰出的科学家理查·欧文爵士,将它们命名为恐龙,学名的意思是恐怖的蜥蜴。从此揭开研究恐龙的热潮,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兴致勃勃地投入了挖掘恐龙的行列。 恐龙时代的景象 恐龙在地球上生存了一亿五前万年的时光,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地球的环境也发生了许多变动。原本连成一整片的盘古大陆逐渐漂移,分裂成为如今我们熟知的形态。这些陆块漂移到全球各处后,气候环境也跟着改变。陆块漂移,再加上气候变化,使得地球上的植物种类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不过,由于这些变迁是在非常漫长的时间内逐渐形成,因此生长其中的动物依然能够适应得很好。在恐龙时代早期,蕨类植物构成的矮灌丛是地球上主要的植被。后来,高大的针叶树林和低矮的苏铁丛林取代了蕨类植物的地位,成为地球上主要的植物景观。不久后,第一批显花植物出现了,地球上的植物景观也因此发生了巨大改变。恐龙当时赖以为生的许多植物和花朵,今天依然存活在地球上。 肉食者 肉食性恐龙是以群头大、后肢有力而前肢很短的大型恐龙。它们都属于兽脚亚目,常常被称为食肉龙或食肉蜥蜴。肉食性恐龙靠后肢行走;由于后肢要负荷庞大身躯的重量,因此行动起来可能不怎么快速。它们的头很大,双颚很长,颚骨上整排巨大弯曲的利齿,看起来就像牛排刀边缘的锯齿一样。肉食性恐龙主要以其他恐龙为食,有时也吃动物尸体。它们可能是先用有利爪的后肢捕杀猎物,然后再借助利牙和前肢利爪的帮助,把猎物的肉撕扯下来吃。虚骨龙也是一种肉食性恐龙,但它们和一般肉食性恐龙完全不同。虚骨龙的体态轻盈、行动敏捷,有一双便于抓取的长手臂和手掌,以及长又窄的颚骨。它们奔跑的速度很快,以追捕小型哺乳动物和昆虫为食。此外,虚骨龙也常会在大型肉食性恐龙吃饱后,捡剩下的残渣碎屑吃。 素食者 很多恐龙都是草食性的,其中包括了体型最大的蜥脚亚目恐龙,以及所有的鸟臀目恐龙。事实上,恐龙吃植物要比吃肉麻烦多了,因为植物是由纤维素和木质素构成的,这些坚韧物质必须先被分解处理后,才能被胃消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草食性恐龙演化出各种解决方法,例如:蜥蜴亚目恐龙根本不咀嚼,直接把咬下的食物吞进肚里,让胃里的细菌来发酵食物或让它们故意吃下去的小石子来磨碎食物。鸭嘴龙类的恐龙具有特殊的牙齿,可以先咬碎及研磨食物;角龙亚目的恐龙则用格外强壮的颚骨和利剪般的牙齿撕碎坚韧植物。 谁跑得更快? 并非所有的恐龙都是体型庞大、行动缓慢的!有些恐龙体型构造就很适合快速奔跑,以逃避攻击者或追捕猎物。不过,它们的体型构造和现代能快跑的动物有很大不同:现代动物大多用四肢奔跑,恐龙则只用后肢奔跑。善跑的恐龙体型都很相似:长长的后肢,可以加大步伐;而细长的腿和窄窄的脚,则能够让它们跑得更快、更有效率;身体其他部分通常很轻、也很短;至于细长的尾巴,则是平衡杆。此外,它们的前肢细小,手掌末端还带着爪子;而小小的头部位于细长颈子的顶端。有些行动敏捷的恐龙奔跑起来,最快时速能高达56千米,相当于赛马奔跑的速度。快速奔跑的本领,使这类恐龙比别的动物占优势:一是追捕猎物;一是逃避敌人攻击。于是,行动快捷的草食性恐龙和肉食性恐龙开始了一场速度竞赛:为了逃避跑得越来越快的肉食性恐龙,草食性恐龙也必须能越跑越快才行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梅林晓风330
2014-04-28 · TA获得超过14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2
采纳率:81%
帮助的人:52.7万
展开全部
在两亿多年前的中生代,大量的爬行动物在陆地上生活,因此中生代又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大地第一次被脊椎动物广泛占据。那时的地球气候温暖,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爬行动物有足够的食物,逐渐繁盛起来,种类越来越多。它们不断的分化成各种不同种类的爬行动物,有的变成了今天的龟类,有的变成了今天的鳄类,有的变成了今天的蛇类和蜥蜴类,其中还有一类演变成今天遍及世界的哺乳动物。 恐龙是所有爬行动物中体格最大的一类,很适宜生活在沼泽地带和浅水湖里,那时的空气温暖而潮湿,食物也很容易找到。所以恐龙在地球上统治了几千万年的时间,但不知什么原因,它们在6500万年前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突然灭绝了,今天人们看到的只是那时留下的大批恐龙化石。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人们仍在不断地研究之中。长期以来,最权威的观点认为,恐龙的灭绝和6500万年前的一颗大陨星有关。据研究,当时曾有一颗直径7-10公里的小行星坠落在地球表面,引起一场大爆炸,把大量的尘埃抛如大气层,形成遮天蔽日的尘雾,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暂时停止,恐龙因此而灭绝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酷爱路亚野钓8b
2014-04-28 · 超过63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6万
展开全部
1.一类生活在几亿年以前的古动物,现已灭绝(以下均为此意);2.(网络用语)当代相貌不好的女性,泛指丑女。恐龙化石的出土 在历史上,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由来已久,只不过是当时由于知识水平有限,还无法对这些化石进行正确的解释而已。.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