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后有多少是蒙古族
有三个,分别是: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孟古青(废后)、孝惠章皇后。
1、孝端文皇后
孝端文皇后(1599年5月31日-1649年5月28日),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朝开国皇帝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皇后。
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和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的姑姑。清朝首位博尔济吉特氏皇后(册封)。首位皇太后。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后金逐渐重视与蒙古的联盟,哲哲也因蒙古受到重视,地位逐渐上升,清太宗时为国君福晋、中宫皇后。
崇德八年(1643年),顺治帝即位后,为母后皇太后,无徽号。顺治六年(1649年)四月十七日去世,享年五十一岁,葬清昭陵。全谥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
2、博尔济吉特·孟古青
清世祖废后,生卒年不祥,清世祖顺治帝第一任皇后,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孝庄文皇后侄女。清朝第三位博尔济吉特氏皇后。首位废后。
博尔济吉特氏貌美秀慧但好奢华、性善妒,又无法忍受顺治移情于其他嫔妃,再加上她是摄政王多尔衮为当时尚年幼的顺治所迎聘的皇后,因此顺治十年,顺治帝不顾满朝文武,及昭圣皇太后的反对,降皇后为静妃,并令其改居侧宫。
被降为静妃后,就从典籍史料中消失了,卒年和葬地不详,于康熙二年与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帝生母)、孝献皇后董鄂氏合葬入清东陵中的孝陵。
3、孝惠章皇后
孝惠章皇后,(1641年11月5日-1718年1月7日),博尔济吉特氏,名阿拉坦琪琪格。清世祖顺治帝第二任皇后,科尔沁贝勒绰尔济之女,孝庄文皇后之侄孙,一妹淑惠妃。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上谥,葬孝陵之东(孝东陵),祔太庙。全谥曰:孝惠仁宪端懿慈淑恭安纯德顺天翼圣章皇后。
顺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选察罕(孝庄二哥)孙,孝庄文皇后之侄孙女入宫,册为妃;六月,继立为世祖的皇后。
顺治十八年(1661年)康熙帝即位后,与生母孝康章皇后两宫并尊,称母后皇太后,上徽号曰:仁宪皇太后。康熙五十六年(1718年)十二月丙戌崩,年七十七岁。有清一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太后。
扩展资料:
清朝还有一位蒙古女子,没当过皇后却当了皇太后:
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
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日;天命十年(1625年)嫁给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侧福晋;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后,受封为永福宫庄妃。
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临(顺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驾崩,顺治帝即位,与其姑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
顺治八年(1651年)上徽号曰昭圣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崩逝,享年七十五岁。
葬昭西陵,上谥,雍正、乾隆累加谥,最终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
她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皇帝,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皇后
世祖章皇帝[福临,顺治帝]时期:博尔济吉特皇后:孝庄皇后侄女。(蒙古族)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孝庄侄孙女。(蒙古族)
宣宗成皇帝[旻宁,道光帝]时期: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族)洋务先驱、清末贤王、第一代恭亲王奕欣生母
皇后就这些,但是清朝一直奉行与蒙古通婚的政策,清朝后宫有很多嫔妃都是蒙古人,而清朝的格格公主也不断下嫁蒙古王公。此外,清政府也鼓励民间的满蒙通婚,一些地方甚至达到“每一个满洲人家里都有蒙古人,每一个蒙古人家里都有满洲人”的地步。
太宗文皇帝[皇太极,天聪汗、崇德帝]时期: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顺治生母。
世祖章皇帝[福临,顺治帝]时期:博尔济吉特皇后:孝庄皇后侄女。(蒙古族)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孝庄侄孙女。(蒙古族)
宣宗成皇帝[旻宁,道光帝]时期: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族)洋务先驱、清末贤王、第一代恭亲王奕欣生母
皇后就这些,但是清朝一直奉行与蒙古通婚的政策,清朝后宫有很多嫔妃都是蒙古人,而清朝的格格公主也不断下嫁蒙古王公。此外,清政府也鼓励民间的满蒙通婚,一些地方甚至达到“每一个满洲人家里都有蒙古人,每一个蒙古人家里都有满洲人”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