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方面的问题帮忙回答一下!!
1、经线与经度2、纬线与纬度3、经纬网4、依据经度判断东西方向,依据纬度判断南北方向。5、地球自转:方向、周期、速度、地理意义6、地球公转:方向、轨道、周期、速度、地理意...
1、经线与经度2、纬线与纬度3、经纬网4、依据经度判断东西方向,依据纬度判断南北方向。5、地球自转:方向、周期、速度、地理意义6、地球公转:方向、轨道、周期、速度、地理意义。7、天体:类型8、天体系统:特点9、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10、太阳活动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11、太阳大气层结构12、大气分层结构及特点13、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14、热力环流及实例15、全球气压带分布 这是老师留得作业,老师讲得不好,也没板书所以就没有笔记,书上也大部分都没有,知道的帮忙解答一下!!谢谢啦!!
展开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1.经度与纬度,就是地球仪上那些横线和竖线,横的是纬线竖的是经线,他们所组成的网格就是经纬网。经纬网在地球上是没有的,是人为规定出来的,根据经纬线,我们可以确定一个地方、可以计算地方时、日期等
2.纬线的判别可以根据其字母,N、S,N为北,S为南,可是我们做题的时候不一定有这些,所以还可以根据纬线的数值变化判别
——————————————40N
——————————————30N
——————————————20N
——————————————10N
——————————————0
——————————————10S
——————————————20S
——————————————30S
假设上面是纬线,我们做题的时候应该有超过3条的线给你判别,越往南的数值越大则该方向是南方,反之则为北方。
东西方向也是同样的道理,往东数值越大则为东,反之则为北方。
3。地球的自转是自西向东转,以地轴为中心,周期为23.9344 小时,也可以说是24小时啦~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 7.292×10-5弧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 465米/秒。他的地理意义是
一、 昼夜更替
1.产生原因:
(1)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亮的球体
2)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半个地球
2.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
(1)昼半球:太阳高度大于0°
(2)夜半球:太阳高度小宇0°
(3)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
3.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二、地方时
1.概念
因为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叫做地方时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移
1.原因: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
2.规律:地表沿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
纬度越高,偏转越大
3.对河流的影响
(1)北半球,右岸冲刷,左岸淤积
(2)南半球,左岸冲刷,右岸淤积
顺便跟你说说地球公转的吧
他的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点看是逆时针 从南极点看是顺时针
所以你也可以用这一点来分辨南北极,他的周期有两种:
1.365日6时9分10秒 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360°所用的时间叫做一个恒星年.
2.365日5时48分46秒 是一个回归年,是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一个周期需要的时间.
还有就是他的地理意义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随纬度变化
(1)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东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随季节变化
(1)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夏至日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日最小
(2)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大,夏至日最小
(3)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当太阳直射时,太阳高度最大,为90°,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
1.夏半年(春分至秋分)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2.冬半年(秋分至次年春分)
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3.春、秋分日
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三、四季的划分
1.天文四季
依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2)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3)春、秋:冬、夏两季的过度季节
2.气候四季
北半球: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 冬季:12、1、2月
四、五带的划分
1.依据:太阳辐射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
2.划分:
(1)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
(2)南、北温带:回归线到极圈之间
(3)南、北寒带:极圈到极点之间 一、 昼夜更替
4.天体的类型
天体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两大类型。人造天体是指人类制造,并从地球上发送到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天空实验室等。人们通常所说的天体,一般是指自然天体。根据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自然天体分为星云、星系、星团、恒星、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星际间的尘埃和气体)、类星体,以及红外源、射电源、x射线源、γ射线源等多种类型
5.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外部原因条件:
1稳定的太阳光照:一个太阳的独子星座。
2安全的行星轨道: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补干扰
内部条件:
温度1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为150C
生命必需条件
大气2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大气层
生物的作用对大气成份的改造
记得的大概就这些了....
下面的懒得去想了,毕竟这些都是5、6年前的知识了...
还有你才5分就想要别人告诉你那么多东西....
加多点分吧....
2.纬线的判别可以根据其字母,N、S,N为北,S为南,可是我们做题的时候不一定有这些,所以还可以根据纬线的数值变化判别
——————————————40N
——————————————30N
——————————————20N
——————————————10N
——————————————0
——————————————10S
——————————————20S
——————————————30S
假设上面是纬线,我们做题的时候应该有超过3条的线给你判别,越往南的数值越大则该方向是南方,反之则为北方。
东西方向也是同样的道理,往东数值越大则为东,反之则为北方。
3。地球的自转是自西向东转,以地轴为中心,周期为23.9344 小时,也可以说是24小时啦~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 7.292×10-5弧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 465米/秒。他的地理意义是
一、 昼夜更替
1.产生原因:
(1)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亮的球体
2)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半个地球
2.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
(1)昼半球:太阳高度大于0°
(2)夜半球:太阳高度小宇0°
(3)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
3.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二、地方时
1.概念
因为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叫做地方时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移
1.原因: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
2.规律:地表沿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
纬度越高,偏转越大
3.对河流的影响
(1)北半球,右岸冲刷,左岸淤积
(2)南半球,左岸冲刷,右岸淤积
顺便跟你说说地球公转的吧
他的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点看是逆时针 从南极点看是顺时针
所以你也可以用这一点来分辨南北极,他的周期有两种:
1.365日6时9分10秒 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360°所用的时间叫做一个恒星年.
2.365日5时48分46秒 是一个回归年,是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一个周期需要的时间.
还有就是他的地理意义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随纬度变化
(1)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东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随季节变化
(1)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夏至日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日最小
(2)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大,夏至日最小
(3)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当太阳直射时,太阳高度最大,为90°,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
1.夏半年(春分至秋分)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2.冬半年(秋分至次年春分)
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3.春、秋分日
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三、四季的划分
1.天文四季
依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2)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3)春、秋:冬、夏两季的过度季节
2.气候四季
北半球: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 冬季:12、1、2月
四、五带的划分
1.依据:太阳辐射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
2.划分:
(1)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
(2)南、北温带:回归线到极圈之间
(3)南、北寒带:极圈到极点之间 一、 昼夜更替
4.天体的类型
天体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两大类型。人造天体是指人类制造,并从地球上发送到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天空实验室等。人们通常所说的天体,一般是指自然天体。根据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自然天体分为星云、星系、星团、恒星、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星际间的尘埃和气体)、类星体,以及红外源、射电源、x射线源、γ射线源等多种类型
5.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外部原因条件:
1稳定的太阳光照:一个太阳的独子星座。
2安全的行星轨道: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补干扰
内部条件:
温度1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为150C
生命必需条件
大气2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大气层
生物的作用对大气成份的改造
记得的大概就这些了....
下面的懒得去想了,毕竟这些都是5、6年前的知识了...
还有你才5分就想要别人告诉你那么多东西....
加多点分吧....
展开全部
1.经线指地图上纵向的弧线,经度即标在经线旁的度数。其实地球上没有经纬线及其度数,只是为了计算。
2.纬线是指横向的弧线。
3.经纬网是指有经纬线交织而成的的网形图。
4.0~180,经度度数越小,说明越靠东,反之也成立,180是最西边.
在北半球,愈靠近赤道越靠南,南半球,越靠近赤道越靠北。(当然这些都是靠经纬度数来判断的)
5.地球自转是顺时针的(从北极点上空往下看)
2.纬线是指横向的弧线。
3.经纬网是指有经纬线交织而成的的网形图。
4.0~180,经度度数越小,说明越靠东,反之也成立,180是最西边.
在北半球,愈靠近赤道越靠南,南半球,越靠近赤道越靠北。(当然这些都是靠经纬度数来判断的)
5.地球自转是顺时针的(从北极点上空往下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经线指地图上纵向的弧线,经度即标在经线旁的度数。其实地球上没有经纬线及其度数,只是为了计算。.纬线是指横向的弧线。
经纬网是指有经纬线交织而成的的网形图。
0~180,经度度数越小,说明越靠东,反之也成立,180是最西边.
在北半球,愈靠近赤道越靠南,南半球,越靠近赤道越靠北
地球自转是顺时针的(从北极点上空往下看)
经纬网是指有经纬线交织而成的的网形图。
0~180,经度度数越小,说明越靠东,反之也成立,180是最西边.
在北半球,愈靠近赤道越靠南,南半球,越靠近赤道越靠北
地球自转是顺时针的(从北极点上空往下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经线指地图上纵向的弧线,经度即标在经线旁的度数。其实地球上没有经纬线及其度数,只是为了计算。
2.纬线是指横向的弧线。
3.经纬网是指有经纬线交织而成的的网形图。
4.0~180,经度度数越小,说明越靠东,反之也成立,180是最西边.
在北半球,愈靠近赤道越靠南,南半球,越靠近赤道越靠北。5.地球自转是顺时针的
2.纬线是指横向的弧线。
3.经纬网是指有经纬线交织而成的的网形图。
4.0~180,经度度数越小,说明越靠东,反之也成立,180是最西边.
在北半球,愈靠近赤道越靠南,南半球,越靠近赤道越靠北。5.地球自转是顺时针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