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卑斯山谷中的公路》作文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武夷第一峰!
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
朱光潜《慢慢走,欣赏啊!》
昨天晚自习,我跟学生说:“进度慢了,咱们争取用一节课时间把《天游峰的扫路人》学完。”说干就干,边读边讨论,一节课下来,生字词学了,课文读了,内容了解了,天都峰的高、险和扫路人的自信、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也知道了,甚至课文中比喻、夸张、列数字、侧面烘托、反面衬托等语言技巧与写作手法也总结出来了。不由得暗自得意。
今天早上醒来,想想昨天的一节课,总觉得不对劲。问题出在哪儿?上班后,我打开课本细细地读品读课文,读着读着,有一种感觉在脑子里越来越强烈——作者开篇说,没攀登过天游峰的人,不能算到过武夷山。可是,作者没有像此前与其后的作家那样描绘山水、钩沉古今、咏叹自然,而是把心灵的焦距对准一个平凡的扫路人,连两段有关天游峰的描写也只是为了从反面衬托他,是不是作者认为,扫路人身上有着比天游峰更加摄人心魄的风景?
于是,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本文创作的信息。一篇文章引起了我的关注,题目叫《章武:最爱武夷山》,是一位叫胡增官的网友根据他对章武所作50分钟采访写就的文章。文中介绍,章武1983年首游武夷山时创作了《武夷山人物画》,写的都是真人真事,分“撑排人”、“扫径翁”、“导游女”三节。“章武说,他第一次来武夷山,就对这三个人留下深刻印象,第四个都没有,时至今日,已成为‘双世遗’的武夷山,‘撑排人’、‘扫径翁’、‘导游’仍是立武夷山旅游潮头提供优质服务的代表与标志。”
说实在话,读到这里,我颇为失望。如果胡增官所言属实,那么章武在2009年接受采访时,他眼中的撑排人、扫路人、导游仍然只是“立武夷山潮头提供优质服务的代表与标志”,这就把形象的意义局限在口号式、实用性、功利化的概念里了。我发觉自己在做一件蠢事,想寻找最权威的答案,却掉进狭隘的“主题思想”了。不过我很快原谅了自己,因为我原谅了章武发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创作困境,那时的文学刚刚从文革的思想桎梏中挣脱出来,开始跌跌撞撞地学习着独立行走,尚无法完全脱去刻板而单薄的“文学概念”。
好在形象的意义永远具有无限可能性。站在二十一世纪,当我们来读这篇文章,读天游峰的扫路人,完全可以进行二度创作,赋予作品以新的意义。方法很简单,不管作者当初是怎么想的,就看我们今天是怎么读的。
在这个崇尚英雄、追求成功的年代,世人就像那些志在峰顶的攀登者,人生的所有追求只是为了最后的高度,生命的短暂又让每一个人努力地追求速度。本应无限美好的人生幻化为一场气喘吁吁、疲惫不堪的竞赛,无暇顾及一路上的美丽风景、清新空气和婉转鸟鸣,更不愿中途稍息片刻,收拾一下那充满了饥渴、焦虑、挫败、伤痛、虚弱、怀疑的沉重行囊。在熙熙攘攘、趋之若鹜的人群中,扫路人宛如一位超脱的智者,攀登的道路因熟悉而看透,他不想与攀登者一样,用最高的顶端支撑自己的虚荣。在人们作为登高手段的每一级台阶上,他都能支撑起生命的意义——他爱每一级平凡而琐碎的台阶,在这些台阶上他品味到了劳动的快乐、生活的美好、生命的价值。他是真正理解生命意义的人,他真正过上了有灵魂的生活,他的灵魂,才是真正的武夷第一峰!
天游峰的扫路人,挥动的扫帚,是为游人打扫一路的垃圾,还是为世人打扫心灵的灰尘?爽朗的笑声,是惊起了林中昏睡的宿鸟,还是惊醒了尘世昏睡的灵魂?
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
朱光潜《慢慢走,欣赏啊!》
昨天晚自习,我跟学生说:“进度慢了,咱们争取用一节课时间把《天游峰的扫路人》学完。”说干就干,边读边讨论,一节课下来,生字词学了,课文读了,内容了解了,天都峰的高、险和扫路人的自信、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也知道了,甚至课文中比喻、夸张、列数字、侧面烘托、反面衬托等语言技巧与写作手法也总结出来了。不由得暗自得意。
今天早上醒来,想想昨天的一节课,总觉得不对劲。问题出在哪儿?上班后,我打开课本细细地读品读课文,读着读着,有一种感觉在脑子里越来越强烈——作者开篇说,没攀登过天游峰的人,不能算到过武夷山。可是,作者没有像此前与其后的作家那样描绘山水、钩沉古今、咏叹自然,而是把心灵的焦距对准一个平凡的扫路人,连两段有关天游峰的描写也只是为了从反面衬托他,是不是作者认为,扫路人身上有着比天游峰更加摄人心魄的风景?
于是,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本文创作的信息。一篇文章引起了我的关注,题目叫《章武:最爱武夷山》,是一位叫胡增官的网友根据他对章武所作50分钟采访写就的文章。文中介绍,章武1983年首游武夷山时创作了《武夷山人物画》,写的都是真人真事,分“撑排人”、“扫径翁”、“导游女”三节。“章武说,他第一次来武夷山,就对这三个人留下深刻印象,第四个都没有,时至今日,已成为‘双世遗’的武夷山,‘撑排人’、‘扫径翁’、‘导游’仍是立武夷山旅游潮头提供优质服务的代表与标志。”
说实在话,读到这里,我颇为失望。如果胡增官所言属实,那么章武在2009年接受采访时,他眼中的撑排人、扫路人、导游仍然只是“立武夷山潮头提供优质服务的代表与标志”,这就把形象的意义局限在口号式、实用性、功利化的概念里了。我发觉自己在做一件蠢事,想寻找最权威的答案,却掉进狭隘的“主题思想”了。不过我很快原谅了自己,因为我原谅了章武发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创作困境,那时的文学刚刚从文革的思想桎梏中挣脱出来,开始跌跌撞撞地学习着独立行走,尚无法完全脱去刻板而单薄的“文学概念”。
好在形象的意义永远具有无限可能性。站在二十一世纪,当我们来读这篇文章,读天游峰的扫路人,完全可以进行二度创作,赋予作品以新的意义。方法很简单,不管作者当初是怎么想的,就看我们今天是怎么读的。
在这个崇尚英雄、追求成功的年代,世人就像那些志在峰顶的攀登者,人生的所有追求只是为了最后的高度,生命的短暂又让每一个人努力地追求速度。本应无限美好的人生幻化为一场气喘吁吁、疲惫不堪的竞赛,无暇顾及一路上的美丽风景、清新空气和婉转鸟鸣,更不愿中途稍息片刻,收拾一下那充满了饥渴、焦虑、挫败、伤痛、虚弱、怀疑的沉重行囊。在熙熙攘攘、趋之若鹜的人群中,扫路人宛如一位超脱的智者,攀登的道路因熟悉而看透,他不想与攀登者一样,用最高的顶端支撑自己的虚荣。在人们作为登高手段的每一级台阶上,他都能支撑起生命的意义——他爱每一级平凡而琐碎的台阶,在这些台阶上他品味到了劳动的快乐、生活的美好、生命的价值。他是真正理解生命意义的人,他真正过上了有灵魂的生活,他的灵魂,才是真正的武夷第一峰!
天游峰的扫路人,挥动的扫帚,是为游人打扫一路的垃圾,还是为世人打扫心灵的灰尘?爽朗的笑声,是惊起了林中昏睡的宿鸟,还是惊醒了尘世昏睡的灵魂?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