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识20世纪世界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20世纪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动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凡尔盛顿体系”。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力量对比。帝国主义战胜因为重新瓜分世界先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第二次变动是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二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以美苏为新的世界格局所取代。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力量对比发变化;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美国的经济力量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事力量壮大,成为世界上惟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美苏在实力均势的基础上,按照雅尔塔等国际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
第三次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原因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两极格局随之结束;而世界经济结构的多极化必然导致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20世纪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出现了战后的全球性冷战。核武器的发展使战争的破坏力可摧毁地球上的文明和毁灭人类本身。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战争与和平”问题关系到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人类命运和文明的兴衰荣枯。争取世界和平,避免核战争的灾难,是国际社会最关注的重大问题。20世纪下半叶,虽然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但局部战争连绵不绝,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国际危机层出不穷,世界并不太平。纵观二战后世界历史,和平的力量不断增强,维护和平的斗争汇成了时代潮流。
1.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为摆脱危机,德、日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对内独裁对外侵略,逐步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并与意大利法西斯结成了三国轴心,疯狂扩张侵略。面对法西斯的进攻,英、法、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苏联最后也实行自保政策,企图保住自己利益;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反法西斯的斗争未能联合起来有效地遏止法西斯的进攻,法西斯发动的局部战争逐步演变为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于1939年,历时六年,世界人民最终战胜了法西斯势力。
认识:与近代史上的其他殖民战争一样,两次世界大战是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但是,两次世界大战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兴起和整体世界形成后发生的,因此战争的特点和影响与以往大不相同。
①整体世界形成后,少数大国的殖民地和经济利益遍布世界各地,成为拥有全球性利益的大国,这是以前所没有的现象。由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局部地区的利益会牵涉到全球性利益,因此,少数大国的争夺具有了全球性,局部地区的冲突容易转化为全面对抗,使得战争具备了转变为世界大战的可能。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世界大战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在冷兵器时代,世界性大战是不可想象的。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发明了越洋电话、电报、汽车、飞机等现代通讯和交通工具,为远距离、跨地域及时指挥和迅速调动军队提供了条件,使得战争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同时,科技的进步带动了武器的发明,坦克、飞机、远程大炮大大增强了武器的杀伤力,使得战争更加残酷,毁灭性更大。参战的国家只有动员国家的全部力量,才能够维持战争,这样,现代战争涉及的范围和残酷性远远超过了近代战争。
③战争的原则是保存自己,消灭或者削弱对方,但是,在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虽然协约国最终获胜,削弱了同盟国,可是战争给它们自身带来的打击和损失也非常巨大,几乎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特别是对老牌殖民帝国英国来说,世界大战进一步促进了它的衰落。世界大战的方式已经很难达到战争的目的,违背整体世界发展趋势的战争使挑起者自食其果。
可见,世界大战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战争认识的深化,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
两次世界大战也有不同之处,对其进行分析,可以深化人类对战争的认识。
①人类对战争的认识程度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对别国进行战争被视为国家的权利,反战的声音非常微弱,战争爆发后,所有参战国的民众都卷入了对战争的支持中。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惨遭战祸的世界人民普遍渴望和平,掀起和平主义运动,战胜国也希望维持有利于自己的和平的世界秩序,避免再次发生战争带来的动荡,这就促成了国际关系的调整。1919年,国际联盟成立,尽管它长期被少数大国操纵,但是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维持和平、反对战争为宗旨的国际组织,还是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呼声,应该给予一定的肯定。
②战争责任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战争双方共同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三个法西斯国家挑起的。英、法、美等西方国家参战的目的有维护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一面,但这些国家不是战争的挑起者。绥靖政策的动机、作法和后果是应该批判的,但是英、法、美与德、日、意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民主与法西斯的矛盾,它们属于民主阵营,也没有法律上的战争责任。战争责任的不同决定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反法西斯战争。
③两次大战爆发的形式也不相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交战双方已经做好进行战争的充分准备,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短短一个月,各国相继宣战,很快就进人了全面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经过了一系列局部战争后才爆发全面战争。法西斯称霸世界的野心和实力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只能逐步对外进行侵略扩张,逐渐增强战争能力,试探英、法、美等国的反应。这样,先后爆发了“九一八”事变、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战争、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七七”事变和全面侵华战争等局部战争。在这期间,如果受到法西斯侵略威胁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制止法西斯的侵略,是可以防止世界大战发生的。但是,英、法、美等民主国家却采取了绥靖政策,这样就使法西斯国家有恃无恐,反而结成了联盟,增强了实力,挑起了全面世界大战。
④由于人们对战争的认识不同和战争责任不同,两次世界大战后对战败国的处理方式也有区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利用战场上的优势,把战争责任推到德国为首的战败国身上,强迫战败国签订了苛刻的和约,对战败国进行掠夺,但是并没有追究个人的战争责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战败国处理的基本精神是清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防止再次挑起战争,在战败国实行了民主化和非军事化,建立了民主体制,而且根据战前的国际条约,追究了个人责任,对战犯进行了审判。
2.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力量对比,战胜国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形成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随着法西斯势力的扩张,德国撕毁了《凡尔赛和约》,日本破坏了《九国公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之瓦解。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认识:①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帝国主义在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关系,形成了战后帝国主义的新秩序,其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为此加剧了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②体系没有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政治格局,但美日两国的崛起和争斗对这一格局已给予严重冲击。③体系反映出协约国之间既有为瓜分利益进行的激烈斗争,又有为共同利益而进行的勾结。④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为资本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进入相对稳定发展时期奠定了基础。⑤由于体系是暂时妥协的产物,未能从根本上消除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而惩罚性的掠夺也必然会加深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必然导致各种矛盾的激化,引发新的冲突和战争。
(2)雅尔塔体系。“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了雅尔塔体系和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一体系包括如何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等内容。在这一体系下,出现了冷战与和平的国际环境,出现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相伴而生的局面。1945~1955年出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和冷战的局面,20世纪50年代中期冷战格局的突出表现是美苏争霸。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雅尔塔体系瓦解。
认识:①雅尔塔体系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主张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和平共处。这对二战后初期东欧国家建立人民民主政权,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苏联加强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起了积极作用,这是历史的进步。②体系建立在美苏势力均衡的基础上,实质上是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作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③体系的确立,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④二战中成立起来的联合国虽在成立初期为美国所操纵,但随着第三世界的崛起,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联合国逐渐成为伸张正义的讲台;目前联合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在重大国际问题的处理上发挥比较明显作用,在维护世界和平、安全、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苏联解体后,冷战结束,美苏两极的世界格局崩溃,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是惟一的超级大国,欧洲联盟、日本、俄国、中国等国和国家联盟是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从长远看,世界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认识: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难以实现独霸世界的目的。这是因为:①西欧主张西欧在欧洲新秩序中起主导作用,在世界新秩序中和美国平起平坐,为此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②日本在成为经济大国后,力图成为政治大国,提高日本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③苏联解体,俄罗斯实力明显削弱,但仍然拥有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力图恢复大国地位,反对美国单独称霸;④随着东欧剧变,南北矛盾日益突出。第三世界的崛起,成为一种新的政治力量,要求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呼声日益增强;⑤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把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尝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世界多极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只有在多极化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建立起来。
4.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民族的共同课题,现代化和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认识:在21世纪,各国无不把发展当作首要任务。尽管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要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在21世纪,人类需要解决的最大的发展问题是发展的不平衡,是南北贫富差距的拉大。南方国家的贫困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发达国家长期的殖民统治和现行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是重要原因。在21世纪,人类需要解决全球化和民族主义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每一个民族在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根本利益的基础上,要具有全球意识,遵循民族平等与和平共处的原则,通过协商解决利益的冲突;另一方面,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建立起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只有这样,和平才能够维持,发展才能有保证。现代化是世界各个民族的共同发展道路,同时每一个民族的现代化又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凡尔盛顿体系”。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力量对比。帝国主义战胜因为重新瓜分世界先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第二次变动是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二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以美苏为新的世界格局所取代。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力量对比发变化;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美国的经济力量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事力量壮大,成为世界上惟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美苏在实力均势的基础上,按照雅尔塔等国际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
第三次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原因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两极格局随之结束;而世界经济结构的多极化必然导致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20世纪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出现了战后的全球性冷战。核武器的发展使战争的破坏力可摧毁地球上的文明和毁灭人类本身。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战争与和平”问题关系到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人类命运和文明的兴衰荣枯。争取世界和平,避免核战争的灾难,是国际社会最关注的重大问题。20世纪下半叶,虽然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但局部战争连绵不绝,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国际危机层出不穷,世界并不太平。纵观二战后世界历史,和平的力量不断增强,维护和平的斗争汇成了时代潮流。
1.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为摆脱危机,德、日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对内独裁对外侵略,逐步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并与意大利法西斯结成了三国轴心,疯狂扩张侵略。面对法西斯的进攻,英、法、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苏联最后也实行自保政策,企图保住自己利益;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反法西斯的斗争未能联合起来有效地遏止法西斯的进攻,法西斯发动的局部战争逐步演变为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于1939年,历时六年,世界人民最终战胜了法西斯势力。
认识:与近代史上的其他殖民战争一样,两次世界大战是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但是,两次世界大战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兴起和整体世界形成后发生的,因此战争的特点和影响与以往大不相同。
①整体世界形成后,少数大国的殖民地和经济利益遍布世界各地,成为拥有全球性利益的大国,这是以前所没有的现象。由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局部地区的利益会牵涉到全球性利益,因此,少数大国的争夺具有了全球性,局部地区的冲突容易转化为全面对抗,使得战争具备了转变为世界大战的可能。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世界大战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在冷兵器时代,世界性大战是不可想象的。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发明了越洋电话、电报、汽车、飞机等现代通讯和交通工具,为远距离、跨地域及时指挥和迅速调动军队提供了条件,使得战争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同时,科技的进步带动了武器的发明,坦克、飞机、远程大炮大大增强了武器的杀伤力,使得战争更加残酷,毁灭性更大。参战的国家只有动员国家的全部力量,才能够维持战争,这样,现代战争涉及的范围和残酷性远远超过了近代战争。
③战争的原则是保存自己,消灭或者削弱对方,但是,在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虽然协约国最终获胜,削弱了同盟国,可是战争给它们自身带来的打击和损失也非常巨大,几乎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特别是对老牌殖民帝国英国来说,世界大战进一步促进了它的衰落。世界大战的方式已经很难达到战争的目的,违背整体世界发展趋势的战争使挑起者自食其果。
可见,世界大战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战争认识的深化,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
两次世界大战也有不同之处,对其进行分析,可以深化人类对战争的认识。
①人类对战争的认识程度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对别国进行战争被视为国家的权利,反战的声音非常微弱,战争爆发后,所有参战国的民众都卷入了对战争的支持中。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惨遭战祸的世界人民普遍渴望和平,掀起和平主义运动,战胜国也希望维持有利于自己的和平的世界秩序,避免再次发生战争带来的动荡,这就促成了国际关系的调整。1919年,国际联盟成立,尽管它长期被少数大国操纵,但是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维持和平、反对战争为宗旨的国际组织,还是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呼声,应该给予一定的肯定。
②战争责任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战争双方共同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三个法西斯国家挑起的。英、法、美等西方国家参战的目的有维护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一面,但这些国家不是战争的挑起者。绥靖政策的动机、作法和后果是应该批判的,但是英、法、美与德、日、意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民主与法西斯的矛盾,它们属于民主阵营,也没有法律上的战争责任。战争责任的不同决定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反法西斯战争。
③两次大战爆发的形式也不相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交战双方已经做好进行战争的充分准备,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短短一个月,各国相继宣战,很快就进人了全面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经过了一系列局部战争后才爆发全面战争。法西斯称霸世界的野心和实力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只能逐步对外进行侵略扩张,逐渐增强战争能力,试探英、法、美等国的反应。这样,先后爆发了“九一八”事变、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战争、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七七”事变和全面侵华战争等局部战争。在这期间,如果受到法西斯侵略威胁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制止法西斯的侵略,是可以防止世界大战发生的。但是,英、法、美等民主国家却采取了绥靖政策,这样就使法西斯国家有恃无恐,反而结成了联盟,增强了实力,挑起了全面世界大战。
④由于人们对战争的认识不同和战争责任不同,两次世界大战后对战败国的处理方式也有区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利用战场上的优势,把战争责任推到德国为首的战败国身上,强迫战败国签订了苛刻的和约,对战败国进行掠夺,但是并没有追究个人的战争责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战败国处理的基本精神是清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防止再次挑起战争,在战败国实行了民主化和非军事化,建立了民主体制,而且根据战前的国际条约,追究了个人责任,对战犯进行了审判。
2.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力量对比,战胜国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形成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随着法西斯势力的扩张,德国撕毁了《凡尔赛和约》,日本破坏了《九国公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之瓦解。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认识:①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帝国主义在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关系,形成了战后帝国主义的新秩序,其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为此加剧了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②体系没有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政治格局,但美日两国的崛起和争斗对这一格局已给予严重冲击。③体系反映出协约国之间既有为瓜分利益进行的激烈斗争,又有为共同利益而进行的勾结。④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为资本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进入相对稳定发展时期奠定了基础。⑤由于体系是暂时妥协的产物,未能从根本上消除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而惩罚性的掠夺也必然会加深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必然导致各种矛盾的激化,引发新的冲突和战争。
(2)雅尔塔体系。“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了雅尔塔体系和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一体系包括如何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等内容。在这一体系下,出现了冷战与和平的国际环境,出现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相伴而生的局面。1945~1955年出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和冷战的局面,20世纪50年代中期冷战格局的突出表现是美苏争霸。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雅尔塔体系瓦解。
认识:①雅尔塔体系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主张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和平共处。这对二战后初期东欧国家建立人民民主政权,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苏联加强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起了积极作用,这是历史的进步。②体系建立在美苏势力均衡的基础上,实质上是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作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③体系的确立,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④二战中成立起来的联合国虽在成立初期为美国所操纵,但随着第三世界的崛起,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联合国逐渐成为伸张正义的讲台;目前联合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在重大国际问题的处理上发挥比较明显作用,在维护世界和平、安全、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苏联解体后,冷战结束,美苏两极的世界格局崩溃,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是惟一的超级大国,欧洲联盟、日本、俄国、中国等国和国家联盟是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从长远看,世界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认识: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难以实现独霸世界的目的。这是因为:①西欧主张西欧在欧洲新秩序中起主导作用,在世界新秩序中和美国平起平坐,为此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②日本在成为经济大国后,力图成为政治大国,提高日本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③苏联解体,俄罗斯实力明显削弱,但仍然拥有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力图恢复大国地位,反对美国单独称霸;④随着东欧剧变,南北矛盾日益突出。第三世界的崛起,成为一种新的政治力量,要求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呼声日益增强;⑤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把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尝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世界多极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只有在多极化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建立起来。
4.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民族的共同课题,现代化和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认识:在21世纪,各国无不把发展当作首要任务。尽管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要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在21世纪,人类需要解决的最大的发展问题是发展的不平衡,是南北贫富差距的拉大。南方国家的贫困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发达国家长期的殖民统治和现行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是重要原因。在21世纪,人类需要解决全球化和民族主义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每一个民族在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根本利益的基础上,要具有全球意识,遵循民族平等与和平共处的原则,通过协商解决利益的冲突;另一方面,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建立起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只有这样,和平才能够维持,发展才能有保证。现代化是世界各个民族的共同发展道路,同时每一个民族的现代化又有自己的特点。
展开全部
20世纪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动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凡尔盛顿体系”。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力量对比。帝国主义战胜因为重新瓜分世界先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第二次变动是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二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以美苏为新的世界格局所取代。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力量对比发变化;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美国的经济力量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事力量壮大,成为世界上惟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美苏在实力均势的基础上,按照雅尔塔等国际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
第三次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原因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两极格局随之结束;而世界经济结构的多极化必然导致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20世纪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出现了战后的全球性冷战。核武器的发展使战争的破坏力可摧毁地球上的文明和毁灭人类本身。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战争与和平”问题关系到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人类命运和文明的兴衰荣枯。争取世界和平,避免核战争的灾难,是国际社会最关注的重大问题。20世纪下半叶,虽然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但局部战争连绵不绝,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国际危机层出不穷,世界并不太平。纵观二战后世界历史,和平的力量不断增强,维护和平的斗争汇成了时代潮流。
1.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为摆脱危机,德、日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对内独裁对外侵略,逐步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并与意大利法西斯结成了三国轴心,疯狂扩张侵略。面对法西斯的进攻,英、法、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苏联最后也实行自保政策,企图保住自己利益;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反法西斯的斗争未能联合起来有效地遏止法西斯的进攻,法西斯发动的局部战争逐步演变为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于1939年,历时六年,世界人民最终战胜了法西斯势力。
认识:与近代史上的其他殖民战争一样,两次世界大战是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但是,两次世界大战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兴起和整体世界形成后发生的,因此战争的特点和影响与以往大不相同。
①整体世界形成后,少数大国的殖民地和经济利益遍布世界各地,成为拥有全球性利益的大国,这是以前所没有的现象。由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局部地区的利益会牵涉到全球性利益,因此,少数大国的争夺具有了全球性,局部地区的冲突容易转化为全面对抗,使得战争具备了转变为世界大战的可能。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世界大战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在冷兵器时代,世界性大战是不可想象的。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发明了越洋电话、电报、汽车、飞机等现代通讯和交通工具,为远距离、跨地域及时指挥和迅速调动军队提供了条件,使得战争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同时,科技的进步带动了武器的发明,坦克、飞机、远程大炮大大增强了武器的杀伤力,使得战争更加残酷,毁灭性更大。参战的国家只有动员国家的全部力量,才能够维持战争,这样,现代战争涉及的范围和残酷性远远超过了近代战争。
③战争的原则是保存自己,消灭或者削弱对方,但是,在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虽然协约国最终获胜,削弱了同盟国,可是战争给它们自身带来的打击和损失也非常巨大,几乎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特别是对老牌殖民帝国英国来说,世界大战进一步促进了它的衰落。世界大战的方式已经很难达到战争的目的,违背整体世界发展趋势的战争使挑起者自食其果。
可见,世界大战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战争认识的深化,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
两次世界大战也有不同之处,对其进行分析,可以深化人类对战争的认识。
①人类对战争的认识程度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对别国进行战争被视为国家的权利,反战的声音非常微弱,战争爆发后,所有参战国的民众都卷入了对战争的支持中。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惨遭战祸的世界人民普遍渴望和平,掀起和平主义运动,战胜国也希望维持有利于自己的和平的世界秩序,避免再次发生战争带来的动荡,这就促成了国际关系的调整。1919年,国际联盟成立,尽管它长期被少数大国操纵,但是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维持和平、反对战争为宗旨的国际组织,还是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呼声,应该给予一定的肯定。
②战争责任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战争双方共同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三个法西斯国家挑起的。英、法、美等西方国家参战的目的有维护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一面,但这些国家不是战争的挑起者。绥靖政策的动机、作法和后果是应该批判的,但是英、法、美与德、日、意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民主与法西斯的矛盾,它们属于民主阵营,也没有法律上的战争责任。战争责任的不同决定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反法西斯战争。
③两次大战爆发的形式也不相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交战双方已经做好进行战争的充分准备,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短短一个月,各国相继宣战,很快就进人了全面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经过了一系列局部战争后才爆发全面战争。法西斯称霸世界的野心和实力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只能逐步对外进行侵略扩张,逐渐增强战争能力,试探英、法、美等国的反应。这样,先后爆发了“九一八”事变、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战争、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七七”事变和全面侵华战争等局部战争。在这期间,如果受到法西斯侵略威胁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制止法西斯的侵略,是可以防止世界大战发生的。但是,英、法、美等民主国家却采取了绥靖政策,这样就使法西斯国家有恃无恐,反而结成了联盟,增强了实力,挑起了全面世界大战。
④由于人们对战争的认识不同和战争责任不同,两次世界大战后对战败国的处理方式也有区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利用战场上的优势,把战争责任推到德国为首的战败国身上,强迫战败国签订了苛刻的和约,对战败国进行掠夺,但是并没有追究个人的战争责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战败国处理的基本精神是清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防止再次挑起战争,在战败国实行了民主化和非军事化,建立了民主体制,而且根据战前的国际条约,追究了个人责任,对战犯进行了审判。
2.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力量对比,战胜国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形成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随着法西斯势力的扩张,德国撕毁了《凡尔赛和约》,日本破坏了《九国公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之瓦解。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认识:①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帝国主义在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关系,形成了战后帝国主义的新秩序,其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为此加剧了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②体系没有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政治格局,但美日两国的崛起和争斗对这一格局已给予严重冲击。③体系反映出协约国之间既有为瓜分利益进行的激烈斗争,又有为共同利益而进行的勾结。④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为资本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进入相对稳定发展时期奠定了基础。⑤由于体系是暂时妥协的产物,未能从根本上消除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而惩罚性的掠夺也必然会加深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必然导致各种矛盾的激化,引发新的冲突和战争。
(2)雅尔塔体系。“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了雅尔塔体系和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一体系包括如何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等内容。在这一体系下,出现了冷战与和平的国际环境,出现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相伴而生的局面。1945~1955年出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和冷战的局面,20世纪50年代中期冷战格局的突出表现是美苏争霸。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雅尔塔体系瓦解。
认识:①雅尔塔体系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主张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和平共处。这对二战后初期东欧国家建立人民民主政权,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苏联加强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起了积极作用,这是历史的进步。②体系建立在美苏势力均衡的基础上,实质上是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作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③体系的确立,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④二战中成立起来的联合国虽在成立初期为美国所操纵,但随着第三世界的崛起,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联合国逐渐成为伸张正义的讲台;目前联合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在重大国际问题的处理上发挥比较明显作用,在维护世界和平、安全、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苏联解体后,冷战结束,美苏两极的世界格局崩溃,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是惟一的超级大国,欧洲联盟、日本、俄国、中国等国和国家联盟是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从长远看,世界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认识: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难以实现独霸世界的目的。这是因为:①西欧主张西欧在欧洲新秩序中起主导作用,在世界新秩序中和美国平起平坐,为此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②日本在成为经济大国后,力图成为政治大国,提高日本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③苏联解体,俄罗斯实力明显削弱,但仍然拥有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力图恢复大国地位,反对美国单独称霸;④随着东欧剧变,南北矛盾日益突出。第三世界的崛起,成为一种新的政治力量,要求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呼声日益增强;⑤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把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尝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世界多极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只有在多极化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建立起来。
4.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民族的共同课题,现代化和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认识:在21世纪,各国无不把发展当作首要任务。尽管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要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在21世纪,人类需要解决的最大的发展问题是发展的不平衡,是南北贫富差距的拉大。南方国家的贫困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发达国家长期的殖民统治和现行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是重要原因。在21世纪,人类需要解决全球化和民族主义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每一个民族在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根本利益的基础上,要具有全球意识,遵循民族平等与和平共处的原则,通过协商解决利益的冲突;另一方面,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建立起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只有这样,和平才能够维持,发展才能有保证。现代化是世界各个民族的共同发展道路,同时每一个民族的现代化又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凡尔盛顿体系”。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力量对比。帝国主义战胜因为重新瓜分世界先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第二次变动是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二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以美苏为新的世界格局所取代。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力量对比发变化;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美国的经济力量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事力量壮大,成为世界上惟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美苏在实力均势的基础上,按照雅尔塔等国际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
第三次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原因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两极格局随之结束;而世界经济结构的多极化必然导致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20世纪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出现了战后的全球性冷战。核武器的发展使战争的破坏力可摧毁地球上的文明和毁灭人类本身。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战争与和平”问题关系到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人类命运和文明的兴衰荣枯。争取世界和平,避免核战争的灾难,是国际社会最关注的重大问题。20世纪下半叶,虽然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但局部战争连绵不绝,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国际危机层出不穷,世界并不太平。纵观二战后世界历史,和平的力量不断增强,维护和平的斗争汇成了时代潮流。
1.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为摆脱危机,德、日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对内独裁对外侵略,逐步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并与意大利法西斯结成了三国轴心,疯狂扩张侵略。面对法西斯的进攻,英、法、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苏联最后也实行自保政策,企图保住自己利益;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反法西斯的斗争未能联合起来有效地遏止法西斯的进攻,法西斯发动的局部战争逐步演变为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于1939年,历时六年,世界人民最终战胜了法西斯势力。
认识:与近代史上的其他殖民战争一样,两次世界大战是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但是,两次世界大战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兴起和整体世界形成后发生的,因此战争的特点和影响与以往大不相同。
①整体世界形成后,少数大国的殖民地和经济利益遍布世界各地,成为拥有全球性利益的大国,这是以前所没有的现象。由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局部地区的利益会牵涉到全球性利益,因此,少数大国的争夺具有了全球性,局部地区的冲突容易转化为全面对抗,使得战争具备了转变为世界大战的可能。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世界大战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在冷兵器时代,世界性大战是不可想象的。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发明了越洋电话、电报、汽车、飞机等现代通讯和交通工具,为远距离、跨地域及时指挥和迅速调动军队提供了条件,使得战争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同时,科技的进步带动了武器的发明,坦克、飞机、远程大炮大大增强了武器的杀伤力,使得战争更加残酷,毁灭性更大。参战的国家只有动员国家的全部力量,才能够维持战争,这样,现代战争涉及的范围和残酷性远远超过了近代战争。
③战争的原则是保存自己,消灭或者削弱对方,但是,在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虽然协约国最终获胜,削弱了同盟国,可是战争给它们自身带来的打击和损失也非常巨大,几乎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特别是对老牌殖民帝国英国来说,世界大战进一步促进了它的衰落。世界大战的方式已经很难达到战争的目的,违背整体世界发展趋势的战争使挑起者自食其果。
可见,世界大战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战争认识的深化,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
两次世界大战也有不同之处,对其进行分析,可以深化人类对战争的认识。
①人类对战争的认识程度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对别国进行战争被视为国家的权利,反战的声音非常微弱,战争爆发后,所有参战国的民众都卷入了对战争的支持中。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惨遭战祸的世界人民普遍渴望和平,掀起和平主义运动,战胜国也希望维持有利于自己的和平的世界秩序,避免再次发生战争带来的动荡,这就促成了国际关系的调整。1919年,国际联盟成立,尽管它长期被少数大国操纵,但是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维持和平、反对战争为宗旨的国际组织,还是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呼声,应该给予一定的肯定。
②战争责任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战争双方共同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三个法西斯国家挑起的。英、法、美等西方国家参战的目的有维护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一面,但这些国家不是战争的挑起者。绥靖政策的动机、作法和后果是应该批判的,但是英、法、美与德、日、意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民主与法西斯的矛盾,它们属于民主阵营,也没有法律上的战争责任。战争责任的不同决定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反法西斯战争。
③两次大战爆发的形式也不相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交战双方已经做好进行战争的充分准备,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短短一个月,各国相继宣战,很快就进人了全面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经过了一系列局部战争后才爆发全面战争。法西斯称霸世界的野心和实力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只能逐步对外进行侵略扩张,逐渐增强战争能力,试探英、法、美等国的反应。这样,先后爆发了“九一八”事变、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战争、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七七”事变和全面侵华战争等局部战争。在这期间,如果受到法西斯侵略威胁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制止法西斯的侵略,是可以防止世界大战发生的。但是,英、法、美等民主国家却采取了绥靖政策,这样就使法西斯国家有恃无恐,反而结成了联盟,增强了实力,挑起了全面世界大战。
④由于人们对战争的认识不同和战争责任不同,两次世界大战后对战败国的处理方式也有区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利用战场上的优势,把战争责任推到德国为首的战败国身上,强迫战败国签订了苛刻的和约,对战败国进行掠夺,但是并没有追究个人的战争责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战败国处理的基本精神是清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防止再次挑起战争,在战败国实行了民主化和非军事化,建立了民主体制,而且根据战前的国际条约,追究了个人责任,对战犯进行了审判。
2.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力量对比,战胜国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形成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随着法西斯势力的扩张,德国撕毁了《凡尔赛和约》,日本破坏了《九国公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之瓦解。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认识:①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帝国主义在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关系,形成了战后帝国主义的新秩序,其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为此加剧了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②体系没有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政治格局,但美日两国的崛起和争斗对这一格局已给予严重冲击。③体系反映出协约国之间既有为瓜分利益进行的激烈斗争,又有为共同利益而进行的勾结。④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为资本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进入相对稳定发展时期奠定了基础。⑤由于体系是暂时妥协的产物,未能从根本上消除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而惩罚性的掠夺也必然会加深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必然导致各种矛盾的激化,引发新的冲突和战争。
(2)雅尔塔体系。“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了雅尔塔体系和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一体系包括如何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等内容。在这一体系下,出现了冷战与和平的国际环境,出现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相伴而生的局面。1945~1955年出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和冷战的局面,20世纪50年代中期冷战格局的突出表现是美苏争霸。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雅尔塔体系瓦解。
认识:①雅尔塔体系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主张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和平共处。这对二战后初期东欧国家建立人民民主政权,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苏联加强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起了积极作用,这是历史的进步。②体系建立在美苏势力均衡的基础上,实质上是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作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③体系的确立,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④二战中成立起来的联合国虽在成立初期为美国所操纵,但随着第三世界的崛起,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联合国逐渐成为伸张正义的讲台;目前联合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在重大国际问题的处理上发挥比较明显作用,在维护世界和平、安全、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苏联解体后,冷战结束,美苏两极的世界格局崩溃,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是惟一的超级大国,欧洲联盟、日本、俄国、中国等国和国家联盟是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从长远看,世界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认识: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难以实现独霸世界的目的。这是因为:①西欧主张西欧在欧洲新秩序中起主导作用,在世界新秩序中和美国平起平坐,为此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②日本在成为经济大国后,力图成为政治大国,提高日本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③苏联解体,俄罗斯实力明显削弱,但仍然拥有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力图恢复大国地位,反对美国单独称霸;④随着东欧剧变,南北矛盾日益突出。第三世界的崛起,成为一种新的政治力量,要求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呼声日益增强;⑤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把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尝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世界多极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只有在多极化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建立起来。
4.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民族的共同课题,现代化和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认识:在21世纪,各国无不把发展当作首要任务。尽管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要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在21世纪,人类需要解决的最大的发展问题是发展的不平衡,是南北贫富差距的拉大。南方国家的贫困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发达国家长期的殖民统治和现行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是重要原因。在21世纪,人类需要解决全球化和民族主义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每一个民族在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根本利益的基础上,要具有全球意识,遵循民族平等与和平共处的原则,通过协商解决利益的冲突;另一方面,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建立起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只有这样,和平才能够维持,发展才能有保证。现代化是世界各个民族的共同发展道路,同时每一个民族的现代化又有自己的特点。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