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述成人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方法。
4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评估听障者康复需求及确立康复目标
运用纯音测听及其它听力测试方法可以进行听力残疾的诊断和分级,但它并不是评估患者康复需求的好方法。
自我评估法更能体现听障者本身的康复需求,因为自我评估法包含了在困难条件下听障者听觉言语能力的表现。自我评估的方法有非标准化和标准化两大类。
非标准化的自我评估方法是采用开放式的问题进行。如问患者“你收看电视有哪些困难?”,然后鼓励听障者说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从而使听障者和听力学家共同确立听障者的康复需求和目标。
标准化的自我评估方法则采用问卷方式。它的优点是提供书面问卷,节约门诊时间。另外它还能够评估患者康复前后的残疾和残障。但是这一方法也有不足,如问卷中的问题有时是临床工作者而不是患者本人所关心的,另外这些问题对患者来说可能不是最重要的或不能全面反映患者的听力问题。
2.交流能力评估
在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之前评估患者的交流能力,可确定康复的起始点及最适合患者的康复训练方式,同时也提供了康复的背景资料,便于在康复训练结束时比较,从而判断患者的康复效果。
(1)问卷评估:使用交流能力评估(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Assessment, CPA)问卷进行评估。
在CPA的评估中,主张以口语方式进行,以便从中了解患者对听力损失的态度和感觉。通常在选配助听器至少一个月后复测CPA,能够了解听障者在佩戴助听器后交流状况的变化。
(2)综合测试
此测试的目的是比较在不同条件下(听觉、视觉、听-视觉)患者的交流能力以及决定患者需做何种分类测试。测试完成后,听力学家可以比较三种不同测试条件下的得分,由此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
(3)分类测试
以澳大利亚国家听力学中心的测试为例,测试方法包括PLOTT测试、元音测试、辅音测试。
3.制定训练计划
在对听障者的康复需求及交流能力进行评估后,就可以针对听障者的需求和目标而制定训练计划。计划要包括以下内容:
(1)训练的次数:次数多少根据听障者的个体情况而定。
(2)每次训练的时间:45~75分钟。
(3)训练的频率:每周1-2次。
(4)是否包括配偶/家人。
(5)训练内容:包括使用何种训练及教材、训练方式(听觉、听觉/视觉)、训练环境、不同的训练所花费的时间、家庭训练。
训练计划要根据听障者的进步随时调整,帮助听障者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
4.康复训练方法
康复训练的目的是使用最适合听障者的方法,使其最大限度地利用并提高交流能力。康复训练通常可分为分类训练、综合训练及实用训练三部分。
(1)分类训练
分类训练是将言语分成小部分分别训练。这一方法是基于言语的理解依赖于其组成成分的特征和音位的鉴别这一理论。在分类训练中我们主要是针对声学信息而不是语义。这类训练常按由易到难的顺序设计。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分类训练所占时间很短,一般为10-15min。
临床常用的训练材料包括多种,COMMTRAM是由Geoff Plant在80年代早期为重度和极重度听障者设计的。它包括了许多基本的分类训练,由易到难进行设计。根据患者的需要可使用听觉、听觉-视觉或利用上下文的提示进行训练。训练方式为封闭式。COMMTRAM主要包括词和句子中的音节,元音长短、强度和频谱特征,辅音清浊和发音方式,听觉-视觉等项训练。
(2)综合训练
综合训练主要集中于言语的全貌如意义、句法、上下文的提示等。训练材料一般为有意义的句子、段落或词汇,训练侧重于理解。康复训练的大部分时间用于综合训练。训练主要根据患者的需要,模拟实际的交流情况进行。训练目的在于发展和提高患者听觉-视觉或听觉交流的技能。
(3)实用训练
实用训练的目的是教会患者如何在交流时通过改变交流环境以获得交流所必需的信息。这种训练的优点在于能够训练患者使用各种聆听和交谈技巧,这些技能在实际交流中是非常有用的。
在康复训练中,常常训练患者使用不同的聆听技巧,其目的在于通过改变聆听环境而改善聆听条件从而使患者听到更多的言语信号,同时提高患者使用听觉、视觉和上下文提示的能力。
无论是否配戴助听器,聆听技巧几乎适用于任何听力障碍的患者。聆听技巧主要包括供患者使用的技巧,供家庭成员和亲朋好友使用的技巧,以及改善聆听环境的技巧。
运用纯音测听及其它听力测试方法可以进行听力残疾的诊断和分级,但它并不是评估患者康复需求的好方法。
自我评估法更能体现听障者本身的康复需求,因为自我评估法包含了在困难条件下听障者听觉言语能力的表现。自我评估的方法有非标准化和标准化两大类。
非标准化的自我评估方法是采用开放式的问题进行。如问患者“你收看电视有哪些困难?”,然后鼓励听障者说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从而使听障者和听力学家共同确立听障者的康复需求和目标。
标准化的自我评估方法则采用问卷方式。它的优点是提供书面问卷,节约门诊时间。另外它还能够评估患者康复前后的残疾和残障。但是这一方法也有不足,如问卷中的问题有时是临床工作者而不是患者本人所关心的,另外这些问题对患者来说可能不是最重要的或不能全面反映患者的听力问题。
2.交流能力评估
在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之前评估患者的交流能力,可确定康复的起始点及最适合患者的康复训练方式,同时也提供了康复的背景资料,便于在康复训练结束时比较,从而判断患者的康复效果。
(1)问卷评估:使用交流能力评估(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Assessment, CPA)问卷进行评估。
在CPA的评估中,主张以口语方式进行,以便从中了解患者对听力损失的态度和感觉。通常在选配助听器至少一个月后复测CPA,能够了解听障者在佩戴助听器后交流状况的变化。
(2)综合测试
此测试的目的是比较在不同条件下(听觉、视觉、听-视觉)患者的交流能力以及决定患者需做何种分类测试。测试完成后,听力学家可以比较三种不同测试条件下的得分,由此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
(3)分类测试
以澳大利亚国家听力学中心的测试为例,测试方法包括PLOTT测试、元音测试、辅音测试。
3.制定训练计划
在对听障者的康复需求及交流能力进行评估后,就可以针对听障者的需求和目标而制定训练计划。计划要包括以下内容:
(1)训练的次数:次数多少根据听障者的个体情况而定。
(2)每次训练的时间:45~75分钟。
(3)训练的频率:每周1-2次。
(4)是否包括配偶/家人。
(5)训练内容:包括使用何种训练及教材、训练方式(听觉、听觉/视觉)、训练环境、不同的训练所花费的时间、家庭训练。
训练计划要根据听障者的进步随时调整,帮助听障者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
4.康复训练方法
康复训练的目的是使用最适合听障者的方法,使其最大限度地利用并提高交流能力。康复训练通常可分为分类训练、综合训练及实用训练三部分。
(1)分类训练
分类训练是将言语分成小部分分别训练。这一方法是基于言语的理解依赖于其组成成分的特征和音位的鉴别这一理论。在分类训练中我们主要是针对声学信息而不是语义。这类训练常按由易到难的顺序设计。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分类训练所占时间很短,一般为10-15min。
临床常用的训练材料包括多种,COMMTRAM是由Geoff Plant在80年代早期为重度和极重度听障者设计的。它包括了许多基本的分类训练,由易到难进行设计。根据患者的需要可使用听觉、听觉-视觉或利用上下文的提示进行训练。训练方式为封闭式。COMMTRAM主要包括词和句子中的音节,元音长短、强度和频谱特征,辅音清浊和发音方式,听觉-视觉等项训练。
(2)综合训练
综合训练主要集中于言语的全貌如意义、句法、上下文的提示等。训练材料一般为有意义的句子、段落或词汇,训练侧重于理解。康复训练的大部分时间用于综合训练。训练主要根据患者的需要,模拟实际的交流情况进行。训练目的在于发展和提高患者听觉-视觉或听觉交流的技能。
(3)实用训练
实用训练的目的是教会患者如何在交流时通过改变交流环境以获得交流所必需的信息。这种训练的优点在于能够训练患者使用各种聆听和交谈技巧,这些技能在实际交流中是非常有用的。
在康复训练中,常常训练患者使用不同的聆听技巧,其目的在于通过改变聆听环境而改善聆听条件从而使患者听到更多的言语信号,同时提高患者使用听觉、视觉和上下文提示的能力。
无论是否配戴助听器,聆听技巧几乎适用于任何听力障碍的患者。聆听技巧主要包括供患者使用的技巧,供家庭成员和亲朋好友使用的技巧,以及改善聆听环境的技巧。
展开全部
成年人听力语言康复可以从简单的听力训练开始!
一:可以从你经常接触的事物中发现一些简单声音。可以坐在一张椅子上,尽量地放松自己,辨认以下的声音:闹钟的滴答声、椅子的转动声,水流声以及关门声。
二:倾听屋外的声音。街道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声音背景,观看街上所有事物并把您所听到的声音合理地分配到这些事物上,闭上眼睛重复这个过程,能分清摩托车声、汽车声,狗叫声和小孩的笑声吗? 尽可能地经常重复这个步骤。
三:听音乐。打开录音机,可以试着听听音乐。在新的听觉经历中,尽量地分清每一个旋律和节奏,首先从喜欢的歌曲开始。
四:认识和控制自己的音量。你已经熟悉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了。现在可以试着怎样去了解下自己的声音。大声朗读书本或报纸注意发音及发音的方式。
五:试着熟悉他人的声音。首先你与朗读者保持1m的距离,让他人为你大声且清晰地朗读一些资料。先从简短的句子开始,逐渐向较长的段落过渡并逐渐拉远距离。
六:学着辨认单独出现的词语。让他人随便说些词语,最好从你周围的物体开始,或者是家庭成员的名字,植物、动物和一些职业的名称。
七:听电视、录音或收音机。尽可能经常做这个练习来锻炼你的听力,这是确定你听力是否进步的一个简单方法。因为电视、电话、收音机内的声音是通过喇叭放出来,总有一些失真,进入助听器再放大后,就不可避免地加大了失真,所以听起来要比一般的对话困难些。
八:参加一次较长的谈话。常听收音机或录音机是这个步骤较好的先前练习。但和他人直接交谈是这个步骤的最佳练习。你可以和你的家人或朋友交谈。起先,分辨每人的声音,注意他们发音及说话的节奏。(第一次的谈话时间不易太长!)
九:走入公共场所如菜场、电影院、商场等,在这些场所里,你尽可能坐在与表演者相近的位置上,避免坐在包房里或大厅的柱子后。
一:可以从你经常接触的事物中发现一些简单声音。可以坐在一张椅子上,尽量地放松自己,辨认以下的声音:闹钟的滴答声、椅子的转动声,水流声以及关门声。
二:倾听屋外的声音。街道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声音背景,观看街上所有事物并把您所听到的声音合理地分配到这些事物上,闭上眼睛重复这个过程,能分清摩托车声、汽车声,狗叫声和小孩的笑声吗? 尽可能地经常重复这个步骤。
三:听音乐。打开录音机,可以试着听听音乐。在新的听觉经历中,尽量地分清每一个旋律和节奏,首先从喜欢的歌曲开始。
四:认识和控制自己的音量。你已经熟悉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了。现在可以试着怎样去了解下自己的声音。大声朗读书本或报纸注意发音及发音的方式。
五:试着熟悉他人的声音。首先你与朗读者保持1m的距离,让他人为你大声且清晰地朗读一些资料。先从简短的句子开始,逐渐向较长的段落过渡并逐渐拉远距离。
六:学着辨认单独出现的词语。让他人随便说些词语,最好从你周围的物体开始,或者是家庭成员的名字,植物、动物和一些职业的名称。
七:听电视、录音或收音机。尽可能经常做这个练习来锻炼你的听力,这是确定你听力是否进步的一个简单方法。因为电视、电话、收音机内的声音是通过喇叭放出来,总有一些失真,进入助听器再放大后,就不可避免地加大了失真,所以听起来要比一般的对话困难些。
八:参加一次较长的谈话。常听收音机或录音机是这个步骤较好的先前练习。但和他人直接交谈是这个步骤的最佳练习。你可以和你的家人或朋友交谈。起先,分辨每人的声音,注意他们发音及说话的节奏。(第一次的谈话时间不易太长!)
九:走入公共场所如菜场、电影院、商场等,在这些场所里,你尽可能坐在与表演者相近的位置上,避免坐在包房里或大厅的柱子后。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康复训练的目的是使用最适合听障者的方法,使其最大限度地利用并提高交流能力。康复训练通常可分为分类训练、综合训练及实用训练三部分。
(1)分类训练
分类训练是将言语分成小部分分别训练。这一方法是基于言语的理解依赖于其组成成分的特征和音位的鉴别这一理论。在分类训练中我们主要是针对声学信息而不是语义。这类训练常按由易到难的顺序设计。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分类训练所占时间很短,一般为10-15min。
临床常用的训练材料包括多种,COMMTRAM是由Geoff Plant在80年代早期为重度和极重度听障者设计的。它包括了许多基本的分类训练,由易到难进行设计。根据患者的需要可使用听觉、听觉-视觉或利用上下文的提示进行训练。训练方式为封闭式。COMMTRAM主要包括词和句子中的音节,元音长短、强度和频谱特征,辅音清浊和发音方式,听觉-视觉等项训练。
(2)综合训练
综合训练主要集中于言语的全貌如意义、句法、上下文的提示等。训练材料一般为有意义的句子、段落或词汇,训练侧重于理解。康复训练的大部分时间用于综合训练。训练主要根据患者的需要,模拟实际的交流情况进行。训练目的在于发展和提高患者听觉-视觉或听觉交流的技能。
(3)实用训练
实用训练的目的是教会患者如何在交流时通过改变交流环境以获得交流所必需的信息。这种训练的优点在于能够训练患者使用各种聆听和交谈技巧,这些技能在实际交流中是非常有用的。
在康复训练中,常常训练患者使用不同的聆听技巧,其目的在于通过改变聆听环境而改善聆听条件从而使患者听到更多的言语信号,同时提高患者使用听觉、视觉和上下文提示的能力。
无论是否配戴助听器,聆听技巧几乎适用于任何听力障碍的患者。聆听技巧主要包括供患者使用的技巧,供家庭成员和亲朋好友使用的技巧,以及改善聆听环境的技巧。
(1)分类训练
分类训练是将言语分成小部分分别训练。这一方法是基于言语的理解依赖于其组成成分的特征和音位的鉴别这一理论。在分类训练中我们主要是针对声学信息而不是语义。这类训练常按由易到难的顺序设计。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分类训练所占时间很短,一般为10-15min。
临床常用的训练材料包括多种,COMMTRAM是由Geoff Plant在80年代早期为重度和极重度听障者设计的。它包括了许多基本的分类训练,由易到难进行设计。根据患者的需要可使用听觉、听觉-视觉或利用上下文的提示进行训练。训练方式为封闭式。COMMTRAM主要包括词和句子中的音节,元音长短、强度和频谱特征,辅音清浊和发音方式,听觉-视觉等项训练。
(2)综合训练
综合训练主要集中于言语的全貌如意义、句法、上下文的提示等。训练材料一般为有意义的句子、段落或词汇,训练侧重于理解。康复训练的大部分时间用于综合训练。训练主要根据患者的需要,模拟实际的交流情况进行。训练目的在于发展和提高患者听觉-视觉或听觉交流的技能。
(3)实用训练
实用训练的目的是教会患者如何在交流时通过改变交流环境以获得交流所必需的信息。这种训练的优点在于能够训练患者使用各种聆听和交谈技巧,这些技能在实际交流中是非常有用的。
在康复训练中,常常训练患者使用不同的聆听技巧,其目的在于通过改变聆听环境而改善聆听条件从而使患者听到更多的言语信号,同时提高患者使用听觉、视觉和上下文提示的能力。
无论是否配戴助听器,聆听技巧几乎适用于任何听力障碍的患者。聆听技巧主要包括供患者使用的技巧,供家庭成员和亲朋好友使用的技巧,以及改善聆听环境的技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评估听障者康复需求及确立康复目标
运用纯音测听及其它听力测试方法可以进行听力残疾的诊断和分级,但它并不是评估患者康复需求的好方法。
自我评估法更能体现听障者本身的康复需求,因为自我评估法包含了在困难条件下听障者听觉言语能力的表现。自我评估的方法有非标准化和标准化两大类。
非标准化的自我评估方法是采用开放式的问题进行。如问患者“你收看电视有哪些困难?”,然后鼓励听障者说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从而使听障者和听力学家共同确立听障者的康复需求和目标。
标准化的自我评估方法则采用问卷方式。它的优点是提供书面问卷,节约门诊时间。另外它还能够评估患者康复前后的残疾和残障。但是这一方法也有不足,如问卷中的问题有时是临床工作者而不是患者本人所关心的,另外这些问题对患者来说可能不是最重要的或不能全面反映患者的听力问题。
2.交流能力评估
在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之前评估患者的交流能力,可确定康复的起始点及最适合患者的康复训练方式,同时也提供了康复的背景资料,便于在康复训练结束时比较,从而判断患者的康复效果。
运用纯音测听及其它听力测试方法可以进行听力残疾的诊断和分级,但它并不是评估患者康复需求的好方法。
自我评估法更能体现听障者本身的康复需求,因为自我评估法包含了在困难条件下听障者听觉言语能力的表现。自我评估的方法有非标准化和标准化两大类。
非标准化的自我评估方法是采用开放式的问题进行。如问患者“你收看电视有哪些困难?”,然后鼓励听障者说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从而使听障者和听力学家共同确立听障者的康复需求和目标。
标准化的自我评估方法则采用问卷方式。它的优点是提供书面问卷,节约门诊时间。另外它还能够评估患者康复前后的残疾和残障。但是这一方法也有不足,如问卷中的问题有时是临床工作者而不是患者本人所关心的,另外这些问题对患者来说可能不是最重要的或不能全面反映患者的听力问题。
2.交流能力评估
在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之前评估患者的交流能力,可确定康复的起始点及最适合患者的康复训练方式,同时也提供了康复的背景资料,便于在康复训练结束时比较,从而判断患者的康复效果。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在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之前评估患者的交流能力,可确定康复的起始点及最适合患者的康复训练方式,同时也提供了康复的背景资料,便于在康复训练结束时比较,从而判断患者的康复效果。
(1)问卷评估:使用交流能力评估(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Assessment, CPA)问卷进行评估。
在CPA的评估中,主张以口语方式进行,以便从中了解患者对听力损失的态度和感觉。通常在选配助听器至少一个月后复测CPA,能够了解听障者在佩戴助听器后交流状况的变化。
(2)综合测试
此测试的目的是比较在不同条件下(听觉、视觉、听-视觉)患者的交流能力以及决定患者需做何种分类测试。测试完成后,听力学家可以比较三种不同测试条件下的得分,由此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
(3)分类测试
以澳大利亚国家听力学中心的测试为例,测试方法包括PLOTT测试、元音测试、辅音测试。
3.制定训练计划
在对听障者的康复需求及交流能力进行评估后,就可以针对听障者的需求和目标而制定训练计划。计划要包括以下内容:
(1)训练的次数:次数多少根据听障者的个体情况而定。
(2)每次训练的时间:45~75分钟。
(3)训练的频率:每周1-2次。
(4)是否包括配偶/家人。
(5)训练内容:包括使用何种训练及教材、训练方式(听觉、听觉/视觉)、训练环境、不同的训练所花费的时间、家庭训练。
训练计划要根据听障者的进步随时调整,帮助听障者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
(1)问卷评估:使用交流能力评估(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Assessment, CPA)问卷进行评估。
在CPA的评估中,主张以口语方式进行,以便从中了解患者对听力损失的态度和感觉。通常在选配助听器至少一个月后复测CPA,能够了解听障者在佩戴助听器后交流状况的变化。
(2)综合测试
此测试的目的是比较在不同条件下(听觉、视觉、听-视觉)患者的交流能力以及决定患者需做何种分类测试。测试完成后,听力学家可以比较三种不同测试条件下的得分,由此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
(3)分类测试
以澳大利亚国家听力学中心的测试为例,测试方法包括PLOTT测试、元音测试、辅音测试。
3.制定训练计划
在对听障者的康复需求及交流能力进行评估后,就可以针对听障者的需求和目标而制定训练计划。计划要包括以下内容:
(1)训练的次数:次数多少根据听障者的个体情况而定。
(2)每次训练的时间:45~75分钟。
(3)训练的频率:每周1-2次。
(4)是否包括配偶/家人。
(5)训练内容:包括使用何种训练及教材、训练方式(听觉、听觉/视觉)、训练环境、不同的训练所花费的时间、家庭训练。
训练计划要根据听障者的进步随时调整,帮助听障者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