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什么是读后感?读后感指的是在读过一篇文章、一段话或者是一本书之后,把自己的感悟、体会和启迪写成的文章。那么,读后感的格式和写法到底是怎样的?下面是整理的读后感的格式及写法: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可以是历史教训,也可以是当前形势,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
读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五、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六、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七、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
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写好读后感的五步骤
剖析读后感,我们不难发现,其内容基本上为:感——悟——析——联——结——五大块,其图示为:
① → ② → ③④⑤ → ⑥ → ⑦
↓ ↓ ↓ ↓ ↓
感 悟 析 联 结
所谓“感”即读/观的内容或者感点;“悟”,这里特指在对你感受最深,启迪最大的启示/感悟,即观点。“析”,分析说理,举例证明;“联”,即联系社会情况或作者自己的实际,说明不该怎么做或应该怎么做。“结”,即归纳引申。这五者之间的关系为:“感”是“悟”的基础,“析”是“悟”的根据,“联”是“析”的发挥,“结”是对全文的收束。
那么,怎样写读后感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必须把关:
第一, 落实“悟”项。选准感点。独抒新意。供料作文的内容丰富多彩,因而感点也较宽泛。所悟一定涉及面广。但是,,从总体上讲,材料总有一定的倾向,即它要求表述的有一个侧重点。因而,所悟最应该趋向这一倾向或侧重点。只是强调一点。你选择的观点/所悟一定要独抒新意 (因为只有这样,你做的读后感文才有存在的价值),而且要选择自己有话可说的话题(因为也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出一篇象样的读后感)。
第二, 写好“析”项。读后感的“析”项一定要从材料中走出来,把古今中外社会生活中与之类似的事例请来,证明自己的“悟”/观点的正确,达到以例证“悟”给读者公理性质的证明印象。不过要注意如下几点:例证要有针对性;例证的选取应有详有略(有一,二个详例为佳);例证的排列以时序,国别序为佳;在例证前要有引入语言,其后一定要有简要的分析,切忌堆砌例子,给人以开例证展览会的错觉。一般说来,此部分的常用手法,初学者选正反对比法为最易。
第三, “联”项得当。此部分一般要回扣材料,结合作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如:学生谈学习,工人讲工作。教师说教书育人等等)和社会当前的动向。作出适当的评述重点说明作者自己怎么去做或不应怎么做。
第四, 扎好袋子。读后感的结尾侧重点在于由此及彼,切勿忘了推而广之,点明观点的普遍意义。但其篇幅最好不超过全文篇幅的六分之一,做到简明扼要。
第五, 写好过渡语句。段与段之间,各分层之间少不了过渡语言。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好的过渡语应该成为文段的纽带,似“楔子”一样地有机联系文段的各个相关独立的部分,成为全文的“关节”。
另外,选择好的“题目”也有一定的技巧。对于中学生而言,保险的做法最好选择中心观点作其题目,至于选择论题为题目的做法的也并不为过。只是不要把论题的范围撒大了,以免读者产生作者不理解话题的误解,产生负面影响,以此,作者最加上一个副标题,以明论述的范围。
以上分析说明,读后感的基本模式可以用下图表示:
题 目
(一) 感
1, 简述所感 (约定30——40字)
↓ (过渡语) (约50字)
(二) 悟
2, 提出观点 (最好是一个判断句。约20字)
(过渡语)
(三) 析
3, 展开联想 (适当分析展开材料,四言五语) (约70字)
(过渡语)
{例证1}分析/小结
{正面分析 例证2}分析/小结
理论证明——结合观点分析
(过渡语)
4, 分析举例(约400字)
理论证明——分析
{反面分析 例证3}分析/小结
{例证4}分析/小结
(过渡语)
5,回扣材料 (一言两语)
(过渡语) (约150字)
(四) 联
6,联系现实 (七言八语)
↓(过渡语)
(五) 结
7,总结回应 (由点及面,三言两语) (约30字)
什么是读后感?读后感指的是在读过一篇文章、一段话或者是一本书之后,把自己的感悟、体会和启迪写成的文章。那么,读后感的格式和写法到底是怎样的?下面是整理的读后感的格式及写法: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可以是历史教训,也可以是当前形势,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
读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五、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六、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七、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
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写好读后感的五步骤
剖析读后感,我们不难发现,其内容基本上为:感——悟——析——联——结——五大块,其图示为:
① → ② → ③④⑤ → ⑥ → ⑦
↓ ↓ ↓ ↓ ↓
感 悟 析 联 结
所谓“感”即读/观的内容或者感点;“悟”,这里特指在对你感受最深,启迪最大的启示/感悟,即观点。“析”,分析说理,举例证明;“联”,即联系社会情况或作者自己的实际,说明不该怎么做或应该怎么做。“结”,即归纳引申。这五者之间的关系为:“感”是“悟”的基础,“析”是“悟”的根据,“联”是“析”的发挥,“结”是对全文的收束。
那么,怎样写读后感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必须把关:
第一, 落实“悟”项。选准感点。独抒新意。供料作文的内容丰富多彩,因而感点也较宽泛。所悟一定涉及面广。但是,,从总体上讲,材料总有一定的倾向,即它要求表述的有一个侧重点。因而,所悟最应该趋向这一倾向或侧重点。只是强调一点。你选择的观点/所悟一定要独抒新意 (因为只有这样,你做的读后感文才有存在的价值),而且要选择自己有话可说的话题(因为也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出一篇象样的读后感)。
第二, 写好“析”项。读后感的“析”项一定要从材料中走出来,把古今中外社会生活中与之类似的事例请来,证明自己的“悟”/观点的正确,达到以例证“悟”给读者公理性质的证明印象。不过要注意如下几点:例证要有针对性;例证的选取应有详有略(有一,二个详例为佳);例证的排列以时序,国别序为佳;在例证前要有引入语言,其后一定要有简要的分析,切忌堆砌例子,给人以开例证展览会的错觉。一般说来,此部分的常用手法,初学者选正反对比法为最易。
第三, “联”项得当。此部分一般要回扣材料,结合作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如:学生谈学习,工人讲工作。教师说教书育人等等)和社会当前的动向。作出适当的评述重点说明作者自己怎么去做或不应怎么做。
第四, 扎好袋子。读后感的结尾侧重点在于由此及彼,切勿忘了推而广之,点明观点的普遍意义。但其篇幅最好不超过全文篇幅的六分之一,做到简明扼要。
第五, 写好过渡语句。段与段之间,各分层之间少不了过渡语言。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好的过渡语应该成为文段的纽带,似“楔子”一样地有机联系文段的各个相关独立的部分,成为全文的“关节”。
另外,选择好的“题目”也有一定的技巧。对于中学生而言,保险的做法最好选择中心观点作其题目,至于选择论题为题目的做法的也并不为过。只是不要把论题的范围撒大了,以免读者产生作者不理解话题的误解,产生负面影响,以此,作者最加上一个副标题,以明论述的范围。
以上分析说明,读后感的基本模式可以用下图表示:
题 目
(一) 感
1, 简述所感 (约定30——40字)
↓ (过渡语) (约50字)
(二) 悟
2, 提出观点 (最好是一个判断句。约20字)
(过渡语)
(三) 析
3, 展开联想 (适当分析展开材料,四言五语) (约70字)
(过渡语)
{例证1}分析/小结
{正面分析 例证2}分析/小结
理论证明——结合观点分析
(过渡语)
4, 分析举例(约400字)
理论证明——分析
{反面分析 例证3}分析/小结
{例证4}分析/小结
(过渡语)
5,回扣材料 (一言两语)
(过渡语) (约150字)
(四) 联
6,联系现实 (七言八语)
↓(过渡语)
(五) 结
7,总结回应 (由点及面,三言两语) (约30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