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大学生逃课?
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1-12
展开全部
作为一个小学就有连续逃课两周记录,中学翘课打游戏打麻将,大学有些课连老师都没见过的人,跳出来回答一下。
我觉得吧,要不要逃课这件事情孤立的谈是没有意义的,重点在于你是不是有更好的选择,甚至你是不是创造出了更好的选择。
从我自己的大学经历,逃课除了睡了不少懒觉打了不少游戏之外,我还对破解游戏产生了兴趣,为了搞破解开始疯狂学习计算机知识,最后走上了IT这条路。如果老老实实读书,也许今天还在某个房地产公司建筑公司混......
整体来说大多数学校的教育质量是低下的,找到更好的选择应该不是很困难的事情,至少你可以尝试其他的一些事情,建议不要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上课上,但最好请确保你花了足够多的时间在学习上。
常逃课的大学生中,比较典型的有三种,一种是洞察力极强自控能力又很好的狂妄型学霸,全部课程内容早已掌握了或者上不了两节课就知道老师的路数和斤两,并确认此人讲两小时不如自己看十分钟,剩下的时间可以安排给其他提升自我价值的活动。要指出的是稍微传统严谨些的学霸都会极尊重老师,默认老师必有过己之处,认真听讲认真作业争取满分的。纵是顶尖名校,十几岁二十出头的年纪却已达到这种境界的学生都很罕见。我在北大四年,约见过三四人。
另一种是压根不在乎专业、学分、文凭这些东西的潇洒哥,家人有权有钱或有大能,无需自己谋生,毕业后分分钟坐电梯回到自己原先的阶层。大学生活人家只是体验一下,在这个平台上放开手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游戏也好泡妞也好社团也好创业也好,都有底气。这种人通常每班都至少有一两人。
不过多数常逃课的只是又蠢又懒,跟着第一种人鄙视老师,学着第二种人从心所欲,并且自诩为他们的同类,过了四年变得更加蠢、更加懒、却多了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专业技能不精,社会智慧全无,一上职场让人揍得满地找牙。
我自己也是自律精神不强,自我要求不够高的人,本科时自以为是,认为政治和体育及格就好,通选公选80+就好,只有专业课万不可逃,结果最后毕业时总体成绩平平,专业成绩也不出挑,愧对自己,愧对母校。
也许你逃的那些课上,老师的确没有讲任何有价值的内容。但除了意志极强大的人,把应当用到课堂上的时间自作主张挪作他用的时候,心里都是虚的(如上面一位答主所说),效率也高不了。因为他必然一面抱怨“课太烂”,一面担心这节课点名了怎么办,划重点了怎么办,突然进行计入期末分数的随堂测试了怎么办,心猿意马能办好什么事?只看到了自作主张的姿态是帅的,却不敢肯定自作主张是对的。
更可怕的是与考试和成绩无关的东西。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逃课,你会逐渐强化自己身上懒惰、率性、逃避责任这些与成熟社会人背道而驰的特性,让你在性格层面上不断退化,而当你步入社会之后,性格比技能更加决定命运。Everything
has a price,学弟学妹们,你们逃课睡觉看剧玩游戏得到的每一分舒适,区区数年后就要用百倍的痛苦和血汗来补偿。
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种逃课的理由,不属于前两种情况的当然未必尽属第三种。很多同学逃课是理性思考后的决定,比如把时间挪用到期限更紧迫优先级更高的事情上(比如弥补自己的短板),比如家境贫寒半工半读无法保证全勤……情况千差万别,既然是经过考量作出的个人决定,外人不必评说。逃避努力导致退步,迎难而上收获成长,所以我的看法是,大学生在选择逃课之前,最好权衡利弊,看清这个行为的本质是对自己的未来更负责、还是不负责。
我觉得吧,要不要逃课这件事情孤立的谈是没有意义的,重点在于你是不是有更好的选择,甚至你是不是创造出了更好的选择。
从我自己的大学经历,逃课除了睡了不少懒觉打了不少游戏之外,我还对破解游戏产生了兴趣,为了搞破解开始疯狂学习计算机知识,最后走上了IT这条路。如果老老实实读书,也许今天还在某个房地产公司建筑公司混......
整体来说大多数学校的教育质量是低下的,找到更好的选择应该不是很困难的事情,至少你可以尝试其他的一些事情,建议不要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上课上,但最好请确保你花了足够多的时间在学习上。
常逃课的大学生中,比较典型的有三种,一种是洞察力极强自控能力又很好的狂妄型学霸,全部课程内容早已掌握了或者上不了两节课就知道老师的路数和斤两,并确认此人讲两小时不如自己看十分钟,剩下的时间可以安排给其他提升自我价值的活动。要指出的是稍微传统严谨些的学霸都会极尊重老师,默认老师必有过己之处,认真听讲认真作业争取满分的。纵是顶尖名校,十几岁二十出头的年纪却已达到这种境界的学生都很罕见。我在北大四年,约见过三四人。
另一种是压根不在乎专业、学分、文凭这些东西的潇洒哥,家人有权有钱或有大能,无需自己谋生,毕业后分分钟坐电梯回到自己原先的阶层。大学生活人家只是体验一下,在这个平台上放开手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游戏也好泡妞也好社团也好创业也好,都有底气。这种人通常每班都至少有一两人。
不过多数常逃课的只是又蠢又懒,跟着第一种人鄙视老师,学着第二种人从心所欲,并且自诩为他们的同类,过了四年变得更加蠢、更加懒、却多了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专业技能不精,社会智慧全无,一上职场让人揍得满地找牙。
我自己也是自律精神不强,自我要求不够高的人,本科时自以为是,认为政治和体育及格就好,通选公选80+就好,只有专业课万不可逃,结果最后毕业时总体成绩平平,专业成绩也不出挑,愧对自己,愧对母校。
也许你逃的那些课上,老师的确没有讲任何有价值的内容。但除了意志极强大的人,把应当用到课堂上的时间自作主张挪作他用的时候,心里都是虚的(如上面一位答主所说),效率也高不了。因为他必然一面抱怨“课太烂”,一面担心这节课点名了怎么办,划重点了怎么办,突然进行计入期末分数的随堂测试了怎么办,心猿意马能办好什么事?只看到了自作主张的姿态是帅的,却不敢肯定自作主张是对的。
更可怕的是与考试和成绩无关的东西。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逃课,你会逐渐强化自己身上懒惰、率性、逃避责任这些与成熟社会人背道而驰的特性,让你在性格层面上不断退化,而当你步入社会之后,性格比技能更加决定命运。Everything
has a price,学弟学妹们,你们逃课睡觉看剧玩游戏得到的每一分舒适,区区数年后就要用百倍的痛苦和血汗来补偿。
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种逃课的理由,不属于前两种情况的当然未必尽属第三种。很多同学逃课是理性思考后的决定,比如把时间挪用到期限更紧迫优先级更高的事情上(比如弥补自己的短板),比如家境贫寒半工半读无法保证全勤……情况千差万别,既然是经过考量作出的个人决定,外人不必评说。逃避努力导致退步,迎难而上收获成长,所以我的看法是,大学生在选择逃课之前,最好权衡利弊,看清这个行为的本质是对自己的未来更负责、还是不负责。
展开全部
课堂乏味 难吸引学生
“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如今,这句话已经成为高校学子挂在嘴边的口头禅。逃课,似乎成了大学生活的一部分。
学生称“逃课正常”
“大一刚来时还算听话,不敢逃课。后来胆子大了,逃课越来越多。”中南民族大学大四的罗同学告诉记者。新闻专业大二学生小陈告诉记者,由于外出旅游,他已经有两个星期没去上课了。“你怎么看待逃课现象?”记者随机采访了该校十名大一至大四年级的学生,学生不约而同地惊讶道:“逃课很正常呀!”
高校流传一段经典对白:一天中午,宿舍里四名学生躺在床上讨论是否去上课。“你去上课吗?”“我不想去,你呢?”“我也是。”“那就不去了!”于是四个人继续睡觉。
久而久之,逃课成了集体行为,成为一种风气。
课堂乏味 难吸引学生
《近代史纲要》、《军事理论》……公共课的上座率比专业课低多了。“纯理论知识很枯燥无味,又不实用,我一上课就犯困。"一名学生小丁坦言,公共课大多是大班教学,老师极少点名,被抓现行的几率很小。
除了课程本身乏味,老师课堂魅力的缺乏也成了大学生们逃课的理由。大三学生小鲁说,自己逃过《近代史纲要》课,因为老师上课使用的方言,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相反,《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这门公共课极受学生欢迎,因为该老师善将理论和实际结合,且注重和学生互动。
逃课为社会实践
如今就业压力大,为积累实践经验,兼职、实习成为了许多大学生的“必修课”,如果与上课发生冲突,大多数学生会选择逃课,因为在他们看来,课本上的知识可以补回来,但实习机会不是经常有的。
“逃课热”引发教师反思
自己辛辛苦苦备课,学生却不买账,尴尬之余,高校教师对“逃课热”这一现象也进行了反思。
江汉大学彭松乔老师教《民间文学》,这是一门选修课,比起专业课和必修课来,彭老师对到课率的要求宽松得多,是否听课全凭学生自愿。“事实上,没有一个老师喜欢总是逃课的学生,但应该理解、尊重学生,”彭老师说。
教《古典文献学》的盛莉老师表示,自己对学生逃课表示理解,但不赞同。虽说没有不逃课的大学生,但学生还是应该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毕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学生工作者:宜堵更宜疏
为防止大学生逃课,高校常用的方法是点名,统计学生到课情况并与其综合测评、评优评先等奖惩挂钩。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甚至规定:一学期内无故缺课累计超过该门课程教学时数1/3者,不得参加该课程的考试,成绩以零分计。
一位在校大学生告诉记者,为了应付学校点名,有学生代为签到、很多同学第一节课上完就开溜。
从事学生工作多年的沈群香老师认为,学生逃课,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现行的教学管理模式与体制存在一定的不足、学分与学时制混乱的问题,也与老师的教学方式陈旧古板、教学内容枯燥有关系。另外,学生的厌学情绪、惰性和跟风心理也是重要原因。
沈群香称,改善逃课现象是一个长期的慢慢疏导的过程,学校应该就多种原因,综合应对逃课现象,不能一味强制学生,否则会引起学生反感。管理、教育应该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
“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如今,这句话已经成为高校学子挂在嘴边的口头禅。逃课,似乎成了大学生活的一部分。
学生称“逃课正常”
“大一刚来时还算听话,不敢逃课。后来胆子大了,逃课越来越多。”中南民族大学大四的罗同学告诉记者。新闻专业大二学生小陈告诉记者,由于外出旅游,他已经有两个星期没去上课了。“你怎么看待逃课现象?”记者随机采访了该校十名大一至大四年级的学生,学生不约而同地惊讶道:“逃课很正常呀!”
高校流传一段经典对白:一天中午,宿舍里四名学生躺在床上讨论是否去上课。“你去上课吗?”“我不想去,你呢?”“我也是。”“那就不去了!”于是四个人继续睡觉。
久而久之,逃课成了集体行为,成为一种风气。
课堂乏味 难吸引学生
《近代史纲要》、《军事理论》……公共课的上座率比专业课低多了。“纯理论知识很枯燥无味,又不实用,我一上课就犯困。"一名学生小丁坦言,公共课大多是大班教学,老师极少点名,被抓现行的几率很小。
除了课程本身乏味,老师课堂魅力的缺乏也成了大学生们逃课的理由。大三学生小鲁说,自己逃过《近代史纲要》课,因为老师上课使用的方言,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相反,《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这门公共课极受学生欢迎,因为该老师善将理论和实际结合,且注重和学生互动。
逃课为社会实践
如今就业压力大,为积累实践经验,兼职、实习成为了许多大学生的“必修课”,如果与上课发生冲突,大多数学生会选择逃课,因为在他们看来,课本上的知识可以补回来,但实习机会不是经常有的。
“逃课热”引发教师反思
自己辛辛苦苦备课,学生却不买账,尴尬之余,高校教师对“逃课热”这一现象也进行了反思。
江汉大学彭松乔老师教《民间文学》,这是一门选修课,比起专业课和必修课来,彭老师对到课率的要求宽松得多,是否听课全凭学生自愿。“事实上,没有一个老师喜欢总是逃课的学生,但应该理解、尊重学生,”彭老师说。
教《古典文献学》的盛莉老师表示,自己对学生逃课表示理解,但不赞同。虽说没有不逃课的大学生,但学生还是应该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毕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学生工作者:宜堵更宜疏
为防止大学生逃课,高校常用的方法是点名,统计学生到课情况并与其综合测评、评优评先等奖惩挂钩。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甚至规定:一学期内无故缺课累计超过该门课程教学时数1/3者,不得参加该课程的考试,成绩以零分计。
一位在校大学生告诉记者,为了应付学校点名,有学生代为签到、很多同学第一节课上完就开溜。
从事学生工作多年的沈群香老师认为,学生逃课,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现行的教学管理模式与体制存在一定的不足、学分与学时制混乱的问题,也与老师的教学方式陈旧古板、教学内容枯燥有关系。另外,学生的厌学情绪、惰性和跟风心理也是重要原因。
沈群香称,改善逃课现象是一个长期的慢慢疏导的过程,学校应该就多种原因,综合应对逃课现象,不能一味强制学生,否则会引起学生反感。管理、教育应该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