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狐……虎“的成语有哪些?
没有”……狐……虎“的成语,含有狐和虎的成语是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是汉语成语,读音为hú jiǎ hǔ wēi,是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假:借。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后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出自汉代刘向《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译文: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一只狐狸。老虎信以为真,于是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老虎,都纷纷逃跑,老虎不知道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
扩展资料:
这是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说的是狐狸凭自己的智谋逃出了虎口。后来都用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狡猾的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在森林中吓唬别人。但是,狡诈的手法绝不能使狐狸改变虚弱的本质。把戏一旦被戳穿,它非但会受到群兽的围攻,还将被受骗的老虎吞吃。引申说明仗势欺人的坏蛋,虽然能够嚣张一时,但最终绝不会有好的下场。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现人们用它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也讽刺了那些仗着别人威势,招摇撞骗的人。又嘲讽了被人利用而不自知的昏庸之人。
含动物名称的成语:
狐朋狗友、狐假虎威、狐群狗党、狐奔鼠窜、虎质羊皮
一、狐朋狗友
白话释义:比喻品行不端的朋友。
出处:《单刀会》第三折:“他那里暗暗的藏,我须索紧紧的防,都是些狐朋狗党。”
朝代:元
作者:关汉卿
翻译:他那里暗地里躲藏着,我必须紧紧的预防,都是些品行不端的人
二、狐假虎威
白话释义: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朝代:春秋
作者:为多人所作
翻译: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找到了一只狐狸
三、狐群狗党
白话释义:比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也说狐朋狗党。
出处:《气英布》第四折:“咱是扶刘锄项;逐着那狐群狗党!”
朝代:元
作者:无名氏
翻译:我们是辅佐刘邦锄灭项羽,驱逐那帮勾结在一起的坏人
四、狐奔鼠窜
白话释义:比喻非常狼狈的逃窜。
出处:宋书·《索虏传》:“或有狐奔鼠窜,逃首北境”
朝代:梁
作者:沈约
翻译:或者有人非常狼狈的逃窜,逃到北方去了。
五、虎质羊皮
白话释义: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出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朝代:汉
作者:扬雄
翻译:羊的本质而老虎皮,看到草而高兴,看见豺狼就战,忘记了皮的老虎了
1.狐假虎威[hú jiǎ hǔ wēi]
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2.狐藉虎威 [hú jiè hǔ wēi]
比喻仰仗别人威势或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同“狐假虎威”。
造句
1.我们村里有个恶棍,常常仗着主人的威势,狐假虎威,鱼肉百姓!
2.不要只知道笑,狐假虎威学问大着呢!
3.仗着当地少数有钱人的势力,狐假虎威!
4.我们不能学狐狸狐假虎威,伤害别的小动物。
5.你何必怕他?他只不过是在狐假虎威,虚张声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