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说不好怎么办?
内容如下:
首先是学习方法要正确,舌头在口腔中的位置决定你发音是否正确。开始会很慢很别扭。多练习,习惯了,就自然了。有的人是经常练习阅读,对照标准的录音跟读。或者是坚持看电视播音员的发音,跟读。慢慢也可以进步。有的人是交朋友,找一些北京话说得好的朋友,经常一起交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发音,逐渐和朋友们的发音相似。
其次要学以致用。就像英语一样,要学习之后经常使用才可以巩固学习成果。否则就是狗熊掰棒子,学一点丢一点,没有进步。最好创造一个语境,小范围之内也可以,大家都说标准普通话,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第三要有恒心和毅力。最好完全放弃地方语言。克服懒惰和别人的嘲笑。周围的人如果是方言,你也需要坚持普通话,有时候,这样做容易显得很另类,不被接受。但是进步很快。
“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后来瞿秋白等也曾提出“普通话”的说法,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一文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任务,决不止于创造出一些新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它应当替中国建立现代的普通话的文腔。”“现代普通话的新中国文,应当是习惯上中国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现代‘人话’的,多音节的,有结尾的……”并与茅盾就普通话的实际所指展开争论。经“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大众语运动和国语运动,北京语音的地位得到确立并巩固下来。1949年新成立的北京中央政府确定现代标准汉语由国语改称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