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在了,微信、QQ等社交遗产该如何继承?
首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网络遗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一方面,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规定,也即存在各种不同的看法。其中,不少学者认为,对于体现人身性质的“网络遗产”不可以继承,例如个人聊天工具QQ、微信、微博、网络ID等。但是,如果是没有人身性质的,比如支付宝、淘宝网店、自媒体版权和游戏道具等,则可以让家人等继承。
另一方面,在处理社交网络遗产上,国内和国际上的做法存在差异。对于QQ和微信的所属公司——腾讯集团来说,曾经拒绝用户继承腾讯的社交应用账号。早在2012,根据《华商晨报》的报道,在丈夫徐先生不幸去世后,他的妻子王女士非常悲痛,非常希望知道丈夫的QQ密码。因为在他丈夫的QQ空间,记录了他们珍贵的照片。
但是,王女士的要求没有获得腾讯的许可。彼时,对于为什么拒绝王女士,腾讯集团表示:按照QQ用户协议,QQ号码的所有权在腾讯集团,用户只存在使用权。对于长期不使用的账号,腾讯集团有权收回处理。而王女士丈夫的QQ,也在腾讯收回的范围内。当然,这样的事情不止一件,但是在结果上,大部分都没有成功继承死者的QQ等社交网络账号。
那么,国际上的互联网巨头是如何处理社交网络账号的继承呢?对此,就全球最大的社交公司——Facebook来说,对于已经确认逝世的用户,Facebook会将他们的社交网络账号冻结。不过在遭到抗议后,Facebook自去年年初开始推出了“数字遗产”功能。
在该功能下,Facebook用户能够设置自己的社交网络账号继承人。但是,这个继承人不能编辑去世者发布在互联网上的内容。换而言之,只能看,不能修改或者发布新的社交内容。除此之外,自2013年开始,谷歌支持Gmail电子邮件、云存储服务和其他服务账号的继承。
最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仅QQ、微信等社交账号的继承引起广泛的关注,针对支付宝、淘宝、京东等理财、电商账号来说,也需要一个继承上的通行规范。在笔者看来,对于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国内互联网巨头,可以就社交网络账号的继承达成一个相对一致的协议,在这些互联网巨头的示范下,国内其他中小互联网公司也能够早日跟进,从而防止日后纠纷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