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唐山大地震》中妈妈选儿子弃女儿的行为?
影片《唐山大地震》是根据张翎的小说《余震》改编而成,由导演冯小刚执导。徐帆、张静初、李晨、陈道明、陆毅和陈瑾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10年7月12日在中国河北省唐山市举行全球首映式[1]。
电影描述1976年发生在中国唐山的7.8级大地震中,一位母亲只能选择救姐弟之一。母亲最终选择救了弟弟,但姐姐却奇迹生还,后被解放军收养,32年后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们去修补的悲感情节,再一次勾起了当代人们对那一段惨痛灾难的回忆。
电影当中,爸爸妈妈发现地震了以后,在别人都拼命地往外跑的时候,他们却拼命地往楼里跑,因为他们的孩子还在里面!登(女儿)、达(儿子),在摇曳的楼中哭喊,爸爸往里冲,楼塌了,爸爸就往生了!当救援队来的时候,发现两个孩子被一块石板压着,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在妈妈经历了无数次的尝试后,最终选择救助儿子。这时候的女儿是清醒的,能听见妈妈的选择!心疼得都碎了,救了儿子,但是他失去了一只胳膊,万幸的是女儿也没死,但是她却不想去找妈妈,心里怨恨!
其实妈妈会选择儿子放弃女儿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千百年来的传统中,重男轻女已经是中国人骨血中的一部分,就算在日常生活提现不出来,又或者你自己也不着么觉得,但在生死攸关时刻,这一切都里了然于心了,其实电影里的妈妈并非不爱女儿,他在做选择时也是万般无奈,万般纠结,以至于整个后半辈子都在余恨中度过,但是他认为丈夫死了,儿子就是丈夫家唯一的血脉,也就是唯一的根,她必须要留住丈夫的唯一血脉,其实小编看到这里是有点愤慨的,因为作为一个新时期的女生,我不明白也不想明白这些所谓的血脉。所谓的儿子才是家的支撑,当然剧中的母亲受传统的影响有这种观念无可厚非,虽然他余生都在遗憾中度过,但他并不后悔,就算重来一千次,她还是会做当初的选择。这里面包含了一种血缘的归属感,一种家族的延续使命。
这个选择放在当下,可能所有的妈妈也还是会选择儿子吧!可能是小编不太理解这种思想,但这种思想真真的存在
当电影看到这里时,每个观众心里都是难受的,都是最爱的,放弃谁都是良心的煎熬与痛苦。剧中妈妈选了儿子舍了女儿,此后32年都是在对女儿的愧疚,思念,良心的煎熬中度过,而女儿在32年的时间里明明可以回去找亲人却一直不回去,因为她心里始终有个结,妈妈舍了她,救的是弟弟...她认为女儿方登很懂事,会理解她的选择。
剧中方登很乖巧懂事,很爱妈妈。电风扇打开时,方达只顾玩,方登却想着对着妈妈扇。方登的懂事,妈妈心里最明白。危急关头,妈妈姐姐把生的希望让给最小的弟弟,她认为方登会理解的。
方登太小,无法体会妈妈的心情,她还是只记着妈妈只救了弟弟,32年的时间都不肯原谅。懂事的孩子往往受委屈,被牺牲。我们的内心常常愧疚的恰是最爱的人。电影剧情需要这样设置,方登作为女儿的心灵成长历程,妈妈李元妮的内心煎熬,自我救赎,是电影要表现的关于人性,情感,心灵拷问的主题。
看完电影你无法说对错,其实不管选了哪一个,这份遗憾和愧疚都会延续,只是在面对这种选择时千百万家庭都会选择儿子,就算理解,也无法承受自己永远成为被遗弃的哪一个。如果是小编的话,小编可能无法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