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那是在很久以前,有一座风光秀丽、草木茂盛的无名山。不知在什么时候,有一只万年修炼的白虎悄悄地占据了这座山。
这只白虎一不伤人,二不欺兽,它每日仰卧山间闭目养神,只是在午时才径直到河边去饮水。看见白虎出没的人多了,就把这座无名山叫作白虎山。
一天夜里,电闪雷鸣,大雨倾盆,东海有一条青龙因触犯龙宫清规,驾着雷雨逃到白虎山对面的山冈上安了家。这条青龙日隐夜现,鳞光四射,青烟缭绕,惊动了四乡村民,后来人们便叫它青龙山。
青龙、白虎二山遥遥相望,互不服气,对峙不下。白虎山长高一寸,青龙山便长长一尺。天长日久,白虎山高青龙山长。眼看两座山下的人们就要被这两座山封住了,如果人们被隔绝了,那么山里人家就没了生路。
这天,土地神外出查看,发现龙虎相斗,危及百姓,便亲自到天庭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闻听后,立即唤来东岳泰山神黄飞虎,让他马上下凡去制止白虎与青龙。黄飞虎手持赶山鞭,来到汶水边上,一鞭打断了白虎腿,一鞭抽瞎了青龙眼,镇住了青龙白虎,并用鞭杆划地为界,留下了一条小溪。
泰山神爱民如子,救了四乡百姓。人们为了感谢泰山神,纷纷捐钱捐款,修盖庙宇,塑像立尊,并在每年的正月十五焚香烧纸,朝拜泰山神,称这座庙为泰山庙。后来这座山也被人们称作泰山了。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远古时始称火山、太山。“大”在甲骨文与金文中均见其形,读音为“太”。且“太山”意为“大山”,在先秦古文中,“大”与“太”通用。后来,明代文人朱谋编撰的解释双音词的训诂书《骈雅训篆•释名称》说:
古人太字多不加点,如大极、大初、大室、大庙、大学之类,后人加点以别大小之大,遂分为二矣。
按古文字的传统读法,“大”亦有“大”、“太”、“代”3音。在春秋战国时,由于同音字的引申和同义字的演变,“太”与“泰”、“代”与“岱”、“岱”与“岳”也互相变通了,这样相继出现了“泰山”、“岱山”、“岱宗”、“岱岳”等专用名称。
“泰山”名称最早见于《诗经》。“泰”意为极大、通畅、安宁。汉代经学家刘向编撰的《五经通义》指出:
宗,长也,言为群岳之长。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
从此,泰山名字传扬天下了。易经的《易•说卦》里有“履而泰,然后安”的说法。“泰”字就由原来的高大、通畅之意引申为了“大而稳,稳而安”。随即出现了“稳如泰山”、“国泰民安”、“泰山鸿毛”之说。
其实,泰山的形成历经了漫长的太古代至新生代各个地质时代的演变过程。地质断裂活动使它隆起,与广袤的华北大平原形成了强烈对比。
在久远的地质变迁中,泰山南部受断裂影响,上升幅度大,基层在上升风化过程中,异峰突起,陡峭峻拔,露出大片基底杂岩。北部上升幅度小,岭低坡缓,谷宽沟浅,保存有典型的古生代盖层。
泰山地貌分为冲洪积台地、剥蚀堆积丘陵、构造剥蚀低山和侵蚀构造中低山四大类型。在空间形象上,由低而高,造成层峦叠嶂、凌空高耸的巍峨之势,形成了由多种地形群体组合的地貌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