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大学生逃课的现象?

大学生逃课是非常常见的现象,甚至出现“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的规律,你觉得大学生普遍逃课是一件好事吗?你怎样看待这样的现象?... 大学生逃课是非常常见的现象,甚至出现“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的规律,你觉得大学生普遍逃课是一件好事吗?你怎样看待这样的现象? 展开
 我来答 举报
百度网友2e64e81
2019-04-09
知道答主
回答量:27
采纳率:33%
帮助的人:3.2万
展开全部
常逃课的大学生中,比较典型的有三种,一种是洞察力极强自控能力有很好的狂妄型学霸,全部课程内容早已掌握了或者上不了两节课就知道老师的路数和斤两,并确认此人讲个小时不如自己看十分钟书,剩下的时间可以安排给其他提升自我价值的活动。
要指出的稍微传统严谨一点的学霸都会极尊重老师,默认老师必有过人之处,认真听讲认真作业争取满分的。纵是顶尖名校,十几岁二十出头的年纪却已达到这种境界的学生都很罕见。我在北大四年,约见过三四人
另一种是压根不在乎专业,学分,文凭这些东西的潇洒哥,家人有权有钱或有大能,无需自己谋生,毕业后分分钟钟坐电梯回到自己原先的阶层。大学生活人家只是体验一下,在这个平台放开手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游戏也好泡妞也好,创业也好,都有底气。这种人每班至少有一两人。
不过多数逃课的只是又蠢又懒,跟着第一种人鄙视老师,学着第二种人从心所欲,并且自诩为他们的同类,过了四年变得更加蠢,更加懒,却多了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专业技能不熟悉,社会智慧全无,一上职场让人揍的满地找牙。
抢首赞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举报 收起
阿豪聊车
2019-04-09 · TA获得超过18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7
采纳率:54%
帮助的人:11.1万
展开全部
课堂乏味 难吸引学生

“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如今,这句话已经成为高校学子挂在嘴边的口头禅。逃课,似乎成了大学生活的一部分。

学生称“逃课正常”

“大一刚来时还算听话,不敢逃课。后来胆子大了,逃课越来越多。”中南民族大学大四的罗同学告诉记者。新闻专业大二学生小陈告诉记者,由于外出旅游,他已经有两个星期没去上课了。“你怎么看待逃课现象?”记者随机采访了该校十名大一至大四年级的学生,学生不约而同地惊讶道:“逃课很正常呀!”

高校流传一段经典对白:一天中午,宿舍里四名学生躺在床上讨论是否去上课。“你去上课吗?”“我不想去,你呢?”“我也是。”“那就不去了!”于是四个人继续睡觉。

久而久之,逃课成了集体行为,成为一种风气。

课堂乏味 难吸引学生

《近代史纲要》、《军事理论》……公共课的上座率比专业课低多了。“纯理论知识很枯燥无味,又不实用,我一上课就犯困。"一名学生小丁坦言,公共课大多是大班教学,老师极少点名,被抓现行的几率很小。

除了课程本身乏味,老师课堂魅力的缺乏也成了大学生们逃课的理由。大三学生小鲁说,自己逃过《近代史纲要》课,因为老师上课使用的方言,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相反,《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这门公共课极受学生欢迎,因为该老师善将理论和实际结合,且注重和学生互动。

逃课为社会实践

如今就业压力大,为积累实践经验,兼职、实习成为了许多大学生的“必修课”,如果与上课发生冲突,大多数学生会选择逃课,因为在他们看来,课本上的知识可以补回来,但实习机会不是经常有的。

“逃课热”引发教师反思

自己辛辛苦苦备课,学生却不买账,尴尬之余,高校教师对“逃课热”这一现象也进行了

为防止大学生逃课,高校常用的方法是点名,统计学生到课情况并与其综合测评、评优评先等奖惩挂钩。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甚至规定:一学期内无故缺课累计超过该门课程教学时数1/3者,不得参加该课程的考试,成绩以零分计。

一位在校大学生告诉记者,为了应付学校点名,有学生代为签到、很多同学第一节课上完就开溜。

从事学生工作多年的沈群香老师认为,学生逃课,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现行的教学管理模式与体制存在一定的不足、学分与学时制混乱的问题,也与老师的教学方式陈旧古板、教学内容枯燥有关系。另外,学生的厌学情绪、惰性和跟风心理也是重要原因
抢首赞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举报 收起
百度网友a41b4d2
2019-04-08 · TA获得超过12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25
采纳率:71%
帮助的人:68万
展开全部
大学生逃课,从外因上看有以下几种情况:1.学校强制要求学生所修课程安排不合理。2.老师教条式的上课缺乏趣味性。3.学校管理不严。大学生逃课从自身原因来看,可能出于以下几种情况:1对所有课程不感兴趣。2.认为做自己的事情比在教室里受束缚的盯着老师讲课强。3.自律能力很差,不能很好地支配自己的行为。如果说逃课仅仅是因为自己懒惰,自律能力差不能很好的规范自己的行为,比如,有的大学生上课玩游戏,这很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一个成年人的标准和准则要求自己,而不是一旦缺少了学校,家庭对我们的束缚,便松散地对待学习。同时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和老师也可采取相关措施,老师要多与学生沟通,学校要严格管理制度,增加激励制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等等。
抢首赞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举报 收起
百度网友78d498f
2019-04-08 · TA获得超过347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2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2.9万
展开全部
大学生逃课现象在高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学生逃课是由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1.从学校看,安排的必修课程不合理,不愿上课就逃课。
学校管理制度不严,逃课后惩罚轻,负责任轻。
2.从教师看,上课太教条,缺乏趣味性学生不愿听,就逃课。
3.从学生看,自制力不强,不能很好地支配自己的行为,对课程不感兴趣。
逃课问题要辩证地看,如果逃课是自己能在这段时间创造出更大的价值,符合自己的人生发展,这种行为是有目标性的,合理的,那就可以。
如果逃课是因为自己懒,不愿去上课,自律性差,出去玩,这就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我觉得无论何种原因,大学生还是尽量不要逃课的好。
抢首赞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举报 收起
儒雅的小花喵
2019-04-08
知道答主
回答量:4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2万
展开全部
逃课是一种选择,一个取舍的过程!当处身于你无兴趣甚至是抗拒的课堂中,你会如何听课?发呆,睡觉,或是听到老师的只言片语而无所收获?如果是这样的话,无疑是将自己的生命浪费在无效的课堂上。所以,在对自己负责的前提下,我赞同积极健康的逃课!    我将逃课分为两种,一种是行为逃课,一种是灵魂逃课!我都赞同!    行为逃课指的是直接逃离课堂。在对自己负责的前提下,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能够有效地利用时间,因为一个人只有在做自己喜欢的认同的事情时,才能够有足够的热情投入进去,只要你认真对待,无论什么平台都可以有所成长,不一定要禁锢在课堂中!对自己负责,进行自我提升,这样的逃课又何尝不可!    灵魂逃课指的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式的逃课,也就是说,你虽处身在你认为无营养的课堂中,但你可以在课堂上看自己的书,或做自己的事情,并不需要听老师讲课!因为,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下,逃课还是会有所影响,或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或对你的成绩、档案等造成影响!所以,当没有“需要”去逃课时,我更赞同灵魂逃课胜过行为逃课!选择留在课堂,也是一种平衡,这样在当你“需要”逃课时,也能够更容易逃跑!    总的来说,在对自己负责的前提下我赞同逃课!因为逃课不代表不学习,而是给自己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充足的时间进行有效的学习!
抢首赞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举报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