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字看多了我们会觉得是写错了?

 我来答
函浩波0H4
2018-01-02 · TA获得超过29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65
采纳率:96%
帮助的人:57.8万
展开全部
‍‍

看到一个字后,大脑的反应:这个字的意思get,赶紧看下一个字吧。过了几十秒后,你还在盯这个字看,大脑:喂我已经知道它的意思了赶紧换个字!再不换我就不提供这个字意思的解读了!这个字含义所在的神经元一直兴奋也很累的好吗。终于神经元兴奋过度,大脑认为一直提供含义解释没有意义,shut down了这条回路,你暂时丧失了对这个字含义的解读。所以再看这个字的时候你只是看的图像,线条组合,就会发现,这是什么鬼。为什么图像记忆法先进。图像和意思存储在一起,你看到这个字的图像,直接而且必定同时激活这个字的意思,很难产生越看越不像的适应,而且理解速度更快。有些人记忆还须通过读音来中介,必然更容易越看越不像,而且容易阅读的同时脑子里自动播放声音。

‍‍
清亮还舒服丶乖乖9863
2018-01-02 · TA获得超过40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99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69.4万
展开全部
‍‍

由于主观报告以“语义丧失”(即不知道一个字什么意思)占多数,所以早期的研究重点被放在语义饱和现象上面,甚至饱和现象被一度认为等同于语义饱和现象。早期使用的范式主要为共同关联范式(commonality of associates)。实验将参与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注视目标单词30s,对照组仅注视4s,然后呈现空屏。随后让两组参与者立即报告出最先想到的与目标单词有关联的单词,实验重复多次,并根据Kent-Rosanoff普通关联表(可理解为一种测量工具)来评判被试报告的单词是否为目标单词的关联单词(根据语义的关联程度)。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相比控制组而言,报告出更少的关联性单词,由此说明长时间注视会导致单词的语义消退,即产生语义饱和现象。但是,Titchener早在1919年就提出过另一种猜想,认为英文单词的饱和现象并不一定发生在语义加工阶段,而是因为连结丧失造成的。Titchener是通过听觉通道来呈现单词,所以他的“连结丧失”特指语音表征(听到这个词)到语义表征(知道这个词什么意思)之间的连结丧失。在这一观点的启发下,Tian和Huber(2010)以更为严谨地科学姿态提出:从完整的加工过程来看,英语语字饱和可能发生在字形加工、语义加工或者字形与语义的转换连结这三个阶段中的任意一个。字形饱和(orthographic satiation) 即连续注视某个语词一定时间,或长时间重复朗读某个汉字后会知觉到该汉字的分解或变形(deformation & distortion);语义饱和(semantic satiation)是指在一段时间内连续对某个语字的意义进行重复性的表征后,对于该语字的语义表征减弱或出现语义丧失(the decrement or loss of meaning)。最后,他们提出连结饱和(association satiation)的概念,指单词重复出现会使语字的从字形表征到语义表征的转换连结产生饱和,导致难以从重复字中提取字义。汉语中也存在饱和现象,其研究开始于Cheng 和 Wu(1994),他们发现参与者在长时间注视单个汉字后,主观报告出对该汉字的熟悉度下降,知觉到了结构的分解(decompose),但并未知觉到语义理解的丧失。

由此,Cheng确定了字形饱和在不同结构的汉字中都是稳定存在的(只是达到饱和的时间不一样,简单汉字如“日”的饱和时间为31.17s,左右型汉字如“的”的饱和时间为26.53s,而更复杂结构汉字在40s以内也能达到饱和),但实验未能证明语义饱和的存在。然而,主观报告法未能从实验上严格分离语义饱和与字形饱和,参与者也许经历了语义饱和但是未能报告出来,其效度无法保证。综上,无论是在汉语还是英语中,语字的饱和现象普遍且稳定存在,并且包括两方面相对独立的内容(字形和字义)。因此近年来的研究趋势是设计实验分离这两个饱和过程,以探索语字饱和究竟发生在哪个阶段(虽然转换模型预测了第三种饱和方式——连结的消失,但这种观点并未得到足够的证实)。相关范式有共同关联范式、郑昭明等人试图分离字形饱和的范式(是目前分离汉字字形的较成熟范式)和提出饱和三阶段模型的Tian 和Huber的研究等。

‍‍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回忆7291695
2018-01-02 · TA获得超过32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74
采纳率:96%
帮助的人:47.3万
展开全部
‍‍

关于为什么,其实是大脑工作模式切换受到了两个矛盾的指令相起的。首先,大脑工作是讲分工的。识字时眼睛负责看见图像,然后一路轮廓提取,特征识别,意义关联,是多个沟回区域临时串成一条流水线完成的。当你仔细盯着一个字形看时,大脑会增强看见、轮廓提取等部分的活动,这样就看得更清楚了。可是,平常您这么仔细看的时候,多半不是想要认出它来,而是准备记住或临摹了,大脑自然得把信号往相关的区域传递,同时可能抑制到识别和意义联系的关联。尽管你这时候意识到不对,想要大脑别这么干,不过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时候你就意识到越看越不是那个字了。

‍‍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