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分区
2020-01-16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根据重力异常形态并结合电法资料该剖面可细划分出以下二级构造区(图8-2):
当壁镇坳陷:位于F1断裂以南。地形平坦,海拔平均100m。重力异常表现出负值,最低可达-50×10-6m/s2。磁异常较低,正负值不超过±100nT。而电阻率表现平均几百欧姆米的中低阻层厚度不超过1km,但往南有加深的趋势。这一层的下部为上万欧姆米的高阻层。
大顶山隆起:位于F1与F2断裂之间。地形南北两面高(平均180m)、中间低(近120m)且较平。重力异常为正值,最大可达75×10-6m/s2。磁异常变化剧烈,正负相间跳跃,正值最大可达500nT,负值最低只有-300nT。电性资料5km以上分为两层,第一层为覆盖层,厚度约0.9km,电阻率平均上千欧姆米;0.9km以下均为几万欧姆米的高阻层,推测为高阻花岗岩。
敦密坳陷:位于F2与F5断裂之间。地形较平坦,平均海拔110m。磁异常形态下地形起伏相似,只是以负值为主,平均只有-100nT。重力异常接近零值上下变化。根据电阻率形态,该坳陷带可细分为敦密坳陷与敦密断裂两部分,中间以F4断裂为界。敦密坳陷以F3断裂为界。电阻率分三层,上部0.9km之内为几百欧姆米的低阻;中部为几千欧姆米的中阻层;面3km以下又有低阻存在,电阻率最低只有几欧姆米。敦密坳陷的北侧分两层:0.9km以上为几百欧姆米的中阻层;0.9km以下为上万欧姆米的高阻层。而敦密断陷虽然也有分层显示,但总体电阻率为中低阻。具体上层厚1km电阻率为几欧姆米;中层1~2.5km为中阻,电阻率约上千欧姆米;2.5km以下又为低阻,电阻率只有上百欧姆米。20km电法资料图上看,F4深度约10km,而F5深度可达20km以上。
密山隆起:位于F5与F6断裂之间。该隆起在地形上对应着两山夹一凹的形态;在重力异常上对应低的负异常值,可达75×10-6m/s2。磁异常在靠近F5断裂的南部,突然升高形成一个正异常高值区,数值最大可达600nT。由此向北,异常平缓,但仍以正值为主,数值较小,平均约200nT。从电阻率资料上看,除南部有一小部分覆盖层外,其余均为中高阻,电阻率在1000~3000Ω·m,为元古宇花岗岩。该花岗岩为低密度高阻,所以才能引起负重力异常。
勃利盆地:位于F6与F7断裂之间。由于该段在勃利盆地的东端,由此宽度只有10km左右属断陷盆地,地形上为山坳,重力异常约50×10-6m/s2正异常。磁异常显示在200nT正异常背景上的跳跃。靠近F7附近有升高的趋势。从电法资料上看,勃利盆地充满了低阻(电阻率约200Ω·m)物质,横向分层差,确有一定深度的延深,该盆地正重力异常只能解释为莫霍面的上隆,地壳减薄引起。
分水岗隆起:可又称为龙头镇隆起,位于F7与F8断裂之间。地形为海拔300m到100m的山地。重力异常为低值(70×10-6m/s2)负异常区。磁异常为两头高、中间低的剧烈跳跃区。在隆起南北两侧F7与F8断裂带上出现420nT左右的高值异常带,而中间部位则是以负异常为背景、量级平均在-200nT的低值异常区。电阻率除在两侧上部1km左右出现上百欧姆米的低阻区外,其中部以及该隆起的下部电阻率均为1000~3000Ω·m的中高阻区。分析可能为低密度元古宇花岗岩。该区负重力异常可能由莫霍面坳陷加上低密度花岗岩引起。
宝清坳陷:位于F8断裂的北侧,地形是由南向北逐渐降低,该段位于宝清坳陷的南侧。重力异常是随高程降低逐渐增大,到宝清县已升到75×10-6m/s2。磁异常从南向北为逐渐上升且略有起伏的正异常,最大值在宝清县达到600nT。从电性资料上看,电阻率较低,只有几十欧姆米。岩性可能为白垩系砂岩,值得注意的是该坳陷下部为巨厚的低阻,只有几个欧姆米,与上顶部的分界为一由南向北逐渐加深的倾斜界面。这一巨厚低阻带可能是寻找油气藏的有利地带。
2023-08-15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