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路线
2020-01-15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以层次分析思想为主线,将高分辨层序地层学原理、沉积相精细分析、储层非均质性分析及流动单元纳为一体,由大到小、由粗到细分层次解剖储层的非均质体系,最终建立储层流动单元模型(图1-13)。
图1-13 河流相储层流动单元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流程图
具体技术路线为:
1)高分辨率地震层序地层学研究:利用贯穿研究区的高分辨率的地震剖面及VSP资料在整套地层中进行构造层序解释,确定盆地三级层序地层界限,通过井-震对比,建立地震-地质模型及地震层序地层格架。
2)露头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在沉积露头区,以地层接触关系、岩性与颜色变化、古土壤、河流侵蚀作用、岩相的垂向变化以及堆砌样式等标志准确识别不同级次的基准面旋回界面与成因单元,并将露头层序分析成果应用到岩心层序界面和地震层序界面的识别。
3)岩心高分辨率地震层序地层学研究:通过对岩心反复系统的观察描述,全面收集各种沉积相标志,确定沉积间断、冲刷面、各种接触关系、沉积事件、沉积环境、水体深度、介质能量大小、沉积速率、相序类型及沉积旋回类型的转换面,结合样品室内鉴定测试资料,综合分析确定层序界面、划分不同级次的地层层序,并通过岩-电层序对比(在对关键取心井建立四性(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关系的前提下进行)建立取心段的不同类型的层序分界和相转换面及短期、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测井响应模型;同时,通过岩心层序剖面与VSP资料标定地震剖面,建立井-震对比模型。
4)测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通过岩-电层序模型的测井曲线特征,选择以自然伽马为主,电阻率、自然电位和时差为辅的测井系列,根据测井曲线与岩心关系建立模型,然后将此模型运用到非取心段测井曲线的层序界面识别(测井曲线的突变接触界面),在对各单井组合测井曲线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层序划分和岩相解释。
5)建立等时地层格架:以单井剖面上相序、相组合及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划分结果,建立不同级次高分辨率时间地层对比格架。
6)沉积相精细分析:以单井沉积微相分析为主要手段,利用高分辨率时间序列及相控等时原理,在等时地层格架内研究相对应的沉积相演化序列,结合井间沉积微相对比和地震特殊处理资料(物性与含气性的地震响应模型),确定储集层沉积相类型、叠置样式、规模及展布方向。
7)储层非均质性分析:通过中短期旋回内储层的宏观、中观和微观非均质性分析,从储层的岩性组成、垂向连通性与夹层分布、横向连续性、产能、裂缝发育程度、碎屑成分、孔隙类型、孔隙结构、成岩作用等方面全面深入地分析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征及其对储层的物性和产能的影响。
8)储层流动单元研究:从基准面旋回与流动单元的层次性分析入手,选取合理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单井成因砂体级的中小尺度流动单元的识别与评价,分析各短期旋回内流动单元的垂向叠置样式与侧向分割特征,探讨基准面旋回与流动单元的关系,并结合岩石物理相主要短期旋回流动单元的平面分布特征分析。
在技术路线的执行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点、线、面、体、时”的循序渐进和有机结合:①利用取心井岩心观察、岩相、室内实验分析、粒度、岩矿、古生物、测井和录井等资料,进行单井层序地层和沉积微相研究(“点”);②建立井-震剖面、钻井层序对比和沉积微相剖面及地震反演剖面(“线”);③结合砂泥百分比图、砂岩等厚图、砂岩粒度等值线图、重矿物分布图编制沉积相平面分布图(“面”);④建立三维沉积模式图(“体”);⑤在低级次高精度等时格架内,开展沉积体对比(“时”)。
2)模型对比:以取心井为基础建立的地质模型,是最为可靠的。根据测井曲线与岩心关系建立取心段不同类型的层序分界和相转换面及短期、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测井响应模型,为非取心段提供可供对比的层序地层与沉积相模型。
3)宏观与微观、常规化验与现代测试技术相结合:岩心可提供最直观、最可靠的层序地层与相标志,因此要对岩心进行仔细的观察、描述、取样、照相、录像;同时在室内利用多功能显微镜,研究其微观标志,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得出合乎客观实际的结论。
4)地质与地球物理相结合:以钻井和测井资料为基础,开展地震反演,是井间储层和含气性预测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