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代构造演化与成矿系统
2020-01-18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新元古代末期到加里东运动早中期,华北克拉通分别受到来自南北两侧的大洋板块的汇聚运动,逐步发展为主动大陆边缘,在陆缘岛弧带等构造环境中,火山-次火山活动明显,生成了VMS型铜-钼矿和铜-铅-锌-金-银等成矿系统,在西南缘以著名的白银厂多金属矿田为代表;在陆块东南侧桐柏区以火山热液沉积型金、银、铜、锌矿床(刘山岩等)为代表。在陆块北缘则产生了VMS-斑岩复合型的白乃庙铜矿床。
加里东期,在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汇聚过程中,原白云鄂博裂谷盆地发育为洋陆过渡带,洋壳向华北板块下部俯冲,形成板块俯冲边界,白云矿区北的宽沟断裂可能为折断带(周建波等,2002),俯冲带下盘物质被带入下地壳甚至上地幔,在高的温压条件下部分熔融,从而与地幔岩浆混合成碳酸岩浆,再上侵充填交代俯冲带上盘的白云鄂博群碳酸盐岩,形成稀土矿床的主体部分。其时间相当于奥陶纪。
在温都尔庙、林西一带,早古生代蛇绿岩套的发现(彭立红等,1985)说明华北陆块北缘加里东洋盆和加里东期板块聚敛带的存在。
华北陆块进入显生宙以来,除加里东期发育活动陆缘建造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表现为稳定地台性质,沉积了巨厚的盖层,以寒武纪及早-中奥陶纪地层最发育。以后全区隆升,广大区域为古大陆剥蚀区,缺少晚奥陶世、志留纪、泥盆纪及早石炭世的沉积物,直到中石炭世,遭受海侵,重新沉降并普遍发育平行不整合。石炭纪和二叠纪地层部分为海相,部分为陆相。从二叠纪开始整体上升转为陆相沉积,早二叠世为本区重要成煤期。到二叠纪中-晚期时,由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的汇聚碰撞造山,华北板块北缘至两淮地区含煤盆地的性质已转变为前陆盆地(孟祥化等,2001)。同时,由于华力西造山运动,大量花岗岩类岩浆侵位,在北缘形成白乃庙金矿床,在南缘形成伟晶岩型锂、铍、铌矿床(化),在吉林红旗岭一带则产生了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有关的岩浆型铜-镍矿床。
图8-5 华北陆块边缘构造背景及主要矿床
1—Ar3—Pt1;2—Pt2—Pt3;3—加里东缝合带;4—华力西缝合带;5—印支缝合带;6—区域性断裂;7—前寒武纪矿床(矿集区);8—古生代矿床(矿集区);9—中生代矿床(矿集区);10—毗邻板块作用
在华北陆块内部,相应地形成了一套沉积矿产组合,煤、铁、粘土矿、铝土矿、石油、盐类矿床及石灰岩矿床等占有重要地位。还有与金伯利岩有关的金刚石矿,产于山东、辽东两区,分布在郯庐断裂带旁侧。
表8-3 华北古陆边缘成矿谱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