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凭什么打赢洪秀全,一成一败说明了什么,谁更先进?
曾国藩打败洪秀全除了历史的一种大势所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有以下几个:
1、太平天国的内讧
洪秀全从金田出发,经永安定制后,全军在东王杨秀清英明指挥下,一路狂飙突进,横扫清军如卷席,定都南京,革命形势一片大好。
天国诸王由开始时的同舟共济到同床异梦,东王利用替天父代言的权利,替天父之口替自己谋私利,逼封万岁。洪秀全除了夜夜新郎,还开始收拾杨秀清,老洪外战外行,内战内行,韦昌辉抓住机遇报复杨秀清,并想取而代之。
2、太平天国的政策未能有效地调动百姓参加反清运动的热情
老百姓没有享受到太平天国的太多红利,天王夜夜新郎,百姓夫妻不能同房;圣库各大王可任意挥霍,洪仁轩的巜资政新编》,乌托邦式的土地政策,如镜中花,水中月,令人神往却难以成为现实,相当于画只烧饼给百姓吃吃!百姓不感冒啊!
3、洪秀全后期滥封二千多王,使天国纪律涣散,战斗力急剧下降
洪秀全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韦杨之乱,达开出走,使天王对部下不再信任,为防止陈玉成、李秀成坐大,陆续封了二千余王,几乎各不统属,还为私利互相掣肘,极大地影响了军令、政令的统一。甚至在后期引发内斗,叛乱。
4、洪秀全的教义是要消灭儒家文化,曾国藩扛起恢复儒家文化的大旗,吸引了大批汉族知识分子入伍。曾国藩大旗一扛,就站在政治制高点上,知识分子云集在他周围。因为一旦孔家老店被打倒,就绝了天下读书人的望。
5、曾国藩统三军如一人,湘军、淮军均是乡党,整体较为团结。
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湘军、淮军均是团练起家,上下级均有乡土观念,或为邻里,或为师徒,或为主仆,容易抱团取暖,淮军领袖李鸿章原是曾国藩幕僚,他的淮军也是曾国藩派几千湘军铺底,围攻并攻陷的天京湘军前线主帅曾国荃是国藩九弟,湘军淅江前线总指挥左宗棠是国藩的宾客幕僚。
6、左宗棠、曾国荃、李鸿章等部下风格迥异,尽显名将风采。
左宗棠举人出身,后被慈禧赐同进士出身,曾国藩还赠对联打趣他赐同进士出身 给如夫人洗脚。但左宗棠不是智商有问题,而是酷爱军事,堪称活地图,从出道以来无往而不胜,几乎扫平了浙江全境。
曾国荃骠悍凌厉,在长期战争中形成了挖堑壕围堵太平军,重磅炸弹敲开城门的战术,率吉字营区区两三万人破安庆,陷天京,屡建奇功……
扩展资料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晚清时期最为激烈的社会矛盾,命运让洪秀全和曾国藩两人站着矛盾的对立面。十几年的激烈对抗,最终是曾国藩领导湘军取得了胜利。可以说,产生这种结果最为关键的地方,就在于双方领导者的认知存在巨大的差异。
管理有方,奖罚分明
曾国藩是在1853年1月太平军北上出广西、入两湖时,得到皇帝诏书,要他在湖南办团练的。湘军士兵山统兵官在家乡亲自招募,私人关系极强,一个营的士兵都是同乡、朋友甚至亲戚,入伍前要登记亲属,违反军规一律连坐。
考虑到大部分士兵都是贫苦农民,曾国藩把薪铜提高到绿营兵的近3倍,俘杀敌军、缴获物资还有额外奖励。曾国藩始终认为自己是文人,而不是军人,所以在他看来,“剿匪”除了需要铁军外,更重要的是打赢“道德价值之争”,不战而屈人之兵。
洪秀全的猜忌心重,这使得他更加用人唯亲。
翼王出走之后,太平天国的权位排名是这样的,天王洪秀全之下:第一是幼西王萧友和(西王萧朝贵之子,洪秀全外甥),第二是洪秀全长兄洪仁发、次兄洪仁达,
第三是族弟洪仁玕,第四是驸马钟万信、黄栋梁、黄文胜,第五是陈玉成,第六是李秀成。陈玉成牺牲后,在天朝领导核心中只有李秀成一人是非亲之人。
洪秀全“未肯信外臣,专信同姓之王”,逼走石达开,打压李秀成,这种自毁长城的做法使得太平军人心涣散,加速了太平天国的灭亡。太平天国最后几年,屡有太平军将领叛变的现象出现。个中原因,除了叛变者的主观因素外,洪秀全“信人不实”也是使得将士离心的重要因素。
曾国藩治军严格
曾国藩的军队管理方式比较全面,引用儒家文化治军,努力提倡忠君卫道等理论,其认为兵在于精而不在多,提出:“兵少而国强”,“兵愈多,则力愈弱;饷愈多,则国愈贫”在他的观念理论之下,清朝军队一直深受熏陶。
另外曾国藩还是一个非常注重理学的大臣,他的理学知识造诣很高,深受仕林文人的尊重。曾国藩曾告诫学子,称应以义理之学为先,以立志为本。
湘军最终能战胜太平军绝非偶然:它的将领更自律、组织更严密、意识形态色彩更强,还顺便把边缘知识分子纳入体制内,给了他们通过暴力机器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而一手哲学一手军队,兼圣贤与将领于一身的曾国藩,则开启了近代中国一种全新的领导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