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当时还是有不少部队的,刘禅为什么要投降呢?
魏灭蜀国的关键点在于桥头、阳安关,这两个重镇的归属决定了整个战争的走向,不得不说姜维是有机会力缆狂澜的,钟会在剑阁都已有退兵之意,怎奈诸葛瞻草包一个,痛失成都屏障,成就了邓艾。蜀后主出降时,蜀国“带甲将士十万二千”,成都城高粮足,姜维也弃守剑阁奔成都东南方向驰援,这种情况下,刘禅是有机会往南中撤退的,可他偏偏急于投降,这究竟是为何呢?
客观形势是决定因素
公元262年,司马昭下令大肆造船,做出举兵伐吴之势,与此同时,任命钟会为镇西将军督关中,征西将军邓艾督陇右,做伐蜀筹划。这个决策标志着魏国战略重点的转移,他们不再将吴国作为第一征伐对象,而是将统一战争的第一目标转向蜀汉。所以从大形势上,刘禅根本不会预料到这次战争是要灭蜀的。
次年,司马昭以邓艾、诸葛绪各领三万人马、钟会领十万人马,分三路大举伐蜀。邓艾这一路立即占领甘松,然后令杨欣出金城,牵弘出陇西、王颀出天水合击姜维于沓中;诸葛绪一路出祁山后,兵过武街直向桥头重镇压进,力图于桥头断姜维退路,与邓艾形成南北夹击之势;钟会则由关中出兵,分两路由斜谷、骆谷南下,直奔汉中而来。这就是魏国在战争初期的整体部署,目标很明确,姜维在沓中拥有三万主力军,汉中蜀军约有两万,魏国是想将这两处蜀军主力全部歼灭。
“彼若婴城守险,兵势必散,首尾离绝。举大众以屠城,散锐卒以略野,剑阁不暇守险,关头不能自存。”——《晋书.文帝纪》
我们都知道汉中乃蜀汉重镇,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就在汉中地区修建了汉、乐二城,城池固若金汤,算作汉中两大坚固据点。司马昭的战略思想在《晋书》中记载的很详细,把姜维的主力牵制在沓中,切断其回援汉中去路,然后以钟会的主力围困汉、乐二城,将汉中的主力军困死在这两座城中,然后出一偏师横扫关中平原的南郑等地,这样一来蜀军就来不及在剑阁布防,而且关头(阳安关)也无法防御。
蜀汉当时还是有不少部队的,刘禅为什么要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