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统一西域后是如何开发新疆的?

 我来答
折温PP
2020-11-27 · TA获得超过9845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6万
采纳率:72%
帮助的人:794万
展开全部
汉朝统一西域后是如何开发新疆的?屯田,是汉朝政府加强和现固它在边疆地区统治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不但为军队提供了粮草,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而且发展了生产,繁荣了经济,加快了边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汉朝在西域的电田始于公元前101年。李广利伐大宛后,西汉政府便在西域设立使者校尉率领士卒在轮台、渠犁一带屯田。细君公主出嫁鸟孙后不久,西汉政府还在乌孙北部的眩一带屯过田。不过,上述两处屯田的规模和范围都不大。公元前89年,桑弘羊提出在轮台、渠犁等地大规模屯田的建议,但未被汉武帝采纳。


所以在汉武帝时期,西域电田事业的发展是十分有限的。汉武帝虽然没有采纳桑弘羊的建议,但汉朝统一西域的基本方针并没有改变。要实现统一西域的大业,就必须建立军事和生产基地,只有这样才能对付灵活机动的匈奴军队。所以,汉昭帝即位后,除了恢复在轮台、渠犁的电田以外,还参照桑弘羊的建议,派打弥太子赖丹为校尉将军,驻轮台专管屯田事务。同年,新立部善王尉屠耆请求汉朝在伊循划区屯田,借以改变“寄田仰谷旁国”的局面。汉昭帝遂“遣司马一人,吏士四十人,田伊循以镇抚之”。


可是不久,龟兹贵族因私怨杀死了赖丹(他曾为质于龟兹),使汉朝在轮台、渠犁的电田一度受挫。公元前68年,随着汉朝与匈奴争夺车师(今吐鲁番)斗争的深入,汉宣帝遣侍郎郑吉、校尉司马熹率免刑罪人再次出电渠犁,垦田积谷。秋收以后,郑吉发西域诸国兵3万余人和电田士卒一起一举攻占车师,又调士卒300名“别田车师”。但由于经常受到匈奴的袭扰,所以不久郑吉按照汉宣帝的命令,又暂时停止了在车师的屯田。公元前60年,匈奴日逐王降汉,汉朝统一西域,并设置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从此,汉朝在西域的屯田便在西域都护的领导下进行了。


电田的目的也有了改变,过去电田主要是为了对付匈奴,这时的屯田主要解决汉朝军队及官吏的生活需要。史籍记载说,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府以后,每年支出达数百万之多,在当时生产力还不发达的情况下,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要想减轻汉朝中央政府的负担,解决西域都护府各级官吏、驻军及来往使者的吃、穿、住问题,屯田仍然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所以,汉朝统一西域以后,在新疆的屯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进一步扩大和发展了。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刚刚设置,便“徙电田,田于北胥鞬,披莎车之地”,并设置屯田校尉进行管理。昭帝时,在伊循电田的人数并不多,仅有士卒40人,但它给以后扩大电田规模莫定了基础。


据《水经注》记载,原驻敦煌的索励就率千余名士卒在这里电田。为扩大屯田面积,增加产量,他还征调鄯善、焉耆、龟兹等地的三四千名士兵,挖沟通渠,引注宾河水灌田,仅用3年时间,就积粟百万石。车师是战略要地,也是进行屯田的好地方。公元前48年,汉朝政府便将屯田中心从渠犁移至该地,并在此设立成己校尉,统领屯田事务。为了巩固统一和防止乌孙内部的分裂,公元前53年汉宣帝还令常惠“将三校屯赤谷”。随常惠在赤谷城电田的辛庆忌,后来升为校尉,又率士卒在焉耆屯田,成为专管焉耆电田的官吏。


汉朝屯田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西域地区的政治、经济及交通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电田事业的发展,在物质上保证了国家的统一,改变了过去士兵出征时,因得不到足够的粮食,“强者食畜产,赢者道死数千人”的情形。同时,又没有加重当地人民的负担,从而赢得民心,成为西汉政府能够不断加强和巩固在西域统治的根本因素。其次,随着电田事业的发展,士卒们把内地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带到西域来了,从而推动当地生产的发展。考古工作者在今民丰精绝故址中,发现了汉代治铁遗址,并发现铁锛、铁镰等工具。
南乔梦未醒

2020-11-27 · 加油不要睡,每天睡觉时间不要超过20h
南乔梦未醒
采纳数:421 获赞数:787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公元前138年,张骞通使西域,正式开辟了丝绸之路,打通了东西方文化交流通道。丝绸之路的开辟是由中国汉王朝中央政府主导的官方行为,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中央政府任命骑都尉郑吉为西域都护,在“护鄯善以西南道”之外,“并护车师以西北道”,也就是总护西域三十六国,其级别相当于郡太守,每年的俸禄是二千石粮食,成为中央任命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其属官有副校尉、丞各一人;司马、侯、千人各二人。都护的职责是统辖西域诸国,管理屯田,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

自郑吉为西域都护至西汉末,前后任西域都护者18人,姓名见于史册的有10人,除郑吉外,还有韩宣、甘延寿、段会宗、廉褒、韩立、郭舜、孙建、但钦、李崇等。设置在乌垒城的西域都护府成为中央政府在西域的第一个最高军、政中心,代表着中央政权实施了对西域的有效管辖和社会治理。

▲首任西域都护——郑吉

2

经济文化
从此之后,西域的胡麻(芝麻)、胡豆(蚕豆、豌豆等)、胡瓜(黄瓜)、胡葱(大葱)、胡萝卜等植物和骆驼、驴、马的优良品种传入中原,内地的丝绸织品和铁器等工艺品、生产品输往西域。西域与帝国经济的互补与交流,让马背上的匈奴无法攀比。西域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增多,中原地区的文化制度对西域产生了很大影响,如龟兹王绛宾从中原返回龟兹后,将中原的礼仪制度带回龟兹并加以实施。而西域地区的音乐、舞蹈也传入内地,从而丰富了中原文化的内涵。从此,西域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里对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有着深远的影响。

▲龟兹壁画艺术

由于历史久远,西域都护府的地理位置长期以来难以确定。寻找西域都护府遗址是百余年来萦绕在考古学者、历史学者心中的梦想。1928年北京大学的黄文弼首次来丝绸之路进行考古,深入考察了包括今天轮台县在内的众多历史遗迹,开始寻找西域都护府乌垒城的所在位置,他在遗址上发掘出一些存贮粮食的陶罐,认为是西域都护府设立时期士卒在这里屯守的用物。

黄文弼在《塔里木盆地考古记》中写道:“野云沟村南约半里,有一高阜,面为深沙堆集,上生芦苇,间有红陶片。”1998年到2010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深入该区域寻找西域都护府,十余年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做了大量调查工作。几代新中国考古工作者都参与到寻找西域都护府的工作中,但一直没有找到西域都护府的确切位置。

▲黄文弼著《新疆考古发掘报告》

从2015年开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新疆考古所等机构的专家深入新疆西域都护府可能设置的区域再次进行找寻工作。他们采用各学科共同推进的方式,传统考古手法与现代新技术共同应用,在茫茫戈壁滩上对众多古城遗址进行田野考察。同时,加紧对历史文献的研究与深读,探寻西域都护府城址遗迹。考古工作者通过实地钻探的方式,先后在轮台县境内初步调查、试掘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古城遗址十余处。但约两千年的岁月刻蚀、风沙掩埋,这些古城大多仅有少量残迹依稀可见,学界一直没有找到确定西域都护府城址遗迹的力证。

▲龟兹古国

西域都护府是西汉中央政权在新疆设置的管理机构,开展对西域都护府的考古研究,是用雄辩的历史事实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为了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从黄文弼先生到今天的考古工作者,时间过去快90年了,他们一直秉承着一个信念,就是一定要找到西域都护府遗址。它是中央政权对西域有效管控的有力证明,也是当今社会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抓手。确认西域都护府遗址的地理位置,是加强新疆重大问题、新疆历史研究的具体行动。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正是西域人民情系祖国的历史见证,是世界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据悉,随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新疆考古所等机构将加大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奔腾的塔里木河水见证了千年历史沧桑,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矗立在塔里木河畔的西域都护府将等来揭开神秘面纱的那一天。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四面通老师

2020-11-27 · TA获得超过8079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3万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593万
展开全部
  摘要 本文认为自西汉始至清朝对新疆的开发二千多年,形成了西汉、唐朝和清朝三次大的开发高潮,并且一次比一次深入发展。总结历史经验,探索规律,无疑对今天边疆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新疆史称西域,早在汉代之前,西域与内地的关系就十分密切。在政治方面,西域各部以“诸侯”自称,要求与中原王朝建立关系;中原王朝也以宗主身份要求各部进行朝贡,其政治中心的地位已经确立。在经济方面,除了朝贡和赠予外,相当发达的民间贸易,促进了汉以后“丝绸之路”的诞生。这些活动为西汉对西域的开发,奠定了一个初步的基础。
  西汉统一西域,吹响了开发新疆的号角
  西汉初期,匈奴不断南下,攻扰汉朝北部边境地区,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汉高祖、惠帝、文帝、景帝为了解决北方之患,实行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经过60多年的努力,到汉武帝统治时期社会经济日益繁荣,为开发新疆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从公元前127年至前119年,汉武帝先后组织了河南、河西和漠北等战役,匈奴被迫向西北远徒。这就为西汉统一新疆,开发新疆扫清了前进的道路。
  漠北战役后,汉朝经过48年的艰苦奋斗,终于使西域各部摆脱了匈奴奴隶主的奴役和掠夺,归入当时政治先进、经济繁荣和文化发达的中原王朝的管辖范围。
  汉武帝统一西域,揭开了新疆开发史的第一页。从公元前105年的胘雷屯田开始至西汉灭亡为止的113年间, 西汉中央政府曾组织成千上万的汉族军民在天山南北的西域都护府附近地区、鄯善地区、车师前国地区、乌孙地区和南疆西部地区,总共开荒50万亩左右,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使新疆的开发进入了第一个繁荣时期。这种农业耕作的现实示范,使西域各族人民亲身感受到汉朝先进的生产方式,促使部分游牧民族转入农业区域定居生活。毫无疑问,西汉在新疆的开发是有效的,其主张开发新疆的思想中,有不少至今依然有借鉴作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烦花Aw

2020-11-27 · TA获得超过3122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3万
采纳率:20%
帮助的人:894万
展开全部
汉朝对西域各地政治上的统一是与其抗击匈奴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汉朝统一西域之前,天山南北各地处在匈奴统治之下。匈奴是秦汉之际活动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一个强盛的游牧民族,曾创建了威震欧亚大陆的奴隶主政权。公元前176年,匈奴右贤王统兵西征,打败了当时占据河西走廊的大月氏人,将西域“三十六国”尽收其治下,并在焉耆、尉犁之间设置了“僮仆(奴隶)都尉”负责收取赋税,管理当地事务。夺取西域使匈奴获得后勤粮饷保障,于是经常发兵劫掠汉朝边境地区,对西汉王朝政治统治构成威胁。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刘彻为了能够打败匈奴,派遣汉中人张骞出使西域,计划联络大月氏人共同对付匈奴。张骞是汉朝派遣到西域执行公务活动的第一位政府官员。张骞的西使客观上加深了两地彼此间政治、经济的了解和联系,扩大了汉朝在西域诸地的政治影响,为汉朝统一西域创造了条件。为此,司马迁称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
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后,亦即公元前121年,汉朝大将军霍去病受命率军西征,打败了活动驻牧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汉朝政府随之在此设置了武威、酒泉两郡(后扩展为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汉朝这一军事行动切断了匈奴同西北强族氐、羌诸部之间的联系,扩大了汉朝与西域各族间的往来联系。公元前119年,张骞再度西使,前往伊犁河流域商议与乌孙结盟事宜。经过张骞的多方努力,致使双方建立了密切关系,为此,汉朝先后将解忧、细君等公主远嫁乌孙昆莫(王),以增强双方之间的关系。汉朝与乌孙间的联盟有力地遏制了匈奴对汉朝的侵扰,使匈奴在西域的处境更显孤立。公元前109年,汉军将领赵破奴等率部西征攻占楼兰、姑师等西域重镇。公元前102年,汉军西行,又攻克时常与汉朝作对的位居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的大宛国,显示了汉朝国力的强盛,将汉朝的政治影响向西扩散延伸到中亚广大地区。汉朝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活动极大提高了其在西域各族中的威望。翌年,为解决驻扎西域的汉军和往来使者的粮食供应,西汉王朝开始在天山南部的轮台、渠犁等地驻兵屯田,并置设“使者校尉”统领之,“使者校尉”应是西汉政府设在西域地区最早的地方官员。
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漠北草原的匈奴政权发生内讧,复遭自然灾害,局势动荡不定,驻守西域的匈奴日逐王先贤掸在争斗中恐遭不幸,遂率部众自愿归服汉朝,汉朝闻讯,派出在西域执行公务活动的郑吉前往迎接,至此匈奴设立的“僮仆都尉”随之撤消,天山南北诸地均归汉朝统属。西汉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西域各地的军政管理,设“西域都护”管理军政事务,府治立在乌垒城(今轮台县策大雅南),郑吉被任命为首位都护。在此之前,郑吉曾就任“护鄯善以西使者”,专事保护西域南麓通道诸地,现在就不同了,“西域都护”承担着管理保护整个天山南北各地重任,这一名称无论从字面上,还是内涵上都同匈奴人设立的“僮仆都尉”有很大区别。郑吉之后,已知西汉时期担任西域都护职位姓名的的共有18位,20世纪30年代,人们曾在裕勒都斯地方发现了西汉王朝最后一任西域都护李崇的印章。
“西域都护”的建立,使“汉之号令班西域矣”,标志着天山南北诸地自此成为我们统一多民族伟大国家的一部分。自此,西域各地进入中央政府有序的军政管理之下。汉朝政府直接任免西域都护、以及专理屯田事务的“戊己校尉”等统领西域各地军政事务的高级官吏;又委任册封当地各族首领,颁发汉朝印绶,允准其按照本地习俗管理地方行政事务,1953年,新和县一处古城遗址出土的一枚“汉归义羌长”的铜印就是当时汉朝授给羌人首领的官印;为避免西域各地遭受匈奴的侵袭,汉朝还在天山南北驻兵设防,为减轻各族民众负担,同时实行屯田以解决驻军官吏和来往使者商旅的食宿问题,莎车、车师和焉耆等地都是当时汉朝在西域的屯田中心;又修筑城堡,建立烽燧,使“丝绸之路”更加畅达。西汉中央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措施促进了西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密切了西域各地同中原地区之间的联系,增强了边疆各族人民对中央政府的向心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荷塘月色宇
2020-11-27 · TA获得超过3530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656
采纳率:93%
帮助的人:86.5万
展开全部
2020-11-24 爱答题,多聊点生活
关注
汉朝对西域各地政治上的统一是与其抗击匈奴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汉朝统一西域之前,天山南北各地处在匈奴统治之下。匈奴是秦汉之际活动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一个强盛的游牧民族,曾创建了威震欧亚大陆的奴隶主政权。公元前176年,匈奴右贤王统兵西征,打败了当时占据河西走廊的大月氏人,将西域“三十六国”尽收其治下,并在焉耆、尉犁之间设置了“僮仆(奴隶)都尉”负责收取赋税,管理当地事务。夺取西域使匈奴获得后勤粮饷保障,于是经常发兵劫掠汉朝边境地区,对西汉王朝政治统治构成威胁。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刘彻为了能够打败匈奴,派遣汉中人张骞出使西域,计划联络大月氏人共同对付匈奴。张骞是汉朝派遣到西域执行公务活动的第一位政府官员。张骞的西使客观上加深了两地彼此间政治、经济的了解和联系,扩大了汉朝在西域诸地的政治影响,为汉朝统一西域创造了条件。为此,司马迁称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
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后,亦即公元前121年,汉朝大将军霍去病受命率军西征,打败了活动驻牧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汉朝政府随之在此设置了武威、酒泉两郡(后扩展为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汉朝这一军事行动切断了匈奴同西北强族氐、羌诸部之间的联系,扩大了汉朝与西域各族间的往来联系。公元前119年,张骞再度西使,前往伊犁河流域商议与乌孙结盟事宜。经过张骞的多方努力,致使双方建立了密切关系,为此,汉朝先后将解忧、细君等公主远嫁乌孙昆莫(王),以增强双方之间的关系。汉朝与乌孙间的联盟有力地遏制了匈奴对汉朝的侵扰,使匈奴在西域的处境更显孤立。公元前109年,汉军将领赵破奴等率部西征攻占楼兰、姑师等西域重镇。公元前102年,汉军西行,又攻克时常与汉朝作对的位居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的大宛国,显示了汉朝国力的强盛,将汉朝的政治影响向西扩散延伸到中亚广大地区。汉朝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活动极大提高了其在西域各族中的威望。翌年,为解决驻扎西域的汉军和往来使者的粮食供应,西汉王朝开始在天山南部的轮台、渠犁等地驻兵屯田,并置设“使者校尉”统领之,“使者校尉”应是西汉政府设在西域地区最早的地方官员。
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漠北草原的匈奴政权发生内讧,复遭自然灾害,局势动荡不定,驻守西域的匈奴日逐王先贤掸在争斗中恐遭不幸,遂率部众自愿归服汉朝,汉朝闻讯,派出在西域执行公务活动的郑吉前往迎接,至此匈奴设立的“僮仆都尉”随之撤消,天山南北诸地均归汉朝统属。西汉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西域各地的军政管理,设“西域都护”管理军政事务,府治立在乌垒城(今轮台县策大雅南),郑吉被任命为首位都护。在此之前,郑吉曾就任“护鄯善以西使者”,专事保护西域南麓通道诸地,现在就不同了,“西域都护”承担着管理保护整个天山南北各地重任,这一名称无论从字面上,还是内涵上都同匈奴人设立的“僮仆都尉”有很大区别。郑吉之后,已知西汉时期担任西域都护职位姓名的的共有18位,20世纪30年代,人们曾在裕勒都斯地方发现了西汉王朝最后一任西域都护李崇的印章。
“西域都护”的建立,使“汉之号令班西域矣”,标志着天山南北诸地自此成为我们统一多民族伟大国家的一部分。自此,西域各地进入中央政府有序的军政管理之下。汉朝政府直接任免西域都护、以及专理屯田事务的“戊己校尉”等统领西域各地军政事务的高级官吏;又委任册封当地各族首领,颁发汉朝印绶,允准其按照本地习俗管理地方行政事务,1953年,新和县一处古城遗址出土的一枚“汉归义羌长”的铜印就是当时汉朝授给羌人首领的官印;为避免西域各地遭受匈奴的侵袭,汉朝还在天山南北驻兵设防,为减轻各族民众负担,同时实行屯田以解决驻军官吏和来往使者商旅的食宿问题,莎车、车师和焉耆等地都是当时汉朝在西域的屯田中心;又修筑城堡,建立烽燧,使“丝绸之路”更加畅达。西汉中央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措施促进了西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密切了西域各地同中原地区之间的联系,增强了边疆各族人民对中央政府的向心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