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痛风疾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痛风疾病引起原因众说纷纭,目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
痛风疾病的原因正常情况下,人体组织中含有嘌呤物质,此外,许多食物中也含有嘌呤,体内与所吃食物中的嘌呤被分解后会产生尿酸,当体内尿酸过多时,尿酸结晶会在体内的关节、体液和组织中积聚,从而引起痛风。
痛风疾病引起的病因和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比较肯定的是痛风与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同时,还需要纠正一个误区:高尿酸血症并不一定会引起痛风,临床上仅5%~15%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展为痛风。
大部分患者是由于尿酸排泄障碍,约10%患者因尿酸生成过多导致,还有因嘌呤代谢相关酶缺陷而导致代谢障碍,这些病因导致的称为原发性痛风。
患有痛风的因素,除了家族史遗传因素、患有肿瘤进行化疗或者长期服用利尿剂,以及肾功能不全等因素外,与生活习惯也分不开,其中一半都与吃有关系。
1、肉类食用太多
肉类食物中的嘌呤会转化为尿酸,食用过多的肉类食物导致体内尿酸过高,大大超出了生理代谢和排泄能力,导致高尿酸血症,所以痛风的发病率迅速升高。
2、甜饮料喝太多
大部分甜饮料中都含有“果葡糖浆”,而痛风发作和果葡糖浆的摄入量存正比关系。数据显示,每周喝5~6次含有果葡糖浆饮料的人,患痛风几率比正常人高出29%。每天喝2次以上含有果葡糖浆饮料的人,痛风几率竟高达85%!
3、喜欢喝酒
喜欢喝酒会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喝酒之后人体代谢产物是乳酸,乳酸会和尿酸在肾脏竞争,并抑制其排出。所有的酒类都会诱发痛风,尤其是啤酒。
4、运动太少
适量的运动可以加速新陈代谢,有利于身体废物的排泄,其中就包括尿酸。
5、经常熬夜,压力太大
近年来的分析发现,压力过大成为诱发年轻人痛风的主要因素之一。过度劳累可使人体自主神经调节紊乱,易致体表及内脏血管收缩,包括肾血管的收缩,从而引起尿酸排泄减少。如果长时间紧张工作,过度疲劳,就有可能诱发痛风。
调整生活方式是预防尿酸升高的核心,防痛风要从生活中入手:
一、多喝水,促进尿酸排泄
防尿酸升高的首要任务是多饮水,每日饮水量要保证尿量在1500ml以上。
二、饮食有序,吃走多余尿酸
优先选择蔬菜和豆制品,蔬菜摄入量每天400-500g,蔬菜富含膳食纤维,能增加饱腹感,还能减肥。虽然大豆是高嘌呤食物,但做成豆制品后嘌呤含量大大降低,痛风病人也是可以适量吃的。
注意肉类摄入量,每天不超过150g,优先选择鸡肉、鸭肉、鱼肉(淡水鱼哦),适量摄入猪肉、羊肉和牛肉,远离海鲜和动物内脏。
三、治肾病,勤监测
由于尿液的排泄主要由肾脏负责,当肾脏出现病变时,就会影响尿酸代谢。因此,在体检时,一定要注重肾病的检查。此外,不少人尿酸高但没有症状就不治疗,但医学上只要尿酸超过420μmol/L,不管是否会引发痛风,都应服用降酸药,把尿酸控制在正常范围。
四、动静结合,预防并发症
痛风在未发作时动,在发作时静。适当的做些温和有氧运动,能促进尿酸排出体外,降低体内尿酸水平,有效预防痛风急性发作。平时可选择散步等运动方式,每周4~6次,每次30分钟左右,以不损伤关节、不感到疲劳为最大的原则。
出现痛风一定要积极治疗,拖的时间越长,带病时间越久,出现的并发症就会越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因此,早预防、早发现,规范全程治疗更有助于恢复健康。
治疗方法是以药物治疗为主。
平时饮食清淡一些、避免高嘌呤食物摄入、戒烟戒酒、多喝水、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痛风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体内嘌呤产生过多或者是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发生障碍或者是二者同时存在所导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痛风发作时要注意休息,不要吃动物内脏,海产品,肉汤,豆制品,菠菜,不要喝酒,要多喝水,多排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