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的改革功亏一篑,难道是因为没打击到根本?

 我来答
臻留球09
高粉答主

2020-11-20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8万
展开全部

分析张居正改革,到底涉及哪些方面,为什么最后会失败功亏一篑,触动利益集团,面对利益集团的反扑,张居正并没有打击到根本

我国历史上改革家很多,有春秋时期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的管仲,有让秦国一统天下开启封建统治的商鞅,有改革思想超前而又托古改制的王莽,有不畏人言,金陵梦碎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在这些改革家中,离我们最近的改革家是明朝力挽狂澜、功亏一篑的张居正。

张居正改革是一直是明史学家热议的一件事,为什么张居正改革会失败?到底是因为反对派实力太过强大还是因为万历对他的清算导致的?张居正改革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如果万历不废除新政,那么会带来哪些影响?今天我们系统性梳理一下张居正改革中的一些细节,看看张居正改革到底涉及哪些方面。

张居正初入仕途到权倾朝野

张居正是远近闻名的少年天才,湖广巡抚顾磷对他十分赏识,夸张居正是将相才也。但是湖广巡抚并没有提携张居正,反而是在张居正参加乡试时使绊子,让张居正落榜,其目的就是锻炼一下张居正。

也正是因为这一绊子改变了张居正的性格,日后给他带来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嘉靖二十六年张居正考取进士,并且踏入仕途。他踏入仕途的引路人是徐阶,而刚踏入仕途就眼观一场政治斗争(夏言与严嵩争夺首辅之位)。

徐阶、严嵩都是名人,张居正生于此时既是幸运亦是不幸。幸运的是他能从中学到不少的政治智慧,但不幸的是他注定要被雪藏一段时间甚至一辈子。

他在嘉靖二十八年时上书《论时政疏》,指出了官场上的乌烟瘴气,但奈何人微言轻,他的提议并没有引起重视。之后终嘉靖一朝张居正除了例行公事外,从未上过一道奏折,并且告病归乡。在游山玩水时张居正看到了民生疾苦,决定改善这一切,因此重返政坛。

重返政坛之后的张居正不再是那个嚷嚷着改革的热血青年,反而是效仿老师徐阶,选择蛰伏起来。嘉靖四十三年,徐阶举荐张居正为裕王(隆庆)的侍讲侍读。在这期间张居正积攒了不少人脉,并且取得了未来皇帝的信任。

裕王继位之后张居正升为吏部左侍郎兼任东阁大学士,在之后又改任为礼部尚书。隆庆二年,徐阶因病致使,而接替他的是高拱。隆庆六年,明穆宗驾崩,年仅十岁的神宗(万历是神宗年号)继位。当时太监冯保与李贵妃两人联手把高拱发回原籍,并且任命张居正为内阁首辅。此时的张居正是皇帝老师、内阁首辅、左柱国,一时间权倾朝野。张居正用了半生时间才爬到这个位置,他终于能开始改革了。

改革的原因

张居正在《论时政疏》中提及到了大明潜在的统治危机以及社会弊端,主要危机为:“曰宗室骄恣、曰庶官瘝旷、曰吏治因循、曰边备未修、曰财用大匮。”

第一个危机是说宗室藩王骄纵蛮横,屡屡犯法,导致司法体系败坏,阶级矛盾愈演愈烈。

第二个危机是官员荒废本职工作,导致吏治腐败。

第三个危机是将军能力下滑,而且边境危机日渐加剧,不可不防。

第四个危机就是财政亏空严重,国家没有多少可用之银。

这几个危机涉及到军事、经济、民生、官僚四大封建支柱,大明朝如果不加以制止,那么很有可能使“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而这些问题在嘉靖年间就已经存在了,但是嘉靖、隆庆两代皇帝并没有遏制这些危机,而且还因为皇帝怠政导致危机愈演愈烈。为了避免大明朝走向覆灭,为了改变民生,张居正准备改革。

推行改革的群体

仅仅靠张居正一个人是完成不了改革的,他也非常清楚这一点,因此大力培养自己的派系。

顾命大臣方面,隆庆皇帝任命高拱、张居正、高仪三人为顾命大臣,而在隆庆皇帝死后张居正联手冯保、李贵妃发动“壬申之变”,将高拱发回原籍。高仪看到张居正的一系列操作之后自己都傻眼了,于是寝食不安,生怕张居正把他也发回原籍。

不过他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还没等张居正下手,他自己就吐血而亡了。此时先皇留下的顾命大臣只有张居正一人,而张居正与冯保的关系还不错,李贵妃也比较信任张居正,所以形成了权力的“铁三角”。李贵妃为皇权的代表、张居正为朝臣的代表,而冯保是他们之间沟通的桥梁。

内阁方面,明朝初期内阁的权力还不大,但是明仁宗之后内阁的权力急剧膨胀,到了明世宗时内阁首辅的地位非常高,而且还能压制六部。内阁辅臣也一般为一个人至七个人不等,他们辅佐首辅批阅奏章,并且送给皇帝批示。这个流程叫票拟,票拟完了就是批红,只不过当时批示的权力在皇帝(皇帝年幼,主要决策还是靠李贵妃)以及司礼监(冯保)手里。当时内阁辅臣吕调阳、张四维都是张居正的人,而且司礼监(冯保)、李贵妃和他的关系不错,因此张居正权倾朝野。

朝廷方面,内阁之外的主要大臣就是六部尚书了,而六部尚书中的兵部尚书(谭纶)、户部尚书(王国光)、刑部尚书(王之诰)这三位主要掌权人都是张居正提拔上来的。其他的就不用说了,因为仅仅这些人的朝廷势力就已经很大了。而且明朝特殊的政治环境导致人人报团取暖,大臣通过门生、联姻、同乡、家人、同僚等关系大肆结党,尽管张居正十分厌恶这种官场“潜规则”,但此时的他又不得不遵守官场的“潜规则”。经过一系列的人事任命后,终于形成了一个以张居正为首的改革派,改革也逐步开始。

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抑制权贵,整肃吏治

张居正认为:致理之遣,莫急于安民生;安民之要,惟在核吏治。因此张居正的主要方向就是抑制权贵以及整肃吏治,对此主要措施如下:

1:考成法

张居正的考成法具体内容就是让官员把需要办的事全部统计起来,然后批注什么时候能把事情办完。然后让六部和都察院每个月都要审核一下,看看官员有没有未办成的事办成。之后六部每隔半年就要上报一次考成效果,再由内阁成员审查六部的稽查工作。

这一点有效避免了官员怠政的情况出现,建立六部、都察院、内阁的问责架构,层层稽查。张居正通过考成法裁掉大量的官吏,据统计张居正裁掉的官吏数量占总官吏数量的十分之三。 这些位置腾出来之后又填充了大量官吏,然后再用“考成法”审核官吏合格不合格,通过大浪淘沙的手段不断选拔优质官吏。

2:整肃驿站

大明朝在各地都设置了驿站,本意是加强中央对周边地区的统治,负责传递军情、公文。最初只有那些因公出巡的官员才可以使用驿站,官员在使用驿站时必须提交“勘合”。“勘合”其实就是一种凭证,上面登记你需要去哪里,要办什么事。办完事之后必须上交“勘合”,不得私藏或者赠送他人。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制度不断败坏,最终制度成了摆设,拥有“勘合”的人越来越多。为了减轻驿站的压力以及削减不必要的开支,张居正下令整肃驿站。不仅重新规定了入驻驿站的制度,而且还裁剪了一些不必要的驿站,极大地缩减了财政开支。同样抑制了权贵的特权,避免那些蛀虫浪费国家资源。

3:约束权贵

约束权贵主要集中在解决不法分子以及贪腐上,比如万历皇帝向户部索要十万金,以供光禄寺御膳之用,但是张居正却据理力争,不仅免了这十万金,而且还把花灯费、二宫的修缮费全给免了;而且张居敬生病的时候需要回家治疗,保定巡抚送上了“勘合”,结果张居正要弟弟归还“勘合”,要以身作则。张居正对皇帝和自己家人都严格约束,更别说对其他大臣了。

二:抑制土地兼并,税制改革

1:重新丈量土地

张居正下令在全国重新丈量土地,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隆庆五年时全国统计在册的田亩为4677950顷,而万历八年全国统计在册的田亩为7013976顷,田赋收入大幅度增加。但是此举被海瑞等人认为是下策,因为此举并没有抑制土地兼并,反而是变相认可了土地兼并。因为当时土地兼并的大户是宗室成员,因为是皇族成员所以不用纳税,他们通过这一空子大肆兼并土地,不改变这一制度那么土地兼并就无法解决。

2:税制改革

“一条鞭法”之前赋(土地税)和役(人头税)是分开征收的,土地税要的是实物(粮食、绢、布、丝等等细分作物,而这些作物需要摊派到个个县城征收),人头税要的是人的劳动力(劳役、杂役、均徭等种类),这些都分开收很容易让官吏钻空子,巧立名目设置一大堆苛捐杂税。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张居正下令让税合并征收,把每户的土地税和人头税都制定好,然后让人如数缴纳,避免层层剥削。这两项政策使财政收入变大,朝廷也有足够的钱整修军备。

三:整顿军事

1:改善蒙汉关系

张居正大力改善蒙汉关系,利用鞑靼的矛盾大力拉拢俺答议和。俺答在军事上不能取胜,而经济方面又非常迫切与明朝互通贸易,因此被迫来议和。明朝封俺答为顺义王,并且对他的手里也是大肆任命官职,双方达成了“蒙汉和议”。

2:内修守备

一纸和约是换不来和平的,大明需要有极强的军事威慑力,能让蒙古在动手之前先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因此张居正大力提拔边防将军,并且在戚继光的建议下在边境修建了1300多台空心敌台,加强了以明长城为主的防御体系整体实力。张居正在位时期边境六十年不起烽火,死后二十多年内无大规模战争。

四:改善民生

除了减轻民众税赋之外,张居正还兴修水利。在万历年间黄河年年泛滥,为了避免黄河的影响,张居正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修筑提拔,抑制了泛滥的黄河,并且弃地变成两天。

改革失败的原因

张居正死后很快就得到了清算,改革也正式失败了,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来看一下。

张居正在位时有他压着,利益集团还不敢怎么样,但是张居正死了,谁来主持朝政?纵观历史,新政失败并不是因为皇帝昏庸导致的,多半都是因为对利益集团的妥协。王莽把土地收回国有的时候遭到利益集团的反扑,最终还是放弃收回土地,只能选择妥协。

没打击到根本

还有一点就是张居正并没有打击到根本,他抑制土地兼并并不是从根本下手,而是选择妥协。土地兼并是谁导致的?宗室成员!只要他们在,那么土地兼并就无法解决。此时是重新丈量了土地,但是张居正死后,隐藏土地的大有人在。

就算万历不清算新政,那些地主也会想尽办法贿赂官员,然后瞒报土地。军事、民生、官僚、财政这是封建王朝的四大支柱,张居正的所作所为并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在柱子上涂一层油漆,看似光鲜亮丽,实则不堪一击。但是张居正也只能止步于此了,他没有秦孝公,不能向商鞅那样变法,只能退而求其次。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