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内容

 我来答
芊芊爱教育
2021-02-09 · 活到老,学到老,芊芊每天教你新知识
芊芊爱教育
采纳数:2403 获赞数:371908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旧岁又添几个喜,新年更上一层楼。

2、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

3、东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

4、财连亨通步步高,日子红火腾腾起。

5、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

6、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

7、春满人间欢歌阵阵,福临门第喜气洋洋。

8、一帆风顺吉星到,万事如意福临门。

9、百年天地回元气,一统山河际太平。

10、迎新春江山锦绣,辞旧岁事泰辉煌。

11、事事如意大吉祥,家家顺心永安康。

12、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得辉。

13、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

14、壮丽山河多异彩,文明国度遍高风。

浅墨草萱绘人生
高能答主

2020-10-14 · 让生命之重借助诗词诗歌的翅膀飞舞
浅墨草萱绘人生
采纳数:6378 获赞数:18992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对联口诀
学写对联并不难,
六大要素记心间。
上下字数要相等,
书写内容要相关。
词性相当应一致,
上下对应不可偏。
动名形容数量词,
位置对正细钻研。
主谓动宾和偏正,
句式结构应一般。
声律节奏要相应,
强弱长短同步换。
仄对平来平对仄,
平仄相谐句脚严。
一三五字可不论,
二四六字必规范。
六大要素是基础,
六个禁忌莫放宽。
一忌同声来落脚,
平仄对应更直观。
二忌同声来收尾,
上仄下平莫弄反。
三忌三平三仄尾,
写好对照念三遍。
四忌孤平或孤仄,
除去尾字仔细算。
五忌联中有重字,
同位异位都要看。
六忌同义词相对,
合掌雷同非好联。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帐号已注销

2020-10-14 · TA获得超过3.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万
采纳率:71%
帮助的人:1440万
展开全部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恭迎仙王
2020-10-14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47
展开全部
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帐号已注销
2020-10-14 · TA获得超过299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98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0.6万
展开全部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中文名
对联
外文名
couplet
别名
对子、对偶
属性
文学、艺术
分类
传统文化
快速
导航
示例

常用对联

特征

分类

要求

趣对

经典

艺术格调
发展起源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明洪武年间(1368-1399年),在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有三国时代孙权赤乌年号(238-250年)。在铁十字架上又铸有艺术精美的对联云:“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1]

清代名将对联(通翰斋)
春联的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2]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宋代不同史料对此说法不一,还有将作者归为孟昶儿子的。因而这副春联作者到底是谁,仍是个悬案。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历史探源
传承至今的对联文化的由来和发展,这些知识你知道吗?
4个视频 | 3万次播放

楹联者,对仗之文学也。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与哲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即把世界万事万物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两半,在思维本质上极为相通。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楹联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阴阳二元观念。阴阳二元论,是古代中国人世界观的基础。以阴阳二元观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法。这种阴阳二元的思想观念渊源甚远,《易经》中的卦象符号,即由阴阳两爻组成,《易传》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也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荀子则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合而变化起。”(《荀子·礼论》)《黄老帛书》则称:“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阴有阳。”这种阴阳观念,不仅是一种抽象概念,而且广泛地浸润到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认识和解释中。
《周易·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仪有所措。”《易传》中,分别以各种具体事物象征阴阳二爻。阴代表坤、地、女、妇、子、臣、腹、下、北、风、水、泽、花、黑白、柔顺等;与此相对应,阳则代表乾、天、男、夫、父、君、首、上、南、雷、火、山、果、赤黄、刚健等。这种无所不在的阴阳观念,深入到了中华民族的潜意识之中,从而成为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而阴阳观念表现在民族心理上,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对以“两”、“对”的形式特征出现的事物的执着和迷恋。对联格式严格,分大小词类相对。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