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名将匡章,为何仅用时三年便攻破函谷关?
函谷关乃是战国时期秦国东部极为重要的关隘,是秦国抵御山东六国进攻的重要关隘,山东六国历次合纵攻秦,往往最终只能望关兴叹。纵观整个战国时期,函谷关仅仅被攻破了一次,正是齐国名将匡章率领齐、魏、韩联军攻秦的这次(后期赵、宋加入),而匡章也成为了整个战国时期唯一一位攻入函谷关的将领,那么匡章是如何攻破函谷关的呢?
函谷关地形复原图
函谷关作为战略要地,为何难以被攻破
函谷关在历史上一共有三座,即秦函谷关、汉函谷关和曹魏函谷关,而三座函谷关中战略位置最为重要,最为难以攻克的,便是秦函谷关。
函谷关位于“长安古道”之上,因长安古道有一段经过稠桑原,其道路深险如函,因而得名“函谷关”。而所谓的古道,其实只是稠桑原上的一道裂缝而已。稠桑原是典型的黄土高原,顶部平坦如原,但高度却非常高,加上四周峭壁陡立,黄河从稠桑原北面紧贴原壁流过,因而关中与关东之间想要来往,没有其他路可走,只能通过“长安古道”,且必须路过这道裂缝。
虽是道路,但却宽不过数米,乃是真正的“车不能方轨,马不能并鞍”,当真可谓“泥丸可塞”,而函谷关便位于这道裂缝的开口处,即今天的河南省灵宝市王垛村。
函谷关的东面,即函谷关的关前,则是缓缓流过的弘农河,这条河虽然如今水量较少,但在古代却是一条水量充足的大河,而这条河则无疑形成了函谷关天然的护城河。敌人如果要进攻函谷关,就必须先渡过弘农河,而由于弘农河紧贴着稠桑原东侧而流,河岸和关城之间只有一条狭小的窄路,大军根本排布不开。
既然函谷关如此难攻,那么有没有可能绕过函谷关呢?实际上并不可能,原因在于古代的稠桑原上森林密布(从稠桑原这个名字也不难看出森林的密集程度),从崤山到潼津这一百多里路,到处都是密集的森林,古代又被称为“桃林之塞”、“松柏之塞”。由于森林太过密集,行人都难以通过,更何况是军队。
正是由于这种天然的地利优势,使得秦国在面对山东六国进攻时,只要守住了这条裂缝,便等于彻底断绝了东西交通。再加上函谷关周围的地形,使得敌人面对函谷关时,根本没有其他办法,只有正面进攻一条路可选。
匡章是如何攻破函谷关的?秦国自身的问题或许是主因
如上所述,想要攻破函谷关除了正面进攻之外,再无其他办法。然而面对这样一座要塞,又是大军难以排布的地形,想要强攻难度恐怕不小,而偷袭等方式也难以使用,因此我认为除了匡章采取正确的策略之外,或许秦国自身的问题才是主要原因。
1、秦国过于轻敌。当时的天下形势是,前301年秦国联合齐、韩、魏三国大败楚军之后,赵国“结秦连宋”,从而形成了秦、赵、宋集团与齐、魏、韩集团互相对峙的局面,两个集团战斗力相差不大,谁也无法压倒对方,局势相对焦灼。这种形势下,再加上函谷关的坚固,或许导致秦国一定程度放松了警惕,对于齐、韩、魏联军的进攻并未真正放在心上,而这或许也就是《战国策》上所说,秦昭襄王放走田文之后,即使田文合纵依然看不起孟尝君的原因。
2、秦国兵力分散。虽然函谷关是秦国的重要关隘,但由于第一点的存在,秦国当时的兵力并未集中起来对付来犯的联军,反而出现了兵力分散的情况。一是因蜀地郡守、蜀侯公子煇在蜀地作乱反叛,司马错于秦昭襄王六年(前301年)前往蜀地平叛,尚未平叛回返。二是就在函谷关正面吃紧的情况下,秦国却还在与楚国冲突不断,就在联军进攻函谷关的同一年,即秦昭襄王九年(前298年),秦军还发兵出武关,攻打楚地。
3、秦国政局不稳。齐国合纵伐秦之时,秦昭襄王继位还不足十年,此时秦国的政局其实并不稳固,先有季君之乱,后有蜀地叛乱,再加上前300年相国樗里疾刚刚病逝,之后秦国相国接连变动,可见秦国的朝堂其实并不平静。这种情况,秦国是否能够全力应对齐国的合纵进攻,其实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4、齐国国力不弱。公元前300年前后,齐国乃是除秦国之外的又一大国,此时距离导致齐国衰弱的“五国伐齐”事件还有十几年的时间。因此,无论从国力还是从军力上来讲,秦齐两国的差距其实都不大,合三国之力进攻秦国,秦国应对起来其实还是比较吃力的。此外,再加上战争后期赵、宋两国的加入(另说破函谷关后两国加入),秦国应对起来便已经极为艰难了。
如上所述,由于齐国国力并不弱于秦国,再加上秦国自身的问题,这场战争的结局其实并不出乎意料。至于匡章攻破函谷关到底采用了何种方式,由于史料记载实在有限,恐怕已经很难知道其中的细节了。
关于这一战,史料记载实在有限,例如《战国策》只有“三国攻秦,入函谷”短短几字,而《秦本纪》也仅有“十一年,齐、韩、魏、赵、宋、中山五国共攻秦,至盐氏而还”一段记载,《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同样也只有“二十六年,齐与韩魏共攻秦,至函谷军焉。二十八年,秦与韩河外以和,兵罢”寥寥数语,我们甚至连秦国此战的主将是谁都不知道。
因此,我们只能确定,齐、韩、魏联兵进攻秦国,最终攻破了函谷关,而秦昭襄王则被迫各地求和,三国这才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