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重臣曾国藩,手握30万大军,为何不肯建立汉人王朝?
百余年来,曾国藩一直都是备受中国社会推崇的晚清第一名臣,他点翰林入仕之后,升官速度如火箭般蹿升,短短七年时间,就由从七品升到正二品,被誉为“力挽狂澜擎天柱,旷代南逢天下财”。
1853年,他临危受命,帮助朝廷实行团练,由一个普通人一跃而起,训练出了一支名满天下的军队——湘军。后来经过十年征战,他于1864年平定了太平天国以后,手握三十万重兵,并节制苏、皖、浙、赣四省军财大权,手里既有钱,又有兵,此时的曾国藩完全有可能在东南半壁称王,大清朝的江山,已呈“内圣外王”之势。
当时的湖南名儒王闿运也曾对他半真半假地说道:
“东南半壁无主,涤帅岂无意乎?”那么,王闿运为何会说出这句话呢?因为那时在朝廷中,咸丰皇帝已经病逝,幼主
同治新立,并无实权,且慈安和慈禧两宫垂帘听政,此时的大清朝,国无圣主,若谋天下,正值其时。
不但王闿运鼓动他造反,而且还有人送给他一副对联,上面说道:
神所凭依,将在德矣;
鼎之轻重,似可问焉!
华夏今日天降大任,当可筹谋运作乾坤!
但是,儒家正统思想极强的曾国藩却并没有这么做,尽管他对王闿运的话若有所思,但还是严厉地斥责了王闿运,并且告诫他,此事以后不要再提。
那么,手握重兵的曾国藩为何不肯抓住这次机会呢?我想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儒家“忠君”爱国的思想已经刻在了他的骨子里。众所周知,曾国藩从入学时候起,所接受的教育都是由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程朱理学。所谓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这一学派,其主要思想就是强调伦理纲常,而且具有极强的自主意识,提倡并信仰理高于势的政治理念。
曾国藩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之下,在他的观念之中,想的只有是如何为国尽忠,报效朝廷。在刚做京官不久,面对一系列社会矛盾,他能够积极向咸丰皇帝建言献策,尽管那时候的他人言微轻,看法不被皇帝采纳,但他依旧没有放弃,而是积极提升自己,通过提高自己的地位来达到对一些事情的话语权,以达到报效朝廷的目的。
所以,在长时间儒家思想的熏陶之下,曾国藩的身上,形成了一套为人修养与行事都要讲道理和懂道理及守规矩的原则。在这个原则的影响下,手握重兵的曾国藩断然不会造反。
其二,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亦或是家庭氛围使他严格恪守了“君君、父父、子子”这一条不可逾越的界限。从曾国藩懂事的时候起,在他的眼里,他的祖父曾玉屏一直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也是家里面比较强势,说一不二的人物,他的父亲包括所有的人都对他的祖父极为尊敬,严格地说是怕,就算他的祖父对他的父亲因为某一件事而大发雷霆,他的父亲也不会顶撞,不仅仅是他的父亲,包括家里面所有的人都是这样。
所以,在这种家庭氛围的影响下,曾玉屏就成了曾国藩的偶像,同时也给他贯穿了这样一个思想:“那就是不管你的长辈或者上级对你如何打骂,你都不能去反抗或者说他的不好”,从曾国藩的家庭氛围中,我们正好可以发现,他暗含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君与臣”的关系,做君主的可以对任何人发脾气,就算是错的,大臣也不能说,只有照着办就是,“君君、父父、子子”这条界限要严格遵守,不能逾越。
这是曾国藩为何不起兵反清的第二个原因。
其三,当时的大环境不允许曾国藩起来造反。尽管当时在朝廷中幼主新立,慈安慈禧二人垂怜听政,但对于曾国藩来说,造反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首先当时的曾国藩已经垂垂老矣,虽然攻下了南京,但他早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雄心壮志,所以也就不可能继续起兵造反。
再一个,儒家思想虽然在这一时期发展成了理学,但它所提倡的“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却依然没有变,对于谨遵儒家信条的曾国藩来说,起兵造反无异于自绝于皇帝,自绝于天下百姓。
最后,虽然在攻下南京后,曾国藩的手握重兵,湘军一家独大。但是,此时的清政府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清政府还是合法的统治集团。如果曾国藩起兵造反,对于他来说,在后世的史册上,给他的记载可能就是“乱臣贼子”这样的字眼。这对从小就立志报效朝廷的曾国藩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所以,当自己最欣赏的帝王之术终未能在曾国藩身上纵横演绎时,王闿运仰天长叹道:
纵横长计终不就,空余高咏付讲流;
古来贤豪尽无命,恐是天意悲难留。
参考资料:《曾国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