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在刘邦死之前没有被杀掉,是因为刘邦不敢动她吗?
刘邦从一个小小亭长,一个小混混用了短短7年时间就建立了影响后世几千年的大汉王朝,给了我们民族的名字,气势多么恢宏。但是,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将刘邦最爱的戚夫人做成人彘,残杀刘姓宗室,而且大封吕氏为王,差点颠覆了大汉朝。
吕雉嫁给刘邦后生有一儿一女,儿子在刘邦去世后继承帝位,是为汉惠帝,女儿鲁元公主嫁给赵王张耳之子为妻。刘邦在征战天下的时候,吕雉做了成功男人背后默默付出的那个女人。
吕后封堵刘邦去世的消息,违背刘邦生前立下的"非功不能封侯,非刘姓不能为王"的《白马盟誓》而大封本家吕姓为王。再则,吕后将毒手伸向刘邦的子嗣、嫔妃,凡是生前受刘邦宠幸的女人一律关押折磨,并且直接或间接害死刘邦的三子刘如意、五子刘恢、六子刘友。特别是八子燕王刘建去世后,吕后派人将其子嗣统统处死,而且她亲生儿子刘盈之死也与她脱不了干系。
综上所述,从表面上看,刘邦在闭上眼睛的那一刻,吕后就站在了他的对立面。所以,后世认为刘邦一世精明,竟然没有看透"枕边人"的本质,大有不杀吕后而替其惋惜的意思。那么如此狠毒的吕后,刘邦不可能一点不能察觉,为何死前没有杀掉吕后呢?其实原因很简单。
首先,刘邦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好,大多数人都说他无赖,但却很少有人说他狠毒。甚至很多人说刘邦是忠厚长者。与项羽相比,刘邦很少杀人。很多人都说刘邦屠杀功臣。但刘邦杀的功臣也就寥寥数人而已,而且其中很多是吕后杀的。比如韩信,就是死于吕后之手。还有彭越,刘邦本来把他流放了,后来也是被吕后所杀。可见,刘邦并非心狠手辣之人。让他杀死自己的结发妻子,还真有点难为他。
其次,吕后是刘邦安排的托孤之人汉武帝刘彻安排的托孤大臣是霍光。所以他要杀死钩弋夫人,为霍光开路。而刘邦把汉惠帝和大汉江山托付给了吕后,又如何会杀死她呢?刘彻和刘邦的人生经历不同。刘彻年轻时经历过两个太后的干政,对外戚深恶痛绝,所以他下狠手杀死钩弋夫人,托孤给霍光等大臣。而刘邦经历了大量的臣子背叛,比如韩信、英布等人的叛乱。所以刘邦对大臣们并不信任。连一向忠心的萧何,都经常被刘邦猜忌。与大臣们相比,刘邦更信任自己的老婆吕后。刘邦外出时,经常由吕后坐镇后方。吕后擅自杀死了韩信,刘邦也没有怪她。可见刘邦是支持吕后参政的。太子刘盈懦弱无能,刘邦需要吕后镇住大臣们。刘邦知道吕后的狠辣,所以要用她来辅佐汉惠帝、对付功臣们。
最后一点是比较明显的,刘邦在没有起义前还很穷,但是吕雉并没有嫌弃他,不仅嫁给他,而且任劳任怨。吕雉对于刘邦而言是同甘共苦、共患难的妻子,自然是杀不得的。
总之,刘邦的选择是正确的,不是他不敢动吕后。但是他没有料到吕后会对他的儿子们下手。如果我们去透析当时朝廷的局势,会发现吕后也是迫不得已的。因为,吕后的对立面是那帮同刘邦出生入死的功臣,他们的出身与刘邦没什么差别,自然也不能保证他们没有觊觎之心,所以吕后必须要掌握权力,增加吕家人的势力,如此才能保障政权的稳定。如果想达到目的,最佳途径就是向刘邦那些政治上稚嫩的儿子去抢夺,而不是明火执仗地与军功集团去拼。显然是刘邦把问题想简单了,他用一纸盟约将朝臣及吕家人同时拴住的想法太过天真。不过,刘邦有生之年,所能做到的也就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