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竖式计算三位数连加”的错误说起

 我来答
世纪网络17
2022-06-19 · TA获得超过594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42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41万
展开全部
  二年级数学组老师因为学生“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的错误而烦恼。有的老师说:“课堂上看学生掌握的还蛮好的,都会做。”有的老师说:“教学中我把算理讲清楚了,步骤也交代明白了,但到做作业,学生就会错,尤其是三个数连加,怎么回事?”……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单元测试中的“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的答题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做如下分析研究。

  一、现状分析

  试卷中有这样两道题,学生典型错误:

  两道题是三位数加法中的三个数连加,教学中老师都重点指导学生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满十进一,满二十进二等,并且还安排了改错题、一定量的练习题。按常理推测,两道题的正确率应当不低于80%,可结果并不如意。经过统计,29人中有11人出错,具体为:

  调查统计三个班级的答题情况,学生能够比较规范正确地解答这两道题的比例最高为66%,最低的只有36%。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二、调查了解

  1.对做错题和做对题的部分学生进行访谈。对做错题的学生提出两个问题:你会做吗?怎么做错了?

  从学生的回答看,回答都是“我会的”,错误原因都是“忘了”、“没看清楚”造成的。

  观察计算正确的学生,72%以上的是因为规范的书写和验算的习惯。在访谈时,有的学生说:“抄数字时回头看题目,在计算时,进位的时候加进位点,不进位的时候不能加,省得弄错了。”也有的学生说:“算完了,我还要认真检查是不是对了。”当教师问起检查方法时,大多数学生都用再算一遍的方法。

  2.对《三位数连加》的课堂教学进行对比分析。

  从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不同的教学方法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三、反思与改进

  1.为什么学生缺乏独立判断对错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反思: 从上述教学情况看,主要原因在于课堂上学生真正独立判断对错的机会太少。具体体现:一方面是教师的讲解和要求太多,挤占了学生独立判断对错的时间与过程。学生往往只能在教师的提问或特别提醒中进行计算。如,学生在计算时将“个位满十的,加到十位上,也加到百位上了”,这类错误就是依据教师再三强调的“满十进一”所造成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的独立判断能力难以真正发展起来,同时逐渐失去主动判断、主动思辨、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兴趣、意识和习惯;另一方面教师对计算注意点的解释高于学生自己感悟本身。如,A教师注重了对三位数连加每一个注意点的说明,教师自身做了比较规范的示范,也让学生进行了改错题的练习,但却忽视了计算教学中的另一个重要作用——让学生在计算中学会计算,以例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对策: 让学生知道算法,更要理解算理。学生的计算能否正确,关键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如,计算106+245+412时,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就是对“满十进一”理解不够清晰。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拨计数器”结合具体的实例理解“满十进一”的真正内涵: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同时还要理解这个进过来的“1”表示的实际意义,并进到相应的数位上。

  上述教学提醒我们:

  第一,错误一定要是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真实情况,这样才有分析价值。

  第二,要有方法的引导,可以正反两方面引导学生进行独立判断。要求学生独立判断,用什么办法检查自己的计算是否正确?如果出错,原因是什么?尝试用估算、验算等方法进行验算。

  第三,要注意时机的把握。如果在例题刚教学完就让学生纠错,无疑是强化了一些错误的内容。只有在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后再进行集体纠错,才能让学生在对比中明晰道理。

  2.学生为什么没有预见进程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反思: 学生对计算结果的“预见性”应当从日常课堂的计算中习得,而我们的课堂对此却有很大欠缺。教师平时往往不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更谈不上让学生进行整合训练。如,A教师只是在学估算的时候用估算,题目中没有要求估算,学生就不用估算。只是让学生围绕教材中的具体问题要求学生计算三位数连加,学生完全是按教师预先设计好的问题进行。长期下来,学生接受的是“点状思维”训练。

  对策: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预见”答案可能范围的能力。在动笔计算之前,需要对算式的结果有个估计。计算教学正是培养学生“预见性”的很好时机,教师不应该忽视。如,计算392+98+97时,可以引导学生先根据这些数的大小,估计一下结果在什么范围内,大约600,但又不超过600。如果有学生出现类似上述错题的情况,他们就能很快判断对错了。

  计算课要让学生真正算起来,在计算实践中学会独立判断和预见进程,让学生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