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类虫害防治方法有哪些?
小麦整个生长阶段,植株各器官均可遭受害虫的侵害,在生产上通过准确及时测报,采用农业技术,配合以高效、低毒、低残留专用化学农药,适时防治,将病虫的危害控制在经济水平以下,可以确保小麦优质、高产、稳产,增加小麦产量和农民收入,并减少环境污染。
一,麦类病害麦类白粉病,锈病,腥黑穗病是当今我县麦类生产制造上的主要病害,除2010年小春作物因遭到比较严重的旱灾气温,锈病轻~中过轻发生外,2003年-2012年我县小麦锈病,白粉病发生程度均为中等水平或中等水平侧重发生,近年来由于我县麦类长期重茬栽种,田里病原菌日趋累积,有益于病害发生时兴,小麦锈病,白粉病,腥黑穗病有升高伤害的发展。
防治方法:小麦锈病,白粉病,腥黑穗病以种籽细菌很多和出苗浸染为主导。提升种籽解决,能合理操纵或缓解病害的发生。可采用立克秀0.5‰+高巧3‰拌种解决,也可采用传统式药剂15%粉锈灵WP0.3%拌种(3克药剂/㎏种籽),50%三唑酮WP0.2%拌种(2克药剂/㎏种籽)或75%敌克松WP0.3%拌种(3克药剂/㎏种籽)。之上药剂随意选择一种,把药剂称重后和麦种翻拌,再添加少量小米汤(面浆)翻拌,晾晒后栽种,能合理操纵腥黑穗病的发生和缓解小麦锈病,白粉病的伤害。
二,蚕豆病虫害由于水稻产量不断提高,钾肥填补的匮乏等问题,蚕豆生长发育期内缺钾症状显著,导致蚕豆锈病,蚕豆褐斑病,基腐病等在一部分城镇伤害比较严重;与此同时蔬菜水果总面积的扩张,蚕豆芽虫,斑潜蝇等病虫害宿主增加,转主伤害加剧。
防治方法:关键以追施钾肥10-20㎏/亩,采用以蚕豆种植地附近的蔬菜水果地,旱田蚕豆等虫发源地防治为核心的综合性防治对策,药剂可采用10%啶虫脒10g/亩防治1—2次芽虫和应用98%杀虫单,阿维菌素类等防治1—2次斑潜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