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唯心造”,如何理解?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谓一与一切相互融即,其体无碍。指在本体上,个体(一)与全体(一切)之圆融无碍、空有相即。指华严、天台等圆教所说圆融无碍之极理。旧译《华严经》卷一〈世间净眼品〉云(大正9·395b):“住于一地,普摄一切诸地功德。”卷四〈卢舍那佛品〉偈云(大正9·414b):“以一国土满十方,十方入一亦无余。”卷九〈初发心菩萨功德品〉,亦谓(大正9·450c):
“知一世界即是无量无边世界,知无量无边世界即是一世界,知无量无边世界入一世界,知一世界入无量无边世界。(中略)长劫即是短劫,短劫即是长劫;知一劫即是不可数阿僧只劫,不可数阿僧只劫即是一劫。(中略)无量劫即是一念,知一念即是无量劫,知一切劫入无劫,知无劫入一切劫。”
法藏《华严五教章》卷四更诠明其意,谓(大正45·505a):
“诸法相即自在门,此上诸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圆融自在无碍成耳,若约同体门中,即自具足摄一切法也;然此自一切复自相即入,重重无尽故也,然此无尽皆悉在初门中也。故此经云:初发心菩萨,一念之功德,深广无边际,如来分别说,穷劫不能尽,何况于无量无数无边劫,具足修诸度诸地功德行,义言一念即深广无边者,良由缘起法界一即一切故耳。”
此谓佛教教理中,“一即一切”为最究极之说,即万有悉为缘起相成法,故举“一”时,“一切”皆摄入其中。这是华严宗“法界缘起”论中阐明现象与现象之相即关系的说法。在十玄门中的“诸法相即自在门”,所说亦即此理。
此外,天台家亦盛谈此理,《法华经玄义》卷三(下)云(大正33·715b):“妙行者,一行一切行。”《摩诃止观》卷五(上)释三观时,亦云(大正46·55b):“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总空观也;一假一切假,无空中而不假,总假观也;一中一切中,无空假而不中,总中观也。”此外,又就修观行时之所观境说一心一切心、一阴一切阴、一入一切入、一界一切界、一众生一切众生、一国土一切国土、一相一切相、一究竟一切究竟等;约修证迷悟等,明一断一切断、一行一切行、一障一切障、一修一切修、一位一切位、一证一切证、一智一切智、一魔一切魔、一佛一切佛等;约破立权实,作一破一切破、一立一切立、一权一切权、一实一切实等之释。
“知一世界即是无量无边世界,知无量无边世界即是一世界,知无量无边世界入一世界,知一世界入无量无边世界。(中略)长劫即是短劫,短劫即是长劫;知一劫即是不可数阿僧只劫,不可数阿僧只劫即是一劫。(中略)无量劫即是一念,知一念即是无量劫,知一切劫入无劫,知无劫入一切劫。”
法藏《华严五教章》卷四更诠明其意,谓(大正45·505a):
“诸法相即自在门,此上诸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圆融自在无碍成耳,若约同体门中,即自具足摄一切法也;然此自一切复自相即入,重重无尽故也,然此无尽皆悉在初门中也。故此经云:初发心菩萨,一念之功德,深广无边际,如来分别说,穷劫不能尽,何况于无量无数无边劫,具足修诸度诸地功德行,义言一念即深广无边者,良由缘起法界一即一切故耳。”
此谓佛教教理中,“一即一切”为最究极之说,即万有悉为缘起相成法,故举“一”时,“一切”皆摄入其中。这是华严宗“法界缘起”论中阐明现象与现象之相即关系的说法。在十玄门中的“诸法相即自在门”,所说亦即此理。
此外,天台家亦盛谈此理,《法华经玄义》卷三(下)云(大正33·715b):“妙行者,一行一切行。”《摩诃止观》卷五(上)释三观时,亦云(大正46·55b):“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总空观也;一假一切假,无空中而不假,总假观也;一中一切中,无空假而不中,总中观也。”此外,又就修观行时之所观境说一心一切心、一阴一切阴、一入一切入、一界一切界、一众生一切众生、一国土一切国土、一相一切相、一究竟一切究竟等;约修证迷悟等,明一断一切断、一行一切行、一障一切障、一修一切修、一位一切位、一证一切证、一智一切智、一魔一切魔、一佛一切佛等;约破立权实,作一破一切破、一立一切立、一权一切权、一实一切实等之释。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