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评】《最好的我们》原著与电视剧对比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开播一年纪念,回过头来看看当年最好的我们。
首先声明,本人持中立态度,勿喷。我将从这几个角度评价:
1、剧情
2、摄影
3、个人的碎碎念
开始之前思考:一部小说改编电视剧,观看者是想看到完整的把小说情节用画面演绎,还是部分借鉴原著,剩下的让剧组编写?
作者我初中的时候喜欢看《萌芽》,所以比较喜欢八月长安姐的作品,最先开始看的就是这本,因为书名比较吸引人。正处于青春期恋爱意识萌发的阶段,书中的各种桥段简直令我心驰神往(233),所以拍了电视剧后我抱着期待的心情,马上就开始看。可是……第一感觉就是,改动非常大。
人物的话,看过原著的都知道路星河是加进去的,跟路星河有关的剧情也是连带加进去的。原著里男主只有余淮一个,根本没有争风吃醋的镜头,想必作者眼中只有他俩。剧情只有开头结尾按照原著直接弄过来,中间的大部分都是剧组的发挥。刚开始有点失望,毕竟喜欢原著,心底是不希望看到争风吃醋的。不过这样倒也挺好看的。
可是说实话,原著里家长会还有耿耿打车兜风那段真的渲染得非常好。这里算是剧情的一个节点,因为家长会后余淮不能跟耿耿坐同桌了,而且耿耿了解到了余淮的“前科”。家长会后耿耿不敢回家,硬是随便打了辆车,“师傅,可劲儿跑,先来个五十块钱的。”
可是剧里的这段,仅仅是加入了耿耿的难过脸和车窗外流逝的冰冷街景。作为剧情节点如此一带而过实在是不用心,本人观看的时候真心没有感觉到那种原著里描述的情感。渐渐地这部剧对我的吸引力就下降了。
再往后,原著里的东西更少,韩叙跟贝霖是加的,简单出走也是加的,等等。好看是好看,可是要说喜欢还是免了。看电视剧肯定跟读书不一样,完全照着原著内容拍的话完全不可行。所以,就当这部电视剧是个番外来观看?
可是,真的,拍个电视剧,把片名、人名、人设都带进来,然后加东西加的都有点变味了, 真的很难说是满足一个读者。只能满足观看者而已。不过以满足观看者的角度,这部片子做得相当不错了。
《最好的我们》原著是文化圈的东西,而拍了片子就意味着把它放进了娱乐圈。可是关键是,这种书不是很适合进娱乐圈,要进去的话就要舍弃原著的味道。可是,既然并不适合为什么还要拍呢?因为原著火啊,对,火啊。火就有商业价值,能赚钱啊。经典的影视思路没什么错,可是冠了人家原著的名字,带了人家原著的人物,改剧情以改编者的角度再演绎一遍,我并不觉得这部电视剧跟原著有什么关联了。要想拿故事拍片,有本事, 有、本、事自己从头开始编剧,别拿着原著的名字和人物啊。
这部片子拍摄的真的 非 常 好。曝光控制准确(应该的),景深控制准确(微距和人像可忍受的无脑虚化),场景衔接到位,手动变焦无误(应该的)等等……不过……22~24集有点小瑕疵。
如图,光源(苹果标)周围有一圈蓝紫色的边框。这里引入一个叫“紫边”的摄影术语。所有色光都是由三基色合成的,不过其中的蓝光波长较长,因此折射率相对其他色光高,所以在成像时若不加以控制,会在光源周围描上一层蓝紫色的边框,略影响观看。所以。。。后几集疑似换机子,不过要是像我一样吹毛求疵找紫边其实也是没事闲的,看剧谁看这种细节。不过。。。看看美国大片的成像,还是有差距的。
别的地方紫也就算了,戒指紫了算咋回事啊这么重要的东西。。。
三、碎碎念的话,结尾传达了和原著一样的感动,算是个非常不错的收尾。总之,我喜欢这部剧,不及我喜欢这部剧的原著。
此外,我还发现大家普遍对电视剧的热情要大于原著小说,看看阅读量就知道了。一般国人的阅读模式也大都是先看电视剧再了解原著……像我这样从阅读开始的人应该不多吧,有点遗憾。
来看看我的其他影评:
阿甘正传
首先声明,本人持中立态度,勿喷。我将从这几个角度评价:
1、剧情
2、摄影
3、个人的碎碎念
开始之前思考:一部小说改编电视剧,观看者是想看到完整的把小说情节用画面演绎,还是部分借鉴原著,剩下的让剧组编写?
作者我初中的时候喜欢看《萌芽》,所以比较喜欢八月长安姐的作品,最先开始看的就是这本,因为书名比较吸引人。正处于青春期恋爱意识萌发的阶段,书中的各种桥段简直令我心驰神往(233),所以拍了电视剧后我抱着期待的心情,马上就开始看。可是……第一感觉就是,改动非常大。
人物的话,看过原著的都知道路星河是加进去的,跟路星河有关的剧情也是连带加进去的。原著里男主只有余淮一个,根本没有争风吃醋的镜头,想必作者眼中只有他俩。剧情只有开头结尾按照原著直接弄过来,中间的大部分都是剧组的发挥。刚开始有点失望,毕竟喜欢原著,心底是不希望看到争风吃醋的。不过这样倒也挺好看的。
可是说实话,原著里家长会还有耿耿打车兜风那段真的渲染得非常好。这里算是剧情的一个节点,因为家长会后余淮不能跟耿耿坐同桌了,而且耿耿了解到了余淮的“前科”。家长会后耿耿不敢回家,硬是随便打了辆车,“师傅,可劲儿跑,先来个五十块钱的。”
可是剧里的这段,仅仅是加入了耿耿的难过脸和车窗外流逝的冰冷街景。作为剧情节点如此一带而过实在是不用心,本人观看的时候真心没有感觉到那种原著里描述的情感。渐渐地这部剧对我的吸引力就下降了。
再往后,原著里的东西更少,韩叙跟贝霖是加的,简单出走也是加的,等等。好看是好看,可是要说喜欢还是免了。看电视剧肯定跟读书不一样,完全照着原著内容拍的话完全不可行。所以,就当这部电视剧是个番外来观看?
可是,真的,拍个电视剧,把片名、人名、人设都带进来,然后加东西加的都有点变味了, 真的很难说是满足一个读者。只能满足观看者而已。不过以满足观看者的角度,这部片子做得相当不错了。
《最好的我们》原著是文化圈的东西,而拍了片子就意味着把它放进了娱乐圈。可是关键是,这种书不是很适合进娱乐圈,要进去的话就要舍弃原著的味道。可是,既然并不适合为什么还要拍呢?因为原著火啊,对,火啊。火就有商业价值,能赚钱啊。经典的影视思路没什么错,可是冠了人家原著的名字,带了人家原著的人物,改剧情以改编者的角度再演绎一遍,我并不觉得这部电视剧跟原著有什么关联了。要想拿故事拍片,有本事, 有、本、事自己从头开始编剧,别拿着原著的名字和人物啊。
这部片子拍摄的真的 非 常 好。曝光控制准确(应该的),景深控制准确(微距和人像可忍受的无脑虚化),场景衔接到位,手动变焦无误(应该的)等等……不过……22~24集有点小瑕疵。
如图,光源(苹果标)周围有一圈蓝紫色的边框。这里引入一个叫“紫边”的摄影术语。所有色光都是由三基色合成的,不过其中的蓝光波长较长,因此折射率相对其他色光高,所以在成像时若不加以控制,会在光源周围描上一层蓝紫色的边框,略影响观看。所以。。。后几集疑似换机子,不过要是像我一样吹毛求疵找紫边其实也是没事闲的,看剧谁看这种细节。不过。。。看看美国大片的成像,还是有差距的。
别的地方紫也就算了,戒指紫了算咋回事啊这么重要的东西。。。
三、碎碎念的话,结尾传达了和原著一样的感动,算是个非常不错的收尾。总之,我喜欢这部剧,不及我喜欢这部剧的原著。
此外,我还发现大家普遍对电视剧的热情要大于原著小说,看看阅读量就知道了。一般国人的阅读模式也大都是先看电视剧再了解原著……像我这样从阅读开始的人应该不多吧,有点遗憾。
来看看我的其他影评:
阿甘正传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