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在中国工作要交税吗

外国人在中国工作要交税吗... 外国人在中国工作要交税吗 展开
 我来答
贾宝骅
2022-01-27 · 婚姻家庭,合同纠纷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18.5万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4239万
展开全部
外国人在中国工作纳税具体分以下几种情况:
一、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二、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居住1年以上5年以下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以只就由中国境内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支付的部分缴纳个人所得税;居住超过5年的个人,从第6年起,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连续或者累计居住不超过90日的个人, 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由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由该雇主在中国境内的机构、场所负担的部分,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
四、关于免税规定
1、外国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的免税规定外国驻华通讯社记者的工资薪金收入,应当依照外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征收。
2、如其要求免税,应在对等原则的基础上,即对方国家明确规定免征我通讯社记者个人所得税的,我方也免征其驻华通讯社记者的个人所得税。但必须通过外交途径办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一条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纳税年度,自公历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why_yc
高粉答主

2022-01-28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4万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6852万
展开全部

外国人在中.国工作,取得收入,是需要交税的。

因为个人所得税分为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

居民个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而非居民个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

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所以,外国人在中.国,可能是居民个人,也可能是非居民个人,关键一个纳税年度在中.国.境.内居住是否满185天。

不管是居民个人还是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取得的收入,都是应当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夫越Zb

2022-01-27 · TA获得超过5486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44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39万
展开全部
需要
“法律分析:外国人在中国工作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因为他取得了来源于我国的个人收入。哪个单位或个人向他支付了薪水、劳务报酬、股息等,这个单位需要代扣他的个人所得税后再支付给他,可以直接发到国外的银行户头,但汇出境外比较麻烦,银行需要验完税凭证,一般都是汇入境内账户。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您可能需要的服务
百度律临官方认证律师咨询
平均3分钟响应 | 问题解决率99% | 24小时在线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12525人正在获得一对一解答
天津金色童年5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兰州荒漠之舟2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郑州都市传说6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还有疑问? 马上咨询31635位在线律师,3分钟快速解答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