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有什么要求
对联有什么要求
对联有什么要求,对联既是雅文学,又是俗文学;既是殿堂文学,又是街巷文学;既是文人文学,又是民间文学。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会为自己家都会贴一副对联。下面来看看对联有什么要求。
对联有什么要求1
“对仗”要求文字在相对位置上虚实相同,在节奏点上平仄相反。由于对仗,上下联字数相等,即两行序列等长。
对偶和对仗是中国文学的一大特色。两个并行、等长的修辞单位,称为对偶。对偶句在诗文中到处可见。讲究节奏和平仄的对偶,称为对仗。
研究诗词格律,需要标明平仄。我们用“0”代表“平”,“1”代表“仄”。
对联创作的基本要求是:平仄合律,对仗工整,文意切题。三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废。平仄合律是基础,不合律的对联就是不合格的对联。对仗工整是关键,对仗不工整,即使平仄合律,也只能滥竽充数。文意切题是目的,平仄合律、对仗工整而文意不切题,就是无的放矢,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一、平仄合律:
与律诗类似,第二四六字平仄是相反的,即
○平○仄○平○
或○仄○平○仄○
不允许出现三平尾(结尾三字全部是仄声)、三仄尾(结尾三字全部是平声)、孤平(这个说法不一,采用王力的说法,即孤平的定义是,韵句中除韵之外只有一个平声字)等现象。
二、 对仗工整:
对仗是楹联的基本特征,没有对仗就没有对联。实际上对仗本身已把平仄相对包含在内。把平仄从对仗中抽出来,是为了研究结构的需要。因此,楹联创作必须在对仗上下功夫。律诗对仗限于上下两句之间,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允许重复。骈文对仗扩大到前两句和后两句之间,允许同位虚字相重。楹联对仗的严格要求不亚于律诗,现代楹联不允许上下联同位字相重。楹联对仗与律诗对仗、骈文对仗的最大区别是自对形式的发展,把句中自对发展到同边自对。
1、同类词相对:
曹雪芹《红楼梦》对联
假作真时真亦假(1100011)
无为有处有还无(0011100)
这是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中的一副对联,非常工整。同类词相对,是对仗的基本原则。该联“真”,“假”,“有”,“无”,都是高度抽象的哲学名词。“作”,“为”是词意相近动词。“时”和“处”在语法上是副词, 在字面上“时”又可理解为“时间”,“处”又可理解为“空间”。 “亦”,“还”在字面上是词意相近的副词,在语法上可视为省略了动词“是”。
更重要的是,必须了解此联还有句内自重自对,或称为当句对。“真”对“假”,“有”对“无”是反对,而且都重复一次,这才是此联的精华所在。
在谈到对仗时,人们常常作语法分析,以便说明“词性相同”或语法结构”相同。但是过分强调语法分析,有时也会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王力在谈诗词格律说,“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子(即同句型的句子)相为对仗,这是正格。但是我们同时应该注意到:诗词的对仗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只要求字面相对,而不要求句型相同”(《诗词格律》第127页)。这对于对联的对仗也是正确的。对联是观赏性很强的艺术,所以有时只要求字面相对,即同类词相对,特别要求虚字对虚字,实字对实字。特别要指出,只要自对工整,相对不必要求词性相同。
2、忌合掌:
通用商业联:
生意兴隆通四海(1100011)
财源茂盛达三江(0011100)
此联为旧时商店通用的春联。平仄合律,对仗工整,而且与爆竹声中“恭喜发财”的气氛相协调,很受商界欢迎。但深一步研究就会发现,“通四海” ,“达三江”是一个意思,有“合掌”之嫌。七言联一共才14字,其中6个字只能当3个字用,岂不可惜。
对联是最精练的文体,决不允许浪费笔墨。为了以较少的文字提供较多的信息,必须避免上下两联说同一意思。例如,在新春联中用“震乾坤”对“惊世界”,“报家音”对“传吉语”,“发祥光”对“腾瑞气”,虽可强调喜庆或强盛气氛,仍不免有合掌之嫌。要避免合掌,必须弄清“同类词相对”与“同义词相对”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3、反对为优:
刘勰《文心雕龙丽辞》云:“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又说“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言对者,双比空辞者也。事对者,并举人验者也。反对者,理殊趣合者也。正对者,事异义同者也。” “反对者,理殊趣合者也”是说:虽义理不同,而旨趣相合。也就是相反相成,殊途同归。这是对仗的精义。例如:
梁章钜集句:
清风明月本无价(0011001)
近水遥山皆有情(1100110)
这是梁章钜因编辑《沧浪亭志》而获得的集句联。上联用欧阳修句,下联用苏舜钦句,皆沧浪亭本事。此联用了反义词“有”对“无”,“皆有情”对“本无价”。清风明月是自然美,不用花钱就可以享受,但对不懂自然美或没有时间欣赏自然美的人来说,有钱也买不到。近水遥山是无情之物,但在诗人眼里,都成了有情之物。说“近水遥山”对“清风明月”工整,是指句中自对工整,即“遥山”对“近水”,“明月”对“清风”十分工整,而且“近水”与“遥山”是反对,更有情趣。
伍生辉春联:
十年宦比梅花冷(0011001)
一夜春随爆竹来(1100110)
这是清伍生辉写的春联。上联的冷漠,反衬出下联的`热闹,也是“反对为优”的好例子。生辉居四川成都,宦情萧瑟,十年候补更无消息。某岁除夕,写了这副春联。川督锡良见其书法非泛泛流,乃召见,授署绵竹知县。
纪晓岚挽朱笥河:
学术各门庭,与子平生无唱和(11100,1100011)
交情同骨肉,俾予后死独悲伤(00011,0011100)
上联的写实,给人以交情不深的错觉,更加烘托出下联“情同骨肉”的分量。
4、叠字自对:
西湖花神庙联: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1100,110011)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0011,001100)
此联在结构上是两句,由四言句式连接六言句式构成。“红”对“翠”,“燕”对“莺”,“雨”对“风”,“朝”对“暮”,都是句中叠字自对,而且全联用叠字。由此可见,只要句中自对都是工对,全联一定是工对。
5、同边自对:
五言联或七言联只有句中自对。两句或两句以上的对联,不仅有句中自对,而且有句间自对,或称同边自对。例如:
阮元题杭州府贡院:
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1100,-1100,0011)
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0011,-0011,1100)
此联由三个四言句式加一领字(正 / 看)组成。贡院是考举人的场所。上联讲考试的季节很美,考试时文思潮涌,下笔千言,个个有希望中举。“桂”和“槐”隐含“折桂”和“槐厅”之意,即读书,应试,做官。下联讲考试的地方很美,考完后不管成绩如何,可以放松一下,去西湖赏月,钱塘观潮。用诗一般的语言给考生做政治思想工作,实在高明。此联“桂子香时,槐花黄后”和“西湖月满,东浙潮来”分别都是同边自对,很有艺术魅力。由此可知,所谓“工对”是指自对工整,不必拘泥于两边词性相对。
从短联的句中自对,发展到长联的同边自对 ,是对联发展的重要标志。同边自对是长联的基本形式。
对仗的基本技巧是“重”与“对”。由两边“相重相对”发展为同边“自重自对”使对联对仗有了广阔的天地。
6、相重相对:(已淘汰)
名满天下,不曾出户一步
言满天下,不曾出口一字
此联挂在清代钱湘灵室中,为三峰释硕揆所书。梁章钜称:“《柳南随笔》载:钱湘灵陆灿晚年居虞山,老屋三楹,适当石梅之下,松阴岚翠,如眉临目。先生兀坐其中,拥书万卷,咿唔不辍。过其门者往往驻足觇伺,流连不去,先生咿唔自若也。室中榜一联”。钱陆灿,常熟人,字湘灵,号圆沙,顺治举人。好藏书,教授常州、金陵间,从游甚众。康熙中徐乾学等为耆年会,陆灿年八十四,齿尊名高,会中人皆兄事之。有《调运斋集》。
此联作于清初。十言联中重了七字,句脚全是仄声,亦少见。现在不会有人再做这种不合格的对联了。
7、自重自对
袁箨庵门联
佛言不可说,不可说(00011,011)
子曰如之何,如之何(11100,100)
这是明荆州太守袁箨庵(于令)罢官后,流寓金陵,落魄不得意时所写的门联。《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有“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 论语卫灵公》有“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对联有什么要求2
对联的要求是既要有“对”,又要有“联”。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上下文的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幅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对联的要求如下:
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上下联词组要相同:即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
上下联词性要相同;所谓词性,是指词的类别性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上联的词性和下联的词性,按照词的先后位置,既要相同,又要相对。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上下联句法要一致;句法,就是语句构成的方法。一幅对联中,上联是由几个字组成的一共有几个音节的顿读法,下联也必须相同。
上下联平仄要相调;对联上下联的表现方法,要注意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
如:
云带钟声穿树去
平仄平平平仄仄
月移塔影过江来
仄平仄仄仄平平
另,古诗的音节主要有两种,一是两字一顿,叫“双音步”,一是一字一顿,叫“单音步”。双音步的平仄以第二字为主,第一字可不严格要求
对联也可如此。例如:
窗含西岭千秋雪
-平-仄-平仄
门泊东吴万里船
-仄-平-仄平
上联中的“窗”和下联中的“门”是平对平,“西”与“东”是仄对仄。
上下联内容要相关;如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在东林书院大门上写过这样一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上联写景,下联言志,上下联内容紧密相关,使人透过字面,很容易理解作者的自勉自励之心。
对联有什么要求3
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对联的平仄要求为“仄起平收”,即上联韵脚为仄声的话,那么下联韵脚便要平声收尾,谓之“仄起平收”。至于对联中,偶有“平起仄收”之现象,但应视为变格,不应视为对联的常例。
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宜相互衔接,不宜重复。
对联,就像律诗里的“对仗”,是文学形式之一,很高档的。讲究多一点儿。
1,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2,词性: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
3,意境:崇尚朴实无华,避免矫揉造作;
4,字数:字数越少,创作越难;字数很多尤难;
5,功底:要有足够的文学修养,丰富的生活阅历,正常的心理素质;
6,酝酿: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
7,用典:典故意思绵长,活波生动,信手拈来,事半功倍;
8,俗套:低俗庸劣的对联俯拾皆是,浸满铜臭,味同嚼蜡,令人作呕;
9,错别字:很常见;电脑打字太多了,错别字泛滥成灾;
10,上下联颠倒:最常见。有的贴在当街,字大如斗,脸上不红不白的,丢人现眼;
一滴水能够反射出太阳的七色光芒,一副简简单单的对联,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全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