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李鸿章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李鸿章,安徽合肥人,有称李合肥,世人多称李中堂。官至江苏巡抚,湖广总督,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
“俾斯麦与李鸿章会面,俾斯麦略显高傲,向李鸿章问道:听说李大人被称为东方俾斯麦,可有此事?李鸿章强势回应:我只听闻,宰相有西方李鸿章之称。”
权倾一时,谤满天下
李鸿章官至直隶总督,封疆大臣之首(也有说是东三省总督),有人说李鸿章权倾一时,只对一半,实际上的李鸿章有权没有势,有势又没有权。总所周知,大清朝的统治,是以贵族为基础的中央集权统治,也就是说,清朝,是满人的王朝。实权都被军机大臣(满人贵族亲王)所掌握,汉人想要位极人臣那比登天还要难,就连李鸿章的老师—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建立大功之后,每天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即便在用兵之际,也要裁减湘军,怕的就是功高盖主,引来猜疑。说李鸿章谤满天下,那倒是对的。无论从洋务运动,还是甲午海战,到随后的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都受到了无数的指责。朝廷指责他丧权辱国,被世人唾骂成卖国贼。
显然,这样的评价,是有失公允的,让我们来看看真实的李鸿章吧。
初露头角,平内乱
李鸿章最初登上历史舞台,是在太平天国时期。金田之乱爆发,当时李鸿章在安徽老家,作为安徽巡抚福济的幕僚参赞军事。随后李鸿章主动请缨,指挥军队一举攻克含山和巢县,李鸿章在军事上的名声就此传出。随后跟随曾国藩到江西剿灭叛乱,曾国藩曾经多次举荐李鸿章,但是都被朝廷驳回(可能不是满人),但是跟随曾国藩的几年,正是他学习积累的时间,也成为他终生受用的一段经历。
当时对抗太平军的是满清常备兵——绿营兵也称八旗兵,他们都是些平庸无能的军人,而且腐败作风严重,根本不是太平军的对手,于是曾国藩向朝廷请示,要求在体制外训练新兵,组织地方团练。由此,地方军队成为了对抗太平军的主力,其中有曾国藩的湘军,左宗棠的楚军,李鸿章的淮军等。
在李鸿章的麾下,有一支常胜军,是沪商最初雇佣的洋枪队来保卫上海的之用。之后常胜军收归李鸿章的麾下,也因此李鸿章与常胜军的首领华尔,白齐文和戈登有深交,也慢慢对西方先进技术产生兴趣。
自同治元年二月开始,李鸿章率领8000人东下到上海,统领淮军和常胜军,转战各地,开始于松江保卫战,终止于嘉兴常州攻坚战,到同治三年四月,终于平定苏南。
太平军平定后,捻军乱起,李鸿章又临危受命,破东西捻军,中国的内乱也暂时平定了。
开放视野,创洋务
从封建专制国家向近代国家转型的时代,中国第一支海军,第一批留学生,第一个煤矿,第一条铁路,第一条电报无不刻着李鸿章的名字。李鸿章所办的洋务,大体就是这些。而李鸿章下功夫最多的事业,就是陆海军事了,平定太平军后,李鸿章意识到中国的兵力平定内乱可能有余,要抵御外侮就不行了,所以他把加强国家兵力作为重要事情来抓。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海军实力居世界第八位,亚洲第一位。
晚清第一外交家,李鸿章
弱国无外交,这是新中国建立后所面临的困境,而在此之前的满清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在西方列强的面前,闭关锁国的晚清是弱国,而李鸿章为自己的弱国和戎外交思想付诸实施所做的不懈努力,尽管存在着种种的缺陷,虽然缺陷是由晚清自身封建性所带来的,和李鸿章并无关系,但是李鸿章对于推动晚清政府的外交现代化,对于消弭战争的灾祸,维持中外相安的局面,保证自强运动的逐渐开展,无疑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濮兰德的《李鸿章传》中写到:作为辞令巧善的谈判者,作为守护者通往北京外交通道的忠实卫士,作为中国冤情的主要申诉者,作为试图尽可能减轻战争失败而导致外国施予的阶段性惩罚和折磨的周旋者,他明显地成为清王朝唯一可以寄托和不可缺少的人物。
甲午风云
甲午战争的导火索是朝鲜东学党起义,当时中日双方因为出兵援助问题僵持起来,战争一触即发。此时的李鸿章本着“内需变法,外须和戎”的思想,力求国内和平,争取富国强兵的时间,于是利用和其他列强驻外大使的私交,寻求西方列强的帮助,试图“以夷制夷”,调停战事,却受到了朝廷以翁同龢为首的“清流党”的猛烈攻击,其中不乏一些得力大臣:左宗棠和张之洞。他们盲目求战,为的就是不损大清得国威,说到底还是没有走出天朝上国的思想桎梏。战争还是爆发了,结果也像历史教科书那样惨烈,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宣布破产。上面说到,北洋水师的海军实力居世界第八位,亚洲第一位,为什么在日本面前却那么不堪一击?答案能在清流党人的身上找到,一方面是翁同龢等人和李鸿章的私人恩怨,在战事上多加掣肘,另一方面户部用来制造舰队和加强防御的钱,长久以来一直用于重修颐和园,更不用说卫汝贵克扣军粮,叶志超谎报军情,方伯谦不战而降等笑话了。既然战败了,那就签约吧。
起初,清廷派往签约的是张荫桓,但是日本政府只认可李鸿章,于是李鸿章被任命未全权大臣,前往日本签约,此时他已经72岁。条约的内容相信大家也知道,赔款割地。但是李鸿章通过自己的外交手段,将损失降到了最低。在签约之前李鸿章被日本一名青年开枪打中脸颊,李鸿章当场倒下,在他醒过来后,随行官员都在关心他的身体状况,而李鸿章却说:“此血,救国矣!”,在当时国际法规定,双方外交大使都应该受到保护,而李鸿章却遭受此祸,李鸿章派人将消息传开,联合媒体和其他列强向日本施压,日本方面迫于无奈,将赔款3亿两白银降到2亿两白银。时任外交大臣陆奥宗光痛斥:“狂热爱国者真是误国啊!”这名老人顽强的在病床上继续谈判,给文明世界留下了一个有教养,有韧性的良好印象,表明他遵守了儒家学者的优秀传统,无不引起普遍的钦佩之情。
随后,李鸿章又努力寻求国际斡旋,动用所有外交手段,联合英美法德俄等国干涉和谈,不惜引狼入室也要保住清国疆土,于是日本在列强的干涉下,交还辽东半岛。李鸿章利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尽可能维护中国国体大致完整,保护了中国没像其附属国一样沦为殖民地,为中华的去崛起复兴保留了一份坚实的基础。
李鸿章不该是卖国贼
日本媒体评论李鸿章: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就连当年李鸿章遇刺后,改道的那条小路,被日本官方命名为“李鸿章道”。美媒将德国首相俾斯麦,美国总统格兰特,李鸿章称为19世纪三大伟人。梁启超在《四十年中国大事记》指出: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清史稿》也说:独立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人当其冲。李鸿章一人将老态龙钟的满清从野蛮带进了文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奈何他手中的筹码太少了,生不逢时,可能就是他人生最好的诠释,李鸿章说:一生风雨裱糊匠,李大人,真中堂也。
这是李鸿章的一首绝命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已,诸君莫作等闲看。
参考文献:
《李鸿章传》——梁启超
《李鸿章》——濮兰德
“俾斯麦与李鸿章会面,俾斯麦略显高傲,向李鸿章问道:听说李大人被称为东方俾斯麦,可有此事?李鸿章强势回应:我只听闻,宰相有西方李鸿章之称。”
权倾一时,谤满天下
李鸿章官至直隶总督,封疆大臣之首(也有说是东三省总督),有人说李鸿章权倾一时,只对一半,实际上的李鸿章有权没有势,有势又没有权。总所周知,大清朝的统治,是以贵族为基础的中央集权统治,也就是说,清朝,是满人的王朝。实权都被军机大臣(满人贵族亲王)所掌握,汉人想要位极人臣那比登天还要难,就连李鸿章的老师—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建立大功之后,每天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即便在用兵之际,也要裁减湘军,怕的就是功高盖主,引来猜疑。说李鸿章谤满天下,那倒是对的。无论从洋务运动,还是甲午海战,到随后的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都受到了无数的指责。朝廷指责他丧权辱国,被世人唾骂成卖国贼。
显然,这样的评价,是有失公允的,让我们来看看真实的李鸿章吧。
初露头角,平内乱
李鸿章最初登上历史舞台,是在太平天国时期。金田之乱爆发,当时李鸿章在安徽老家,作为安徽巡抚福济的幕僚参赞军事。随后李鸿章主动请缨,指挥军队一举攻克含山和巢县,李鸿章在军事上的名声就此传出。随后跟随曾国藩到江西剿灭叛乱,曾国藩曾经多次举荐李鸿章,但是都被朝廷驳回(可能不是满人),但是跟随曾国藩的几年,正是他学习积累的时间,也成为他终生受用的一段经历。
当时对抗太平军的是满清常备兵——绿营兵也称八旗兵,他们都是些平庸无能的军人,而且腐败作风严重,根本不是太平军的对手,于是曾国藩向朝廷请示,要求在体制外训练新兵,组织地方团练。由此,地方军队成为了对抗太平军的主力,其中有曾国藩的湘军,左宗棠的楚军,李鸿章的淮军等。
在李鸿章的麾下,有一支常胜军,是沪商最初雇佣的洋枪队来保卫上海的之用。之后常胜军收归李鸿章的麾下,也因此李鸿章与常胜军的首领华尔,白齐文和戈登有深交,也慢慢对西方先进技术产生兴趣。
自同治元年二月开始,李鸿章率领8000人东下到上海,统领淮军和常胜军,转战各地,开始于松江保卫战,终止于嘉兴常州攻坚战,到同治三年四月,终于平定苏南。
太平军平定后,捻军乱起,李鸿章又临危受命,破东西捻军,中国的内乱也暂时平定了。
开放视野,创洋务
从封建专制国家向近代国家转型的时代,中国第一支海军,第一批留学生,第一个煤矿,第一条铁路,第一条电报无不刻着李鸿章的名字。李鸿章所办的洋务,大体就是这些。而李鸿章下功夫最多的事业,就是陆海军事了,平定太平军后,李鸿章意识到中国的兵力平定内乱可能有余,要抵御外侮就不行了,所以他把加强国家兵力作为重要事情来抓。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海军实力居世界第八位,亚洲第一位。
晚清第一外交家,李鸿章
弱国无外交,这是新中国建立后所面临的困境,而在此之前的满清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在西方列强的面前,闭关锁国的晚清是弱国,而李鸿章为自己的弱国和戎外交思想付诸实施所做的不懈努力,尽管存在着种种的缺陷,虽然缺陷是由晚清自身封建性所带来的,和李鸿章并无关系,但是李鸿章对于推动晚清政府的外交现代化,对于消弭战争的灾祸,维持中外相安的局面,保证自强运动的逐渐开展,无疑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濮兰德的《李鸿章传》中写到:作为辞令巧善的谈判者,作为守护者通往北京外交通道的忠实卫士,作为中国冤情的主要申诉者,作为试图尽可能减轻战争失败而导致外国施予的阶段性惩罚和折磨的周旋者,他明显地成为清王朝唯一可以寄托和不可缺少的人物。
甲午风云
甲午战争的导火索是朝鲜东学党起义,当时中日双方因为出兵援助问题僵持起来,战争一触即发。此时的李鸿章本着“内需变法,外须和戎”的思想,力求国内和平,争取富国强兵的时间,于是利用和其他列强驻外大使的私交,寻求西方列强的帮助,试图“以夷制夷”,调停战事,却受到了朝廷以翁同龢为首的“清流党”的猛烈攻击,其中不乏一些得力大臣:左宗棠和张之洞。他们盲目求战,为的就是不损大清得国威,说到底还是没有走出天朝上国的思想桎梏。战争还是爆发了,结果也像历史教科书那样惨烈,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宣布破产。上面说到,北洋水师的海军实力居世界第八位,亚洲第一位,为什么在日本面前却那么不堪一击?答案能在清流党人的身上找到,一方面是翁同龢等人和李鸿章的私人恩怨,在战事上多加掣肘,另一方面户部用来制造舰队和加强防御的钱,长久以来一直用于重修颐和园,更不用说卫汝贵克扣军粮,叶志超谎报军情,方伯谦不战而降等笑话了。既然战败了,那就签约吧。
起初,清廷派往签约的是张荫桓,但是日本政府只认可李鸿章,于是李鸿章被任命未全权大臣,前往日本签约,此时他已经72岁。条约的内容相信大家也知道,赔款割地。但是李鸿章通过自己的外交手段,将损失降到了最低。在签约之前李鸿章被日本一名青年开枪打中脸颊,李鸿章当场倒下,在他醒过来后,随行官员都在关心他的身体状况,而李鸿章却说:“此血,救国矣!”,在当时国际法规定,双方外交大使都应该受到保护,而李鸿章却遭受此祸,李鸿章派人将消息传开,联合媒体和其他列强向日本施压,日本方面迫于无奈,将赔款3亿两白银降到2亿两白银。时任外交大臣陆奥宗光痛斥:“狂热爱国者真是误国啊!”这名老人顽强的在病床上继续谈判,给文明世界留下了一个有教养,有韧性的良好印象,表明他遵守了儒家学者的优秀传统,无不引起普遍的钦佩之情。
随后,李鸿章又努力寻求国际斡旋,动用所有外交手段,联合英美法德俄等国干涉和谈,不惜引狼入室也要保住清国疆土,于是日本在列强的干涉下,交还辽东半岛。李鸿章利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尽可能维护中国国体大致完整,保护了中国没像其附属国一样沦为殖民地,为中华的去崛起复兴保留了一份坚实的基础。
李鸿章不该是卖国贼
日本媒体评论李鸿章: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就连当年李鸿章遇刺后,改道的那条小路,被日本官方命名为“李鸿章道”。美媒将德国首相俾斯麦,美国总统格兰特,李鸿章称为19世纪三大伟人。梁启超在《四十年中国大事记》指出: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清史稿》也说:独立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人当其冲。李鸿章一人将老态龙钟的满清从野蛮带进了文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奈何他手中的筹码太少了,生不逢时,可能就是他人生最好的诠释,李鸿章说:一生风雨裱糊匠,李大人,真中堂也。
这是李鸿章的一首绝命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已,诸君莫作等闲看。
参考文献:
《李鸿章传》——梁启超
《李鸿章》——濮兰德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