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佾篇

 我来答
刚阳文化
2022-07-14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19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34万
展开全部
3.6 原文: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释义: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阻止吗?”冉有回答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懂礼吗?”

感悟:祭祀神明这件事,本身就有个哲学悖论。祭祀泰山就是承认泰山具有神性,不是普通的凡人,那么连普通的凡人都知道,季氏的行为是不对的,那他怎么会以为自己去祭祀泰山就能得到神灵保佑呢?如果他只是为了面子去祭祀,认为自己已经拥有祭祀的资格,那又何必去祭祀泰山呢?所以这句话依旧是孔子看不惯季氏的行为,对他们进行的讽刺。

3.7 原文: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释义: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一定是比射箭了。比赛时,相互作揖谦让后上场。射完后,登堂喝酒。这是一种君子之争。”

感悟:君子无所争,并不是如老庄思想的顺其自然,而是在有规矩,相互尊重以及不为短期利益的情况下进行良性竞争。即便是为了竞争,也是一种君子之争。其争也君子,以君子的方式,才是有底线的竞争。对我的启示是,良性的竞争反面是恶性竞争,看看恶性竞争造成的后果,两败俱伤是最轻的。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降低效率以及不为人所耻的行为,都是不讲规矩的后果。

3.8 原文: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释义:子夏问道:“‘轻盈的笑脸多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多媚呀,好像在洁白的质地上画着美丽的图案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先有白色底子,然后在上面画画。”子夏说:“这么说礼仪是在有了仁德之心之后才产生的了?”孔子说:“能够发挥我的思想的是卜商啊!可以开始和你谈论《诗经》了。”

感悟:孔子以诗育人,他曾经赞扬过子贡,这句话是赞扬子夏。大概就是称赞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照搬孔子的原话,只是复印机,而他们俩能够温故知新,将旧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知识上,有新的理解,才能教学相长,被孔子所称赞。对我的启示是,学习不是一味的学,而是不断的思考,不断的领悟,并且与自己已有的知识连接起来,产生新的火花碰撞,这大概才是真正的学习吧。

3.9 原文: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释义:孔子说:“夏代的礼仪制度,我能说一说,但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作证明;殷代的礼仪制度,我能说一说,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作证明。这是杞、宋两国的历史资料和知礼人才不足的缘故。如果有足够的历史资料和懂礼的人才,我就可以验证这两代的礼了。”

感悟:这句话是孔子研究古代文献发出的一句感叹,他在研究夏商两朝的礼仪的时候,说自己能够说明白一些制度。但看到他们的后代杞国和宋国时,已经没有考办法考证。所以如果有足够的历史资料和懂礼的人才,他就可以验证这两个朝代的礼了。对我的启示是,研究古代的文献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信口胡诌的,需要大量的翻阅前人留下来的资料,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才能完整的呈现出过去的事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