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沸点100、凝固点0、密度是1,到底是人为规定,还是推断出来的?
在初中物理中都能找到答案。
初中物理中只涉及温度的常用单位:摄氏度,符号℃。摄氏温标是由瑞典物理学家摄尔修斯在1742年建立的,摄氏温标是把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规定 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 规定 为100℃,在0~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1℃。事实上,最初是把标准大气压下的冰的熔点规定为100℃,水的沸点规定为0℃,为了照顾人们的习惯,后来才改为现在这样。
水的密度没有明确说明是如何规定的,但密度单位是导出单位。根据密度的定义,密度的单位由质量和体积的单位组成。而质量单位“千克(kg)”起源于法国,1791年,法国 规定 4℃时1L纯水的质量为1kg,并在1799年制成千克原器,由于当时保存在档案局,所以叫“档案千克”。后来,被国际 社会 所接受,1889年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批准防止法国的“档案千克”作为质量计量的国际千克原器。
算算吧,水的密度ρ=m/V=1kg/1L=1kg/L。
不过,水在0~4℃之间具有反常膨胀的性质,所以,1kg/L是水的最大密度。
你居然不以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为前提,嫌袭证明你的物理知识连初中都还没毕业,孩子,心里有疑问不用急着上网问答案,多读几年书,就会懂了
水的沸点100、凝固点0、密度是1,到底是人为规定,还是推断出来的?
这是分不清客观规律和主观认识的一个典型认知问题。在我们这个世界蕴含着很多规律,这些规律是大自然本身天然存在的,人无法改变规律,也无法创造规律,只能够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改变自己的生活。
客观自然规律和人的主观认识的问题,是两码事。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有正确的真实的,也有错误的扭曲的。
比如对日月食的认识,这本来是由于太阳、地球、月亮运行到一条直线上,地月相互遮挡阳光导致的现象,科学认识到了这一点,就能够计算出什么时候再次发生日月食;而古代民间就认为这是神迹现象,什么天狗吞日、吃月等,是灾难象征。
这里面,日月食是自然规律,人的认识是对自然现象的主观反映。
人们对水的认识也是这样。水的相变(在一定条件下物态发生变化)是客观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水在温度适宜时,一般以液态存在;当冷到一定温度时,就会结冰,成为固态;但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沸烂尘腾,挥发成气态。
在不同的压力下,水的相变温度会发生变化。
那么对于水的温度,什么时候会结冰,什么时候会挥发,人们就要确定一个标准,让大家的认识统一起来,在讨论问题时能够说到一处去,否则就会形成相互都不知所云。
如在讨论水时,大家只知道结冰了,那么不结冰时这一段用什么来做刻度呢?就没法子了。
所以就要有一个统一的描述标准,这就是温标。
温标是人类对自然温度的一种标度,是主观意识的体现。就像人们出生都会取一个名字,这并不改变人的性质,只是为了区分此人与彼人而已。
温标开始有更多种,是根据经验来定下的,因此对于水的冰点、沸点都有不同的表述。
古代有列氏温标、兰氏温标、华氏温标、摄氏温标等等,都是人类根据经验判断确定的水温标度,现在世界上还在使用的经验温标主要有摄氏度和华氏度。
这两种温度都是利用某种物质的物理量与温度变化关系,用实验方法加经验判断确定的。
华氏温度是1714年德国人华伦海特用水银为介质,根据水银体积随温度变化为依据制成了玻璃水银温度计,他规定水的沸腾温度为212度,氯化氨和冰的混合物为0度,在这两个固定点中间等分212等分,每1份为1度,记作℉。
这就是华氏温标,是以华伦海特名字头字母命名的。
1740年,瑞典人摄氏把冰点定为0度,把水的沸点定为100度,在这个两个固定点之间等距离分成100份,每1份为1度,记作1℃,这就是摄氏温标,以摄氏的名字命名。
兰氏温标和开氏温标也是这样来的,但温度标记更复杂,现在已经淘汰了,就不细说了。
这些经验温标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随意性,在不同地区和任意场合就很难适应。芹历兄
开氏温标是现代科学的标准温标。1848年,举世闻名的科学巨匠,大西洋海底电缆的创造者,电磁理论的开路先锋和热力学的奠基人之一,英国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工程师威廉·汤姆逊·开尔文勋爵,创立了热力学温度,这就是现代温标的科学标尺~开氏温标。
这是一个纯理论温标,与温度物质属性无关,符号T,单位K(称开尔文,简称开)。
开氏温标是用理想气体来确立的,它的零点叫绝对零度,根据热力学中理想气体分子平均动能方程:Ek=ikT/2
得出:当温度达到绝对零度:T=0 K时,气体分子动能为零。这就是我们世界最低温度,是一个不可能达到的温度。
但开氏温标只有下限,没有上限。
为了适应人们已经形成的习惯,计算更方便,开氏温标每一度的刻度以摄氏度相等。
绝对零度0 K对应摄氏度-273.15℃;水的冰点摄氏度为0℃,对应开氏温度为273.15K;水的沸点100℃对应开氏度为373.15K,以此类推,不管升高多少度,开氏度都是比摄氏度多273.15度。
比如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K,就是摄氏度约5726.85℃。不过在宇宙万度亿度高温表述中,这点标度差异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以上可以看出,自然温度是客观不变的,人们对温度的衡量是主观可变的。 开氏温标的出现,对世界温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现在世界上所有的温标都以开氏温标为准,开氏温标是人类对自然界规律科学认识的一个标准,是国际单位制7个基本量之一。
摄氏度t与开氏度T的换算关系为:T(K)=273.15+t(℃)
而华氏度F与摄氏度t的换算关系为:℉=t(℃)x1.8+32
换算结果是100℃=212℉/0℃=32℉
因此,热力学温标与华氏温标换算关系为:K=(F-32)×5/9+273.15或F=(K-273.15)×9/5+32。
但不管怎样,水的物态变化是自然规律,人们对水在不同温度下相变规律认识,定下的刻度是主观的结果,这是人类对自然规律正确真实的反映。
感谢阅读,欢迎讨论。
任何你已知的数据都是人类为了方便计算而去定义的一个数值而已,比如你知道的一天24小时,它原本就是那么长一段过程,你可以把它定义成任何一种你喜欢的计算方式,比如一天是30小时,或3小时,或随便你爱怎么算怎么算,但这个过程的长度是不变的,水的沸点什么的你以为是100摄氏度,换成华氏度数值就不是100了,但沸点依然存在而且没有变化,只是换了个数值去体现它,让你有个基础的认知、计算、比较的概念罢了
由太上老君、佛祖、真主、耶稣等几位院士,连夜开会讨论做出的决定。
规定的,你因果关系搞反了,在一个大气压下,水结冰的温度规定为0度,沸腾规定为100度,因为之前没有这个概念。
最初,有人做成水银温度计,降温,测水刚结冰的温度,设为0℃;再加热,测水烧沸的温度,设为100℃——即水的冰点为0度,沸点为100度,这就是摄氏温度计。
又有人将1毫升的水放天平上称重,将1毫升的水的重量定为1g(克),即水的比重(1毫升的水的重量)为1克。
若你学过中学物理,早该知道这是人为规定的还是猜测的吧。
是人为规定的。
你说的水的沸点100度,凝固点0度,其实是摄氏度的定义。摄氏度规定,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的混合物的温度定义为0度,水的沸点定义为100度。
密度也是如此,定义标准大气压和温度情况下,纯净的水的密度为1。
这样人为规定是必要的,因为一切度量衡,必须有一个基本参考物。
水是最常见的物质,很多度量衡都以水为参考物;数字0,1,10,100,常作为参考的数字;球体是最常见的用来作为参考物的形状。
科学家打造最圆的球也是为了度量。
问这个问题,明显初中物理是 体育 老师教的。你要搞明白不是人们定义了水的冰点与沸点温度,而是人们利用水的冰点与沸点温度定义了摄氏温标,将一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义为摄氏0度,再将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定义为摄氏100度,然后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就是一摄氏度。
这些都是人为规定的。作为其他物质和物理量的基准。
因为水,是自然界最为常见的物质。它还具有多种形态,气态水蒸气,固态冰和液态水。
而且,各种物质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水是作为各种物质的参照物,就规定他的密度,沸点等等数值作为基准
2023-06-12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