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个人经历 5

越详细越好谢谢... 越详细越好谢谢 展开
 我来答
来自岘山古灵精怪的灰太狼
高粉答主

2019-11-28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8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8万
展开全部

1962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葫桥村的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里,父亲是一名木匠,母亲则是当地生产队的妇女队长。俞敏洪还有一个姐姐,是一名赤脚医生。

1976年,俞敏洪初中毕业,毕业后并没有上高中,而是回农村去了。因为当时政策是贫下中农的子女一家只能有一个人上高中。俞敏洪的姐姐是高中毕业。

1978年,初中毕业于江阴市夏港中学,同年,参加高考落榜。

1980年,第三次参加高考,顺利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这次高考的英语成绩是93分。

1985年,正式于北京大学毕业,之后留校任教。

1991年,俞敏洪从北大辞职,和女友租下一间农民房。女友给房东的孩子做家教,俞敏洪在社会上的培训学校打工,随后发现观念相差颇大,于是萌发了自立门户的念头。

1993年,俞敏洪正式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



扩展资料

人物轶事:俞敏洪进入北大英语系,然而在那里“发现自己哪方面都不行”。他不会讲普通话。以至于第一次上课做自我介绍,他发言之后,多数同学没有听懂。当时的班长、后来跟俞敏洪、徐小平并称“新东方三驾马车”之一的王强站起来说:俞敏洪同学,你能不能不讲日语?

好面子的俞敏洪此后轻易不敢举手发言。因为每次一发言,老师就会让他再说一遍,同学们也会再笑一次。他也不敢参加任何学生社团的活动。因为认定自己很土,更不敢去对女生表白。他在北大读了5年,包括一年因肺结核病休,在这两件他认为“大学最重要的事情”上,都留下了遗憾。

差不多有一年时间,他一个人躲在北大的小树林里听广播,模仿电台的播音员去说话,才让别人能够听懂自己的普通话。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俞敏洪:阿里上市 老婆催我"你得像马云一样成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俞敏洪

孤小葱Ml
2019-11-23
知道答主
回答量: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930
展开全部
1962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葫桥村的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里,父亲是一名木匠,母亲则是当地生产队的妇女队长。俞敏洪还有一个姐姐,是一名赤脚医生。
1976年,俞敏洪初中毕业,毕业后并没有上高中,而是回农村去了。因为当时政策是贫下中农的子女一家只能有一个人上高中。俞敏洪的姐姐是高中毕业。[14]
共20张
生活照
1978年,初中毕业于江阴市夏港中学,同年,参加高考落榜。
1979年,第二次参加高考再次落榜,之后俞敏洪上高考补习班,并报考北京大学。
1980年,第三次参加高考,顺利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这次高考的英语成绩是93分。
1982年,俞敏洪患上肺结核,休学一年。[15]
1985年,正式于北京大学毕业,之后留校任教。
1988年,俞敏洪计划出国,同年参加托福考试考了663分。
1989年,由于美国开始对中国紧缩留学政策,留学生的人数大幅减少。环境变化之后,为了赚钱,俞敏洪约王强等同学在校外办班开始赚课时费。
1990年,北京大学对俞敏洪的创收行为很不满,给予了处分,在列举处分理由中,其中之一是,打着北大的名义私自办学,影响了教学次序。
1991年,俞敏洪从北大辞职,和女友租下一间农民房。女友给房东的孩子做家教,俞敏洪在社会上的培训学校打工,随后发现观念相差颇大,于是萌发了自立门户的念头。
1993年,俞敏洪正式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16]

俞敏洪、徐小平和王强在一起
1995年,新东方的学生已经发展到了一万五千人,俞敏洪已经不再考虑出国的事情了,同为北大教师的徐小平和北大同学王强回国加盟新东方。三人号称新东方的三驾马车。
2003年,新东方学校注册成立了新东方教育集团,俞敏洪身兼董事长和总裁职务。[17]
2006年9月7日,新东方(NYSE:EDU)在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18]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柏颖9Y
2020-05-31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01
展开全部
1962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葫桥村的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里,父亲是一名木匠,母亲则是当地生产队的妇女队长。俞敏洪还有一个姐姐,是一名赤脚医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949074b1c
推荐于2019-11-04 · TA获得超过43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7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俞敏洪,1962年生,江苏江阴人,民盟成员。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大学学历。

  1985年任北京大学外语系教师,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2003年成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

  俞敏洪领导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目前在全球拥有二十所新东方学校,两家专业研究机构,五家子公司及北美分公司,业务涵盖教育培训、教育研发、图书杂志音像出版、出国留学服务、职业教育、在线教育、教育软件研发等多个领域。截至2005年5月,已累计培训学员达250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在海外各大名校就读的中国留学生中有70%来自新东方。

  俞敏洪及其领导的新东方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新东方自创立至今已在全国举办免费英语培训讲座数千场,听众累计近1000万人次,同时为众多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免费培训。新东方还积极参与社会救助行动,多年来各项捐款捐物总计近千万元。

  俞敏洪的优秀事迹被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美国《时代》周刊等众多中外媒体关注和报道,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从高考三次落榜到70%的哈佛、耶鲁的中国留学生见面后叫一声俞老师;从一次次留学申请失败到指点莘莘学子远渡重洋;从唱独角戏的创业者到成为拥有4000员工的企业掌舵人;俞敏洪的事业经过了一次次的峰回路转。在他看来,把握自己就是把握机遇。

  逾矩 偏离别人设计的轨迹

  俞敏洪有过三次高考落榜的经历、留学的宿愿未能实现,以及后来当老师的种种不如意,但是他从不曾妥协。他认为这是生活在让他懂得如何在“绝望中去寻找希望”,从而主动地把握自己的人生轨迹。

  “如果我当年落榜、留学失败、被北大处罚后接受大家的劝说安静地过日子,现在我可能是个农民,可能是个外语系副教授,我可能和很多人一样过着单位、社会为你设计的被动生活。”对此,俞敏洪认为,被动的生活一旦成为一种无意识的习惯,我们像磨上的驴一样被各种各样的事情牵着鼻子在原地转圈子,但由于被牵得太久了就忘了我们是被牵着鼻子在生活,有时候不被牵着还感觉不舒服。但谁也无法预测未来。比如王强两度飞越重洋并定居美国,经过超常的努力,成为贝尔实验室的高级电脑工程师,现在成为国内最著名的口语教师;被朋友们怀疑其不食人间烟火的哲学家包凡一,在北美的现实压迫下,读完传播学硕士之后,再熬出一个MBA,居然成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会计师……每个人都偏离了专业为他们设计的发展轨迹。所以要主动地把握未来。把握未来的过程中,你首先要有勇气走出这种生活,而走出这种生活又需要你放弃原来的既得利益和习惯。人最坏的习惯之一就是抱住已经拥有的东西不放,其实一个人只要舍得放下自己的那点小天地,就很容易海阔天空。

  当然,主动把握自己并不等于盲目出击,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选择一条发展道路,也许前景暂时不算明朗,但兴趣推动下的努力最终会帮助自己拨得云开见月明。

  敏感 以同情心寻找机遇

  当大学生、研究生甚至海归越来越多,怀才不遇的叹息声也越来越常见。作为国内最著名的培训机构新东方的创造者,俞敏洪认为机遇其实就在自己不断仔细观察所属的社会环境,认真思考、归纳总结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面临着得与失、取与舍、成与败,是一次次顺流逆流中痛并快乐的自我更生。

  在创办新东方学校以前,身为北大教师的俞敏洪为其他培训机构打工。工作中冷眼旁观,俞敏洪发现大量的培训学校对学生的态度、管理和理念上有缺陷。“我也是从学生走来,而且为了高考还参加过辅导班。我就想,如果我来管的话,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帮助学生,吸引学生。”12年后俞敏洪回忆当年创办新东方的初衷,在他看来,之所以选择进入民办英语培训领域,是因为自己作为一个曾经接受过补习的学生,所以了解学生渴望帮助的迫切心理;因为自己是一个外语老师,所以有机会接触到外语培训的领域,从而了解外语培训领域的新动向。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找到市场的需求,并不断思考改进的方式,每一步都在困难中寻找新的希望,机遇就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宽宏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职场中的每一次升迁都意味自己角色的转换,如何更好地在新岗位中扮演新角色对于很多人而言,是一个痛苦的转变,尤其是由技术岗位转向管理岗位的过程中,很多人不知所措。对此,一直认为自己是由教书匠转化为职业经理人的俞敏洪表示,任何转变都意味着获得与失去并存,在获得的同时,必须学会放下。所谓放下就是在学会发现他人的优点的过程中认可他人,并适当地把可能属于自己的权力、荣耀让更多人和你一起分享.

  俞敏洪表示,过去自己一个人演独角戏时各种成功与荣耀都集中在自己身上,自己也可以一言九鼎。但是当组织结构不断扩大,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无法完成整个机构的运转时,吸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成为管理成功的关键。在现代化的管理组织机构建立的过程中,自己的决策能力必然会被越来越多的智囊所淡化,同事们的直言甚至可能伤害自己的尊严。那么,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加强与团队中所有人员的相互了解。只有对每个人的个性、道德品格、缺点非常了解后,大家才可能一起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而且是毫不留情面。了解方式可以是工作中的互相切磋,可以是哥们似的促膝谈心,根据不同同事的性格制造增进了解的机会非常必要。当你知道了对方的缺点,也同时知道对方优点的时候,做一件事情要学的就是尽可能使用对方的优点,避开对方的缺点。对任何一个人的优点弘扬,可以使自己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在应用自己的长处做事。同时作为一个管理者只有看到大家的长处,并认可长处,才有可能心服口服地把曾经属于自己的权力、荣誉逐渐让渡。每个管理者都希望成功,任何一个优秀的同事也渴望成功,让更多的优秀同事享受你让渡的荣耀是团队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资料: http://hi.baidu.com/lsk8/blog/item/39b304d1d1afded3572c84da.html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bbd82d6
2006-10-13 · TA获得超过17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俞敏洪简介』

俞敏洪,北京新东方学校校长,中外闻名的英语教学专家,由他创办的新东方学校目前已经占据了北京80%,全国50%的出国培训市场,年培训学生超过15万人次,国外的留学生70%是其弟子,由于他对留学事业的杰出贡献,被尊称为“留学教父 ”。

他精通英语,尤其擅长词汇,在词汇方面的造诣几乎已经到了一种无人能及的地步。他所著的GRE词汇精选系列丛书,专为GRE考试复习而准备,同时也可用于水平的提高,掌握这些单词即可具备高级英语水平。
三年高考两次落榜,第三年复读因丰富的落榜经验而当选为班长,结果班长不负众望,一举考上北京大学西语系。

考上北大之后并没有尝到多少欢欣鼓舞就陷入痛苦。班里只有他一个农村学生,不会说普通话,衣着土气十足,知识面窄,不善与人交流,最要命的是大三时患肺结核不得不休学一年。

毕业后留校任教,在北大长达六七年的时间内默默无闻,甚至没有谈上一次恋爱,俞敏洪把这归结为“对一个男人摧毁性的打击”。

1988年,同学纷纷出国,俞敏洪也把出国当成目标,结果连考三年,即使托福和GRE全部过关,终于还是没能联系到一家愿意接收他的大学,出国梦想破灭。

出国未成的代价是经济的窘迫,只好为校外培训机构教课赚点“外快”,被北大发现并毫不客气地通报批评,颜面尽失之下愤而辞职。这时突然发现人生带了点走投无路的感觉,于是笔记本上出现了这句著名的“格言”。

16日,俞敏洪在省体育馆做万人演讲时说:“每一种绝望的背后都蕴藏着另一种希望!”这句话同样有他自己的经历为证:

大学时的自卑使他充分利用时间,别人娱乐休闲时他拼命读书,而且写诗歌、写散文,练就了优美的文笔,终于在数年后凭借“内秀”赢得了一个“校花级”的女友。

出国虽未成功,但三年中积累的丰富的考试经验和对出国流程的熟悉,使他看到自己在出国培训行业方面的优势,1993年创办了新东方。

新东方成立后的经历同样充满了碰壁和抗争。由于大学教师相对封闭的生活,他严重缺乏社会经验,当面对同行的恶性竞争,他不知所措,当必须同各个部门建立良好关系,他又不知所措……渐渐的“脸皮厚了”,学会了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懂得了应对社会的种种技巧。

所以俞敏洪说,新东方是自己出国梦想的“废墟”上长出的一棵新苗,对一次次绝望境遇的突破令它茁壮。他告诉我们,办新东方的将近13年来,他曾经无数次想放弃,如果任何一次放弃成为现实,都不会有现在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我们渐渐明白为什么他的演讲会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当面对这样一个经历本身就是一部励志教材的人时,没有谁不能从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希望和未来。

“我愿意做把珍珠串起来的线”

俞敏洪有着很强的自嘲精神,他说这也是被生活磨练出的智慧,“比如别人说你是一条虫子,你说我连虫子都不如,好,别人拿你没办法了。”

1995年底,新东方已经迅速发展到同期在校学生数千人的规模,这时俞敏洪发现自己一个人的精力不能让新东方再有所突破,他想到了那些大学时代优秀的校友。

在美洲,俞敏洪冒着暴风雪驾车长途“奔袭”,在过着优裕生活的同学们家里,青梅煮酒纵论国内形势、现身说法谈说成功况味,终于煽动得那些“比他优秀”的校友纷纷归国,加入新东方阵营。从此新东方如虎添翼,迅速做成全国外语培训行业第一品牌。

当面对一片大好的发展形势,为什么不吃“独食”,而要召唤回那么多的精兵强将,甚至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竞争对手?俞敏洪说,首先是当时中国改革开放已成定局,出国潮形成巨大的市场空间,完全可以各做各的互不干扰,所以他们约定了在新东方的招牌下各自的创业领域。另外是因为自己的个性,喜欢和朋友们在一起,独自做事让他孤独而忧郁,而且他觉得自己有能力凝聚这帮人。

周成刚是俞敏洪的高中同学,当年因为仅有一次落榜经验而“屈居”班里的英语课代表,后来成为英国BBC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如今是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裁。他告诉我们,敏洪最大的魅力是他的气度和胸怀,没有这一点留不住新东方众多的“牛人”。

但是,俞敏洪把这归结为自己性格中的弱点带来的反面优势。他说,自卑使人敏感,继而懂得察言观色,揣摩别人心理,这种敏感一旦回归了自信,会形成一种更善于与人沟通的能力,做事就更容易成功。

俞敏洪用一个比喻形容新东方“大腕云集”状态下的自己:新东方的成功来自于一批人的个性魅力,我惟一做到的就是把这批人拢在一起变成一个团队,每个人的个性不一样,每个人都是一颗珍珠,我愿意做把珍珠串起来的线,非常耐磨,有自我修复功能,这条线在这些珠子中不值钱,但是能把大家变成美丽的项链。

关于这条“项链”,俞敏洪还曾经有过一个自嘲的搞笑说法:一只“土鳖”带着一群“海龟”在奋斗。

“新东方带给我的最大财富不是钱”

2000年到2003年,新东方经历了痛苦的转型阶段。由于每个领域都急剧扩张,利益的冲突在所难免,俞敏洪发现,当初的哥们儿合伙制、干活挣钱分钱的聚合方式不再适应形势,反而成为发展的障碍。他们不得不寻求规范的制度保障,而这就面临要么解体,要么实现利益和权力再分配的局面。

俞敏洪再次经历了一种绝望,在无数人眼里已经足够成功的他,独自一人处于无助的煎熬中。他告诉我们,那个时候,无休止的争吵考验着曾经的友情,很好的朋友濒临反目。

但是新东方最终走出了那个纷争的阶段,他们请来专业的咨询公司,帮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04年以后的新东方开始以国际标准锻造企业,建立起了董事会,有了制度框架下的决策层和管理层,大家围

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做事,而不是原来的“山大王”各自独大。俞敏洪说,我们的核心人才一个都没有走,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家为了一个团队的未来完成个人的妥协和让步,可以说给中国知识分子创业树立了榜样。

这一切应该归功于这是一群有志于教育事业的理想主义精英。俞敏洪说,我们大家都明白,教育是一种氛围,而不是一栋楼或多少资产,新东方的上空笼罩着一股“气”,这是人才的沉淀形成的,人散了,“气”就散了,事业不可能做大,这也是许多培训机构想要模仿新东方而无法做到的。

事实上,作为拥有全球26个分校,年培训学员80万人,下辖密布在教育产业链上图书出版、在线教育、软件研发等众多分支企业,资产数亿元的大型综合性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如今的俞敏洪有着另外一种烦恼:他为此牺牲了许多的个人兴趣和爱好,喜欢的研究领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原本一窍不通的企业管理、国际财务、资本运作等知识不得不从零开始。

财富已经不是俞敏洪和新东方人的第一追求,他说,对于企业来说,如果以赚钱为终极目标,肯定做不长,钱只是过程和手段,为了目的服务。新东方现在的最高目标,就是教育和教育产品的开发,新教育模式的探索,为中国未来的教育打开道路。这个目标,不是说有钱就能实现的,“我们每个人为了钱干活的成分占不到50%”。

具体到俞敏洪个人,也是一样,他说,我最喜欢的是教书,但是假如说只是教书别的都不去做,新东方也不会有发展。在这一突破自己的过程中带给我的最好的东西,不是财富,而是领悟、体会、感觉、思考,是一种磨练之后的平和心态。

对于俞敏洪来说,任何一次更大成功的背后,都可能意味着更大的失败,但是有了这种比财富更重要的心态,任何的失败都不足畏惧,也许这就是他“绝望中寻找希望”的秘诀所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