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住户存款增加超 10 万亿元,为什么国人更爱存钱了?
人民银行公布的2022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住户存款增加10.33万亿元,同比多增2.88万亿元。按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的全国人口14.1亿为基数计算,相当于人均多存了约2040元。
央行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4.05万亿元,住户存款增加7.45万亿元。2022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8.82万亿元,住户存款增加10.33万亿元,同比多增2.88万亿元。
这一数据也与储户问卷调查结果一致。此前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3%,比上季增加3.6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3.8%,比上季增加0.1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17.9%,比上季减少3.7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在增加,而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在减少。
“近年来我国居民存款增长较快,尤其是2022年居民存款增速显著加快,在人民币存款中的占比持续提升。居民存款大幅度增长、储蓄意愿增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短期影响也有长期因素。”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向人民网财经表示。
他分析表示,从短期因素看,主要是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从长期因素看,居民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预期提高,使得居民预防意识和储蓄意愿明显增强。
“居民存款持续增加提高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增强居民部门抵御风险能力,但也反映出居民对未来预期转弱、消费需求不足、投资意愿下降等问题。”董希淼表示,下一步,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稳住居民预期和信心,进一步提振居民消费和投资。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中新网“中国新观察”栏目表示,居民存款大幅度增长、储蓄意愿增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短期影响也有长期因素。
董希淼指出,从短期因素看,主要是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今年3月份以来,我国疫情持多点散发,部分企业难以正常生产经营,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导致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上升。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影响,我国资本市场波动加剧,股票、基金收益明显下降,特别是银行理财产品出现“破净”,导致居民风险偏好有所下降,部分资金重新流向存款。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研报中表示,2020年的经验显示,疫情会导致居民存款同比增速上升,而且存款同比增速会在较高水平上保持一段时间。
董希淼认为,作为消费主力军的中青年群体,除了收入上具有优势以外,还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等生活压力。居民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预期提高,使得居民预防意识和储蓄意愿明显增强。此外,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加大,居民住房消费意愿持续不振,减少了住房消费支出,部分转为居民存款。
居民存款大幅度增长、储蓄意愿增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短期影响也有长期因素。”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向人民网财经表示。
他分析表示,从短期因素看,主要是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
从长期因素看,居民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预期提高,使得居民预防意识和储蓄意愿明显增强。
“居民存款持续增加提高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增强居民部门抵御风险能力,但也反映出居民对未来预期转弱、消费需求不足、投资意愿下降等问题。”
从短期因素看,主要是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今年3月份以来,我国疫情持多点散发,部分企业难以正常生产经营,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导致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上升。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影响,我国资本市场波动加剧,股票、基金收益明显下降,特别是银行理财产品出现“破净”,导致居民风险偏好有所下降,部分资金重新流向存款。
作为消费主力军的中青年群体,除了收入上具有优势以外,还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等生活压力。居民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预期提高,使得居民预防意识和储蓄意愿明显增强。此外,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加大,居民住房消费意愿持续不振,减少了住房消费支出,部分转为居民存款。
居民存款持续增加提高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增强居民部门抵御风险能力,但也反映出居民对未来预期转弱、消费需求不足、投资意愿下降等问题。下一步,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稳住居民预期和信心,进一步提振居民消费和投资。
平衡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防控对经济和民生的冲击,稳定企业和居民的预期。进一步稳住宏观经济大盘。落实好前期出台的稳经济一系列政策措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更加积极有为,主动发力,继续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和实体经济稳步恢复,稳定居民就业,提高居民收入。
要提振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持续释放国内市场潜力,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改变居民消费动机不足等问题,改善居民消费环境,培育中高端消费增长点,扩大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消费,促进居民消费转型升级。进一步落实好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更好地满足居民自住型和改善型购房需求。
进一步完善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好地满足居民养老、就医、教育等方面的迫切需求,降低居民后顾之忧进而降低预防性储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