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午中日海战,清朝动用63万大军,死伤4万人,消灭多少日军?
自从近代以来,我国在鸦片战争中遭遇了惨败之后,在西方列强面前就很难再度抬起头来。但尽管如此,不论是我国还是西方列强都毫不怀疑中国是当时亚洲的第一强国,直到甲午中战争爆发后,世人们才认识到,这个曾经雄踞东方的强大国家,如今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躯壳。
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并持续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在战争爆发之前,无论是我国还是西方列强都认定中国必胜无疑,并且在战前的数据统计中,中国都占尽了优势。当时日本刚刚经历了经济危机,这场战争也正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而发起的,可以说日本内部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出动的全部兵力也不过24万人左右。而当时中国从全国上下调集了多达63万人的大军,并且还有著清朝规模最大,军事实力最强的北洋水师,可以说,只要能够采取合理的战术,就一定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但结果我们都知道,清朝败了,并且败的十分彻底。
或许有的人说,因为日本国是中原王朝上千年的附属国,直到甲午战争开始之前,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从未正眼瞧过这个边陲小国,也正是因为我们的轻视导致了战争的失利;也有的人说是因为北洋水师在建军之后,武器装备就很少有过更新,参与战争的装备都是从北洋水师建立之初留下来的,年久失修,武器装备磨损严重,而日本的装备较为先进,火力以及破坏力相比于北洋水师都有较大的提升,因此北洋水师是输在了装备上。但是,纵然清政府在战略布局以及武器装备上都并未有充足的准备,但我们的兵力足足比敌人多了两倍之多,那么在甲午战争之中,清政府到底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呢?
根据有关资料的记载,在甲午战争期间,清军通过自己的军事力量仅仅消灭了1412名的日军,而日军的死亡大多是因为遭到了疾病,而清军的伤亡数量却达到了足足四万余人,相当于需要足足30个清朝士兵,才能换掉一个日本军人,这样巨大的伤亡差距相信所有人看到了都会惊讶无比,为何一个被所有人相信会胜利的国家败的如此惨烈,哪怕在武器装备上有所落后也不该产生如此巨大的差距。也正是这一场战争,使得西方列强真正认清了曾经雄踞东方的强大国家,如今有多么的弱小,在那样一片弹丸之地上的小国,也能将之打败,于是他们再也按耐不住自己蠢蠢欲动的内心,纷纷向这片不再强盛的土地上伸出了自己的魔爪,而日本则利用这次战争的大胜,不仅转嫁了自己国内的矛盾,还从清政府的手中拿去了一笔数额庞大的财富,利用这笔财富日本国内的经济很快便取得了好转,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真正坐实了亚洲第一强国的称号。
在甲午战争中,虽然清军遭遇了惨败,但在清军中不乏一些为了国家英勇就义的英雄,就像邓世昌指挥著军舰在炮弹打完的情况下向敌军发起了冲锋,最终虽然葬身于大海,但他的气节与精神却值得人们尊敬。可能正是因为这些英杰的不惧生死,才使得中国在未来的日子里豪杰辈出。甲午战争,使中国真正的认清了自己,认清了自己不再同以前一般强大的事实,但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极为沉重的。不过,在甲午战争之后,我国却涌现了数量庞大的爱国志士,他们用自己的才学与本领,为这个自近代以来便饱受摧残的国家,这片饱受炮火的土地,这群饱受煎熬的人民撑起了一片名为变革与希望的天空,而最终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之下,我国也顺利的完成的解放与革命,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