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病条文

 我来答
花为谁栽1815
2022-06-23 · TA获得超过235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8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2.1万
展开全部
1.太阴病,渴欲饮水,饮水即吐者,此为水在膈上,宜半夏茯苓汤。

半夏茯苓汤方

半夏一升  茯苓四两  泽泻二两  干姜一两

太阴病,渴欲饮水,饮水即吐者,此为水在膈上,宜半夏茯苓汤。

半夏茯苓汤方

半夏一升  茯苓四两  泽泻二两  干姜一两

把起来的脉是什么:沉沉蹋蹋的嘛。那脉一定是沉沉塌塌的,或者是偏弦的,那有痰就偏弦,只是水气的话那还不见得会偏弦。是中焦虚寒的体质。半夏就是把多出来的水要拔掉了,茯苓是帮助小肠子吸水的药,以抽水为主,一方面帮忙抽掉不要的水,一方面泽泻也是把水转上来的药。

2.太阴病,不下利、吐逆,但苦腹大而胀者,此脾气实也,厚朴四物汤主之。

厚朴四物汤方

厚朴二两(炙)  枳实三枚(炙)  半夏半升(洗)  橘皮一两

脉比较沉,然后呢消化力量比较虚。胃胀的时候枳实会比较用,肚子胀的话,厚朴会比较用,那这样子一整块胀起来的时候,那厚朴枳实就都用。那么脾气转不通,有的时候也是有痰饮,所以就用半夏,这个橘子皮,是可以把这个气往下降,又能够通气行气的。

3.太阴病,不吐、不满,但遗矢无度者,虚故也,理中加黄芪汤主之。

理中加黄芪汤方

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炙)  黄芪三两

脾虚,动不动想上大号,膀胱气化不够,这是气化上面的气虚的问题,那个还是用黄芪,天气冷了吐血出血也是用理中汤。

4.太阴病,欲吐不吐,下利时甚时疏,脉浮涩者,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方

桂枝三两  甘草二两(炙)  茯苓三两  白术三两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桂枝加芍药汤跟桂枝加大黄汤,他那个芍药的加的理由呢,比较会是治疗这个肚子绞痛的这个问题。这个脉在这种情况通常都会涩,就是这个病邪要进不进,要出不出的啊,这个气不通畅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把这个太阴之邪往太阳推,那第一个就是去芍药,解掉桂枝汤那个往里的药性,全部都往外推。

5.太阴病,吐逆,腹中冷痛,雷鸣下利,脉沉紧者,小柴胡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小柴胡加茯苓白术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茯苓三两  白术三两

“脉沉紧者”,因为他既然是一个太阴的框架,他脉总是沉的,小柴胡汤加茯苓白术,是一个非常标准的那种所谓的肝乘脾的那种脾胃虚可以用的方子。

6.太阴病,有宿食,脉滑而实者,可下之,宜承气辈;若大便溏者,宜厚朴枳实白术甘草汤。

厚朴枳实白术甘草汤方

厚朴三两  枳实三两  白术二两  甘草二两

如果他的脉是又滑又有力的脉,代表这个人的宿食,一旦这个脉是滑而有力的,你就可以用到有大黄的药,赶快把那个脏东西拉出来就对了。厚朴用3两,枳实也用3两,然后用白术甘草一点点来调补脾胃,所以基本上就是加强脾胃的运化机能,然后把他往下面推,那你说这个时候要不要补脾阳,放个干姜。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