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好一个旅游类朋友圈
随着天气转暖,各种长、短假期的到来,很多朋友都不会辜负好时光,都想利用短暂的假期出门走走。一来可以放松一下心情,二来可以让自己紧张的生活状态有所缓解,三还可以增长见识。朋友圈在这个时段都会被朋友们出行的照片刷屏,刷屏久了感觉大家刷朋友圈的方式都很套路,缺乏一点创新和小的惊喜。其实,旅行与互联网结合以后会产生更好的传播效应:
旅行记录其实也是一种内容生产的表现和传播形式,现在我们越来越多的放在微信这个平台之上,通过九张图片,以及搭配或长或短的文字记录并分享旅行的见闻、感受和所得。随着大家对旅游新的定义,不再需要:
而是需要在这两者之间,构建起一个平衡感:
大段复制各类百科,会让人感到无趣,很多介绍缺乏自我的体验。像个旅行顾问,或是会计出游,没有一丝旅游的味道。或是像个文艺青年那样,无节制的感叹生活的美好,除了生活、工作的不易,最后,仅存的就是诗和远方的过度抒情。
旅行过程完全以自我的视角出发,从到机场就开始记录,飞机上的整个过程也不放过,更过分的是连敷个面膜也要发图片,还是九张图片刷屏。到了目的地之后,全程无死角的记录整个旅行的过程,有的朋友稍微考虑了屏幕那一端朋友的感受,使用了手账记录。多少能缓解一下,刷屏之后的无奈情绪。
从今年年初开始,我确定了在朋友圈搭建内容服务这个小目标以后,我才真正懂得了,朋友圈的真正意义:
从为朋友圈的朋友提供内容服务这个视角望过去,朋友圈的功能性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
尽可能从朋友们的角度出发,少发大段的文字介绍,以微旅行笔记的方式进行收敛。把足够多的空间留给朋友们自己去发现和想象。从图片的拍摄到文字的匹配,尽可能做到多给出细节或是表情为主的图片,大场景的图片不易过度集中。九张图片的选择,也要多元和丰富,实现九图混搭,但又不缺乏主题的一个目的。让朋友们在看完图片后,有一种想要去我的旅行地旅行的冲动,要让朋友们对你所旅行的地点无限憧憬,给朋友们一个放下一切前往的理由。所以在发任何一个以旅行为主的朋友圈的时候,我都要提醒自己:
尝试着像一位在屏幕那一端的与你相识很多年的老朋友一样,用最能说服他们的方式,让他们对某个旅行地点产生出浓厚的兴趣。而朋友们产生兴趣的原因:
当你在朋友圈看到各类的旅行记录,在文字上都标注着Day1、Day2贴满了各种旅行照片的时候,你可能已经没有任何欲望再看图片上配的文字了。因为通过图片你已经读到了“我很开心”四个字之外,什么内容都没有传达,信息的传递缺乏个性和亮点。如果作为旅游攻略的话,也同样缺乏具体的有效信息。
当九张自拍,除了加上美颜以外,还在自拍上PS上了各种动物的器官覆盖。看似萌萌哒照片,九张都是一个路子,多少会让人感到疲惫吧。我想看的是你旅行时的状态,不是那些萌图。很多情况下,你一定是在微博上看到了那些网红和达人发的带着微博去旅行的内容,之后跟风模仿。你有没有想过,他们是达人红人,而你只是个无名小卒。别人做为偶像,一路自拍,一路风光,一路贴满照片,依旧有很多人为他们点赞,原因其实不是那些照片,而是因为他们自身就是偶像,他们自带光环,他们的生活方式,甚至他们的存在方式,都是粉丝们所追捧和渴望的。大量的图片是发给粉丝的,粉丝们需要一种可以模仿和参照的生活方式,因此越具体越详细越好。而作为朋友圈的一个普通个体,我没有光环效应,也不带什么发光功能,我只是负责把内容做到更有新意,希望这些一点点不同,也能引发你的好奇,或是旅行的冲动,哪怕是有点不切实际的:说走就走的旅行。
当我在今年真正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才幡然悔悟,朋友圈是间接让朋友了解你生活状态的一个入口,这样的一个入口,不要都是自己的喜怒哀乐,而是通过各种内容的生产,能跟朋友们一起分享你的生活状态,也是一种沟通和维系朋友间情谊的一种交付方式。考虑到我朋友圈的200多位见过面或者未曾谋面的朋友们,希望他们能通过我发的内容,也能让自己的生活有所改变和期待。
当有一天哪位朋友给你的朋友圈有了评论而不只是点赞的时候,说明你的朋友圈触发或触动了他的某些感触,当他评论说,你能否再多发一些图片的时候,说明你的内容真的起到了 服务和交付 的作用。需要去拍照的是朋友,而不是我自己。
当你在一个旅行过程中,发现生活中潜在的各种可能和美好的瞬间的时候,把这些记录下来发到朋友圈。在一次看似平淡的旅行过程中,能让朋友们真实感受到和日常生活中的那一点不同,那一点久违的感动,或是一点点小的惊喜,对于朋友们不正是他们所期待的旅行方式吗?
我和朋友圈的朋友们,各自完成一半, 我给你提供和交付的仅仅是一个视角或是一个维度,这些内容在你的眼中也许是感受,也许会产生更多的想象 。我想这才是发一个好的旅行类朋友圈最核心的秘诀。其实,也是它最为困难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