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我县中小学校开设国学诵读课的几点建议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我是兰考三高语文教师王丽红,2017年评为省骨干教师,编入周口市商水二中朱秋英老师的中原名师工作室,两年来,多次外出学习,感受到国学经典诵读课在多地开展得如火如荼,我县很多学校还处于滞步状态,我把我教学的感悟和外地学习的情况综合考虑,给教体局基础教研室负责领导提几点建议,希望对我县的国学诵读教学工作有所补益。
我在高中从事20多年的语文教学,深深感到学生语文功底差,文言文、写作、阅读都有待极大提高。特别是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更是语文得分的软肋,10分翻译往往平均不到6分,这说明学生根本看不懂。60分写作能力平平,语言浅显,立意不深,不能得心应手,旁征博引,左右逢源,文思如泉。阅读理解也理解不深,表达不准。我深深感到,学生的语文知识处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的状态,学生的思想缺乏根基,缺乏自我意识的觉醒,缺乏开阔的胸襟,高远的境界。根据我读书的经历,深深明白,如果在小学初中补上国学经典诵读的话,高中语文将会别开生面!
国学诵读教育也简称为读经教育,就是利用小学生0至15岁记忆力最好的人生阶段,在不刻意追求理解原意的情况下,直接大量地熟读经典原文的一种学习方法。多读,熟读,读到耳熟能详,读至百遍不厌,读到自然而吟,顺口而溜,脱口而出,自然会背。这样经典就不再是书上的了,而成为自己"脑子里的"了。让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的增强,所学知识,酝酿发酵必然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经典背的多了,孩子就能融会贯通,触类旁通。
经典诵读其实是古代私塾教育最常用的一种教学办法,现当代很多国学大师如鲁迅等,就是经典诵读教育成功的范例!如果肚子里没水,自然写不出来,说不出来,所以要给学生肚子里装东西!
中华传统文化有许多值得精读的典籍,熟读经典,必然能从经典中领悟到为人处世之道,必定能提升气质,开阔胸襟,启迪智慧,影响终身。《诗经》《易经》《论语》《道德经》《大学》《中庸》《孟子》《庄子》《孙子兵法》等等。这些流传了2000年的经典,连成年人也没有好好读过,就是做为知识分子的老师也不曾系统地接触过,就连语文老师也很少系统地读过,更别说研究了!如此,我们怎么能不说我们对国学经典是一个很大的缺失呢?
在信阳市,有一所春华学校,以国学经典诵读课为办学特色,已经办学多年,有自己系统的诵读经典的办法。在小学六年级基本已完成上述所列国学经典的诵读和背诵任务,课堂形式多样,一般来说就是要压缩现有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腾出大量时间安排学生集体诵读经典,每周统计诵读的遍数,每学期完成规定的诵读任务。
1、列计划。小学一年级读《大学》和《论语》各100遍,小学二年级读《中庸》和《孟子》各100遍,小学三年级读《道德经》《庄子》各100遍。小学四年级包本验收四书和《唐诗宋词三百首》100遍,小学五年级读《诗经》《易经》各100遍,小学六年级包本验收《诗经》《易经》和中华《古文选》100遍。其中穿插《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等蒙学教材!
2、读100遍。 每本经典按100遍去要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3、集体诵读。在老师的引领指导下,全班的同学在语文课堂上,共同放声诵读。
4、压缩现有教材授课内容。高年级采用多篇课文一堂教学综合课教学的形式,低年级采用课堂一半时间读经,一半时间学教材的融入式教学。
5、减少日常考试次数。 平时不安排学生做卷子抄课文等机械性的学习,每学期集中在全市统考前的两周时里停下国学诵读课,熟做卷子以备抽考!
6、以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背诵经典。学校采用发喜报、期末期中颁奖等形式,引导孩子熟读成诵,熟读会背!喜报发在家长群里,张贴在教学大厅里,颁发在学生手里,贴在学生家的墙上。每个学生家里都有一面喜报墙。
7、要求亲子阅读。每周六学校开办公益国学诵读讲堂,老师免费引导学生诵读经典,不加收补课费。学生自愿前来,学校只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有家长陪同。目的是让家长也走进国学诵读,在孩子读经的路上,有家人相伴。每天的作业也有要求家长陪孩子读经典的学习任务。
另外,我在兰考三高前面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办了兰考三高教师子弟鲲鹏国学社,两年来利用每周周一至周五下午五点到五点半的半个小时时间,坚持诵读。已经完成了《三字经》《弟子规》《大学》《增广贤文》《道德经》《论语》《千字文》《孝经》《治家格言》九本书学习任务,根据我的教学经验,诵读一般在四五十遍的时候,有不少学生就已经会背了,如果坚持到七八十遍,绝大多数同学都会背了。
所以说,时间不要求太长,一天读上40分钟左右,不要心急,一遍遍的累积,最终会水到渠成,会背,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总之,反复诵读训练是童子功,是一切学习奠基的工程,有五六万字的国学经典作为基础,必然会训练出较强的学习力。人的潜意识主导着人的显意识,当经典被内化为人的潜意识,尊贵的生命就与圣贤相伴,幸福的人生就会与经典同行。人生因读经而厚重,生活因读经而精彩,明白了读经教育的意义,知道了读经的方法,让我们读起来吧!
以上建议希望对我县开设经典诵读有所帮助!
我在高中从事20多年的语文教学,深深感到学生语文功底差,文言文、写作、阅读都有待极大提高。特别是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更是语文得分的软肋,10分翻译往往平均不到6分,这说明学生根本看不懂。60分写作能力平平,语言浅显,立意不深,不能得心应手,旁征博引,左右逢源,文思如泉。阅读理解也理解不深,表达不准。我深深感到,学生的语文知识处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的状态,学生的思想缺乏根基,缺乏自我意识的觉醒,缺乏开阔的胸襟,高远的境界。根据我读书的经历,深深明白,如果在小学初中补上国学经典诵读的话,高中语文将会别开生面!
国学诵读教育也简称为读经教育,就是利用小学生0至15岁记忆力最好的人生阶段,在不刻意追求理解原意的情况下,直接大量地熟读经典原文的一种学习方法。多读,熟读,读到耳熟能详,读至百遍不厌,读到自然而吟,顺口而溜,脱口而出,自然会背。这样经典就不再是书上的了,而成为自己"脑子里的"了。让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的增强,所学知识,酝酿发酵必然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经典背的多了,孩子就能融会贯通,触类旁通。
经典诵读其实是古代私塾教育最常用的一种教学办法,现当代很多国学大师如鲁迅等,就是经典诵读教育成功的范例!如果肚子里没水,自然写不出来,说不出来,所以要给学生肚子里装东西!
中华传统文化有许多值得精读的典籍,熟读经典,必然能从经典中领悟到为人处世之道,必定能提升气质,开阔胸襟,启迪智慧,影响终身。《诗经》《易经》《论语》《道德经》《大学》《中庸》《孟子》《庄子》《孙子兵法》等等。这些流传了2000年的经典,连成年人也没有好好读过,就是做为知识分子的老师也不曾系统地接触过,就连语文老师也很少系统地读过,更别说研究了!如此,我们怎么能不说我们对国学经典是一个很大的缺失呢?
在信阳市,有一所春华学校,以国学经典诵读课为办学特色,已经办学多年,有自己系统的诵读经典的办法。在小学六年级基本已完成上述所列国学经典的诵读和背诵任务,课堂形式多样,一般来说就是要压缩现有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腾出大量时间安排学生集体诵读经典,每周统计诵读的遍数,每学期完成规定的诵读任务。
1、列计划。小学一年级读《大学》和《论语》各100遍,小学二年级读《中庸》和《孟子》各100遍,小学三年级读《道德经》《庄子》各100遍。小学四年级包本验收四书和《唐诗宋词三百首》100遍,小学五年级读《诗经》《易经》各100遍,小学六年级包本验收《诗经》《易经》和中华《古文选》100遍。其中穿插《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等蒙学教材!
2、读100遍。 每本经典按100遍去要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3、集体诵读。在老师的引领指导下,全班的同学在语文课堂上,共同放声诵读。
4、压缩现有教材授课内容。高年级采用多篇课文一堂教学综合课教学的形式,低年级采用课堂一半时间读经,一半时间学教材的融入式教学。
5、减少日常考试次数。 平时不安排学生做卷子抄课文等机械性的学习,每学期集中在全市统考前的两周时里停下国学诵读课,熟做卷子以备抽考!
6、以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背诵经典。学校采用发喜报、期末期中颁奖等形式,引导孩子熟读成诵,熟读会背!喜报发在家长群里,张贴在教学大厅里,颁发在学生手里,贴在学生家的墙上。每个学生家里都有一面喜报墙。
7、要求亲子阅读。每周六学校开办公益国学诵读讲堂,老师免费引导学生诵读经典,不加收补课费。学生自愿前来,学校只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有家长陪同。目的是让家长也走进国学诵读,在孩子读经的路上,有家人相伴。每天的作业也有要求家长陪孩子读经典的学习任务。
另外,我在兰考三高前面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办了兰考三高教师子弟鲲鹏国学社,两年来利用每周周一至周五下午五点到五点半的半个小时时间,坚持诵读。已经完成了《三字经》《弟子规》《大学》《增广贤文》《道德经》《论语》《千字文》《孝经》《治家格言》九本书学习任务,根据我的教学经验,诵读一般在四五十遍的时候,有不少学生就已经会背了,如果坚持到七八十遍,绝大多数同学都会背了。
所以说,时间不要求太长,一天读上40分钟左右,不要心急,一遍遍的累积,最终会水到渠成,会背,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总之,反复诵读训练是童子功,是一切学习奠基的工程,有五六万字的国学经典作为基础,必然会训练出较强的学习力。人的潜意识主导着人的显意识,当经典被内化为人的潜意识,尊贵的生命就与圣贤相伴,幸福的人生就会与经典同行。人生因读经而厚重,生活因读经而精彩,明白了读经教育的意义,知道了读经的方法,让我们读起来吧!
以上建议希望对我县开设经典诵读有所帮助!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