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的来历

 我来答
梦之缘文化
2022-10-02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332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158万
展开全部

“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

据乾县工艺美术厂原厂长张锦田介绍,不一定每件唐三彩都三色俱全,但可利用三色交叉混合的上釉技术来制造出美丽的花朵,以及先在坯体上刻花成暗色图案,变化无穷,彩色斑斓。

当时制作场地主要在长安和洛阳两地,在长安的称西窑,在洛阳的则称东窑。

唐代盛行厚葬,不仅是大官贵族,百姓也如此,已形成一股风气。

因此,现在出土的“唐三彩”,文物价值高,倍受藏家珍爱。

唐三彩不见于古代文献,直到清末建造陇海铁路,在洛阳邙山毁损唐代墓葬,发现颇多的唐三彩陶器。

古董商将其运至北京,引起学者王国维、罗振玉等的高度重视,出土的唐三彩被修复成功,引发了收藏热。

唐代彩陶的釉色有很多种,如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但主要以黄、绿、褐(或绿、赭、蓝)三色为主,所以称之为“三彩”。

扩展资料:

唐三彩种类很多,主要分为人物、动物和器物三种。

人物有文臣、武将、贵妇、男僮、女仆、艺人、胡人等。

动物有马、骆驼、牛、羊、狮、虎等。

器物有盛器、文房用具、室内用具等。

古时,唐三彩很少用作日用品和陈设品,大部分用作随葬品,主要出产、流行于中原地区,供这一带的大小官僚们使用。

随着唐朝陵墓的发掘,大量随葬品唐三彩得以面世。

随葬品唐三彩主要分为器物类,如碗、壶、盘、房屋等;以及俑像类,如仕女、文吏、胡人、乐伎、武士、天王、马、骆驼等。

匿名用户
2023-06-17
展开全部
唐三是中国唐代时期的一种陶瓷,主要流行于唐代中后期,因其多采多姿的色而得名。它是一种胡人风格的装饰艺术,形式上以人物和动物为主题,具有浓郁的异域情调和装饰艺术的气息。唐三最早出现在陕西省渭南市周原遗址中,现代化后在全国各地都能见到。经过几千年的风雨洗礼,唐三仍然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人们的喜爱。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