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效果研究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展开全部
传播效果研究,主要指的是20世纪初以来的现代研究,它为传播学特别是大众传播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并构成了它的一个主要领域。从20世纪初到现在,传播效果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它本身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从对大众传播效果的性质和影响力强弱的认识而言,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为第一时期
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初级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理论是“子弹论”或称“皮下注射论”。
(2)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为第二时期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传播效果研究开始进入第二个时期,“魔弹论”的效果观逐渐受到否定。该时期的重要特点是,社会调查和心理实验法普遍应用于传播学研究,学者们开始对传播效果产生过程与机制进行实证考察。主要研究领域有三个:一是“传播流”研究,二是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三是“使用与满足”研究。
这些研究揭示了大众传播效果的产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过程,其间存在着众多的中介环节和制约因素,单一的大众传播并不能左右人们的态度。这些结论,从正面否定了“子弹论”观点。但另一方面,正因为“传播流”研究的焦点集中于解释效果产生的制约因素,其结论强调了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无理性,人们把它称为“无力的大众传播观”。这种理论对我们理解效果问题的全部复杂性是有益的。
但是,这种研究本身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从60年代末开始“有限效果论”观点开始受到人们的批评。批评的矛头并不是指向过去的实证研究得出的具体结论,而是它的效果观和理论框架整体的缺陷。这些缺陷就是:首先,在认知、态度和行动这三个效果层面上,有限效果论充其量只探讨了后两者而忽略了更早的认知阶段——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其次,它只考虑了具体传播活动微观、短期的效果,而忽略了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综合的信息活动所产生的宏观的、长期的和潜移默化的效果。
(3)20世纪70年代至现在为第三个时期
20世纪70年代后,在对“有限效果论”进行批评和反思的基础上,传播效果研究领域又出现了一批新的理论模式或假说,包括“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知沟”研究以及“培养分析”等等。他们有几个共同点:第一,它们研究的焦点大都集中于探索大众传播综合的、长期的和宏观的社会效果;第二,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强调传媒影响力的有力性;第三,它们都与社会信息化的现实密切结合在一起。这些理论的产生既是对“有限效果论”进行反思和批判的产物,也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20世纪60年代以后,电视成了占主导地位的大众传媒,作为一种新的电子媒介,电视集视听觉手段于一体,拥有高度的现场感和实时性,其效果和影响需要新的效果理论来说明。
从20世纪早期的“子弹论”到40年代至60年代的“有限效果论”,再到70年代以后的宏观效果理论,人们对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1)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为第一时期
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初级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理论是“子弹论”或称“皮下注射论”。
(2)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为第二时期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传播效果研究开始进入第二个时期,“魔弹论”的效果观逐渐受到否定。该时期的重要特点是,社会调查和心理实验法普遍应用于传播学研究,学者们开始对传播效果产生过程与机制进行实证考察。主要研究领域有三个:一是“传播流”研究,二是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三是“使用与满足”研究。
这些研究揭示了大众传播效果的产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过程,其间存在着众多的中介环节和制约因素,单一的大众传播并不能左右人们的态度。这些结论,从正面否定了“子弹论”观点。但另一方面,正因为“传播流”研究的焦点集中于解释效果产生的制约因素,其结论强调了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无理性,人们把它称为“无力的大众传播观”。这种理论对我们理解效果问题的全部复杂性是有益的。
但是,这种研究本身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从60年代末开始“有限效果论”观点开始受到人们的批评。批评的矛头并不是指向过去的实证研究得出的具体结论,而是它的效果观和理论框架整体的缺陷。这些缺陷就是:首先,在认知、态度和行动这三个效果层面上,有限效果论充其量只探讨了后两者而忽略了更早的认知阶段——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其次,它只考虑了具体传播活动微观、短期的效果,而忽略了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综合的信息活动所产生的宏观的、长期的和潜移默化的效果。
(3)20世纪70年代至现在为第三个时期
20世纪70年代后,在对“有限效果论”进行批评和反思的基础上,传播效果研究领域又出现了一批新的理论模式或假说,包括“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知沟”研究以及“培养分析”等等。他们有几个共同点:第一,它们研究的焦点大都集中于探索大众传播综合的、长期的和宏观的社会效果;第二,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强调传媒影响力的有力性;第三,它们都与社会信息化的现实密切结合在一起。这些理论的产生既是对“有限效果论”进行反思和批判的产物,也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20世纪60年代以后,电视成了占主导地位的大众传媒,作为一种新的电子媒介,电视集视听觉手段于一体,拥有高度的现场感和实时性,其效果和影响需要新的效果理论来说明。
从20世纪早期的“子弹论”到40年代至60年代的“有限效果论”,再到70年代以后的宏观效果理论,人们对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