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的来历及用法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压岁钱就是“压(yā)胜钱”“押胜钱”。“压胜”是古代一种避邪祈吉的仪式,用以达到压制、降服所厌恶的人、物或魔怪的目的。班固《汉书》中记载:“元寿二年,单于来朝,上以太岁厌胜所在舍之上林苑蒲陶宫。”汉哀帝刘欣就让匈奴单于住“太岁”、“厌胜”的屋子里。
最早的厌胜钱出现在西汉,汉代五铢钱中,有的正面铸有“脱身易、宜子孙”字样,有的正面铭文为“辟兵莫当”,背面铭文为“除凶去央(殃)”,显然是为避凶致吉而特意制造的。时至明清,厌胜钱就成为佩戴在小孩子身上的期盼吉利和辟邪的装饰品。
随着长辈在过年时包一块大洋给子女的情形出现,压岁钱的意义才发生重大改变。从此,压岁钱“避邪去魔”的功能逐渐结束,而其新担负的“一本万利”、“财源茂盛”、“步步高升”等“励志”作用应运而生。
压岁钱作为一种民俗,流传千年。从历史上看,它更多的是一种关爱,蕴含的是长辈对晚辈的期望和祝福,而非炫耀和攀比。希望每个收到压岁钱的人,从中体会到那份殷切的爱,生发出感念之心,化为新的一年里奋发向上的动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